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零二章 北地的危與機(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雄起北亞

  透著原木氣息的議事廳里,陽光以光柱的形式,通過屋頂的透明玻璃窗灑了進來。窗戶上也鑲嵌著玻璃,為了美觀,還用了部分透光性不算強的彩色琉璃。

  而在光柱的下方,是一片高臺。上面擺著一方桌案,擺著太師椅。當前是空的,似乎人還沒來。

  高臺之下,則是一排排橫豎整齊的座椅。此刻部分已經坐了人,大羽兮進來時,因光線的原因,還稍有些不習慣。等片刻緩過來后,就馬上尋找著熟悉的身影。

  當看到頭帶冠帽,身著儒服的大榮秀時,他快步走了過去。

  在明國,尤其是新移民占據人口多數的省份,很多舊有的規矩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新思想和不算習慣的新風俗。

  比如這樣平時可以用來開大會、看戲的議事廳,就成為巡撫召見全體官員時的御用場所。

  而像原來那種上官獨坐其上,文武兩班分列左右而坐的方式,已經不多見了。

  “爹!”來到近前,大羽兮輕聲喊道。

  “嗯!快坐吧。”大榮秀語氣平靜道。可能是一省學政的關系,這么多的官員中,也就大榮秀還身著較為傳統的儒服。而大多數人,都是便于騎射和行走的‘明服’。

  其式樣已不簡單的糅雜漢服和蒙古服飾的特點,還借鑒了北地部落生民的穿著習慣,而帶上明顯的地域特點。

  尤其是皮革的運用,就較為常見。也是北地的林子里各種野生之物數不勝數,所以才讓大多數北地百姓有機會穿上動物毛皮做的衣裳。

  只是和部落的粗加工不同,北地的移民中在紡織上有一定的技藝傍身,所以縫制出來的皮衣都較為美觀和貼身。

  “聽聞是北邊出了大事了!”大羽兮剛一坐下,大榮秀就輕聲道。

  “莫非是修路一事?”大羽兮揣測著。

  修路的事情是集中在龍江省全境的!尤其是混同江北岸,是修路的重點目標。舊歲的那場大火,可是讓黑河城的直轄范圍直接擴展到了混同江北岸,一直到了結雅河畔才算止步。

  今年的移民安置,也就集中在結雅河與混同江北岸一帶。因大火燒得徹底,新移民的開墾倒是方便多了。很多新開出的田地也都集中在混同江北岸,雖然真正耕種的不多,但來年新移民站穩腳跟了,會有更多的收獲。

  當前混同江北岸的修路是移民區域的延伸。從原來結雅河一帶,往外興安嶺地區蔓延。那里最大的部落火嚕嚕部對此是深懷疑慮的,雖然沒有主動且公開的抵制明國的修路大計,卻是指示底下的小部落沒少給修路添堵。

  而這又關系到了五軍都督府那邊下一步的用兵大計,所以龍江省這邊,其實已經做好了剿滅火嚕嚕為首的林中部落的準備。

  “非也!是八剌忽部東遷了。”大榮秀刻意壓低了聲音。

  八剌忽部是一個歷史比較久的部落了,一直游牧在貝加爾湖東側一帶。百年前也在外興安嶺和結雅河一帶游牧過,但在西邊發現了更好的牧場后,就逐漸西移。

  蒙古部落崛起后,對其征討過。于是那些八剌忽部依照臣服強者的習慣,跟著臣服了蒙古。但是他們的游牧區域還是沒變,依舊在貝加爾湖東畔。

  怎么好端端的,忽然就東遷了呢?

  這樣的疑惑也發生在上京。

  比起黑河,上京這邊更早得到消息。因為兀魯圖斯可是讓暗衛在草原安插了不少探子,從而也就能得到更多的內部消息。

  說起來,這件事追根溯源,還是能怪到明國身上。

  “漠北、回紇境內修路工暴動?!八剌忽部、霍里、禿麻部、吉利吉思部等林中部落反叛?”兀魯圖斯聽著石抹哚察的話,不確信道:“這件事真不是暗衛所為?”

  此前兀魯圖斯曾讓暗衛在漠北以北的林中部落安插人手,并刻意扶持他們,以便挑起與漠北汗庭的爭端。只是那些林中部落攝于蒙古鐵騎的厲害,以及被抽調了不少青壯西征未歸,所以就一直沒有挑事成功。

  不成想,這個時候竟有了意外之喜。

  “自夏末以來,汗庭就屢次征調各部青壯修繕官道,尤以夏國、大同府、中都以及北海一帶的林中生民諸多。因蒙古監官中飽私囊,使用勞力過剩,導致死傷者無數。待到北海一帶降下初雪,蒙古的達魯花赤又在他們部落中抽取壯丁,從而引發了諸部的反叛。”石抹哚察用最簡短的話語解釋著,并送上暗衛加急整理出來的詳細情報。

  兀魯圖斯不發一言,靜靜的看著情報上的文字。

  和他猜想的差不多,林中諸部的反叛確實與蒙古抽丁過甚有關。但其中,卻還有著別的勢力的身影。

  “那些回回商隊竟與夏國有關?且那些林中部落所制的刀甲,也多有夏國匠人的影子!”兀魯圖斯感嘆著,意外的同時,又在心里情不自禁的叫好。

  夏國這樣的慷慨助人實在是太好了!

  省得明國風頭太甚,被查出來了遭到蒙古汗庭的強烈報復。并且根據情報上所述,那些修路工的暴動也有著夏人的身影。

  這也是尋常之理。

  自被汗庭打得不得不臣服后,夏國就一直過起了苦日子。不是響應蒙古人的號召攻伐金國的西北疆域,就是偶爾被越境的部落打草谷。等到兀魯圖斯給汗庭獻上修路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卻累死無數的好建議后,夏國的青壯更是被殘害得厲害。

  要知道,此次汗庭修建的官道可是要經過夏國境內的,這也意外著,汗庭的主力回援時,會經過夏國。本來按照原歷史,是沒有這一茬的。但汗庭的修路計劃有很大一部分是來源于明國,為了禍水東引,也是為了刺激夏國狗急跳墻,明國這邊在修路時,自然是強烈建議將官道靠近夏國甚至是直接修建在夏國境內。

  于是,這果然刺激到了夏國已經脆弱又敏感的神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