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五十四章 京城的百姓有神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雄起北亞

  當真正的上京城展現在林世賢等人的眼前時,他們腦海里唯一的印象就是震撼。

  因為街道兩旁的建筑都修建得頗為高大,幾乎全是三層起步。材質都是采用的新式水泥,并且墻壁上印刻了很多令人賞心悅目的圖案。有些是店鋪里售賣的商貨,異常的賞心悅目。也有的只是一些明國漢字標語,雖說與傳統的漢字有些不同,但大概還是認得出來的。

  而且這些建筑都齊整得都像一個模具復刻出來的。如若不是每間店鋪的招牌不同,

  還真的讓人以為這都是同一間鋪子。

  “兄弟應該是第一次來上京吧?”一個負責維持秩序的治安軍與林世賢隔著不遠,齊步并行時,用稍有些自豪的語氣問道。

  “呵呵,某祖籍在山東,前些年受官府安置,去了龍江省落腳。”林世賢察覺到自己有些失態了,

  立即收斂好神情,有些尷尬道。

  “山東的呀!我祖籍是長山島的,和山東就隔著一片海呢。”這位治安軍似乎頗為擅談,接著道:“我是托了明王殿下的福,自打前些年明王殿下進了遼東,我就跟著當兵吃糧了。只是運氣不怎么好,在高麗的戰場上丟了一只耳朵。好在殿下垂憐我們這些傷殘之人,給在上京安排了差事。如今,也算是能養家糊口了。”

  聽到這位治安軍還有這樣的往事,林世賢也不由得肅然起敬了起來。也是剛加入軍隊時,那些將軍統領們就特意跟他們宣揚必須要敬重‘老兵’。

  因為遲早有一天,他們也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退出部隊。

  況且每一個在戰場上出過力的士兵都是值得銘記的。因為明國現在的好日子,都是這些士兵在明王殿下的指揮下,用血與汗闖出來的。

  如今林世賢看著侃侃而談的老治安軍,腦海里不由回響起這樣的話來。

  而這時候,老治安軍還繼續說道:“能來上京城都是有福氣的。我看你們這次押送的士兵,一個個都龍精虎銳的,應該都是在戰場上立過功的吧?這此上面定然會對你們大加封賞的,如若有幸,

  說不得還能見到明王殿下呢!”

  “啊!殿下會見我們這些小兵?”聽到這話,林世賢有些詫異道。畢竟在他的印象里,像明王殿下那樣的大人物,都是應當像個神明一樣,很少能被普通人見到。

  所以像他這樣的小人物,怎么可能有機會見到那樣的大人物呢?

  “嘿嘿!你別不信。明王殿下可是最英明神武的!為著擔心黑心肝的狗官欺負咱們這些小老百姓,所以經常在城里微服私訪呢。且從前給老兵送夫人的時候,殿下也親自出面主持過。因而見著殿下,還是有可能的哦。”老治安軍一臉神往的描述著,似乎自己就身臨其境了似的。

  “那你見過殿下了?”

  “那是當然!”老治安軍有些不自信的說著。因為他確實見過,但隔著的距離很遠。當時還是明國成立的大典上,他在城墻下遠遠的看過在城門樓上露面的明王。

  只不過他的眼神很不好,所以視線里,只能看到一具盔甲在城門樓上晃動。具體的長什么模樣,那是自然不知道的。

  而林世賢卻很有追根究底的興趣,當即問道殿下是不是跟傳說中的一樣,英明而又神武。

  “這個這個,哎呀,百姓們好像要湊過來了,

  我先去看看”,說著,

  便快步往前跑了幾步。

  卻是前方遇到了能通往多個方向的大型十字路口,趕車的,騎馬的,挑著商貨的,拿著東西的,以及光腳趕路的,各種各樣的行人都湊到了一起。

  眼見由遠及近的押送隊伍一行靠近,整個十字路口都越發擁擠了起來。

  此時治安軍立即發揮主場優勢。

  先是臨時對十字路口進行管制,無論是往哪個方向走的,都一律組成人墻,不準通過。同時又讓押送隊伍趁著臨時弄出來的通道,快步行進。

  到底這十字路口的人流和車流太多了,沒耽擱一息,擁堵程度就會增加一分。林世賢還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多人聚集在一個地方,可惜時間不夠,所以他也沒空仔細看看。

  但只略微的掃視這幾眼,就讓他看出了很多的東西。

  那就是這些百姓看起來都比較的有神氣。雖說也會對押送隊伍感到好奇,卻不像此前外城的百姓一樣,紛紛靠近過來看。而是保持足夠的距離,并且還能規矩的聽從治安軍的吩咐。

  而治安軍對這些百姓的態度,也不是那么的強硬。在管控路口時,還會對一些詢問的百姓進行解釋。

  “難道這就是京城百姓該有的自信嗎?”林世賢想到了掃盲班上有關于‘自信’的詞語,深覺用在這種時候非常合適。

  這么隨著押送隊伍的離去,路口也恢復了通行。但林世賢回頭看了一眼,感覺通行的速度應該會很慢。

  但這和他已經沒關系了!

  因為隨著又一道城墻出現在視線內,他才知道,自己誤以為的內城,其實本該是上京城的外城。而最開始進入的城墻,則是剛修建不久的。在最初,那里連城都算不上,只稱得上是市集。

  只是隨著人口的大規模涌入,城池的范圍也不得不急劇擴大了。于是官府不得不又重新修建了一道城墻,但在有些區域,還沒完工呢。

  這也再次刷新了林世賢對上京城的認知。

  起初他是以為這是和山東的益都府州城一樣的巨城。但現在從體量上看,后者的分量只能算是提鞋了。

  到了內城里,依舊是清一色的水泥馬路。而且路面更快,兩旁的房子卻不如外城高大。但一個個占地不小,門前都修建得頗為氣派和高大。聽同行的治安軍介紹,這內城都是住的有品級的官員、巨商大賈,以及一些有身份的‘百姓’。

  市井氣息也不如外城濃厚,喧囂之勢更是消散近無。就好像從鬧市,一下子進入了逸世隱居之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