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五十五章 鐮倉爭奪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雄起北亞

  如果嘶吼聲能夠殺人的話,登陸的小股明軍已經被草田澤一為首的武士們給殺死好幾遍了。

  可惜,嘶吼并不能殺人,只會提前讓明軍覺察到他們的存在。

  所以沒有任何意外的,草田澤一率領的數十個武士連明軍的衣角都沒摸到,就被火筒給射成殺死,直接變成慢慢冷卻的尸體了。

  隨后明軍又打退了數波守軍的反攻,登陸的明軍也漸漸多了起來。只是海船的容量有限,這次偷襲也做不到帶上主力出發,所以只能輕裝簡從。

  整個能登上鐮倉作戰的明軍陸戰隊,大概只有不到四千人。其中還有近一千人,是從九州當地募集的仆從軍。這些人的作用除了增加明軍的數量外,就是充當帶路黨了。

  畢竟倭國的語言和明國是不同的。水師陸戰隊能夠拿下鐮倉,卻分辨不了那些鐮倉中的貴人。這時候懂倭語的仆從軍就可以上場了,從而方便明軍更好從鐮倉城賺取大量的利益。

  抱著這樣的想法,近四千的水師陸戰隊在集結完畢后,就馬上從港口開赴城門方向。

  和京都相比,鐮倉的城池規模相對偏小一些。畢竟鐮倉幕府的確立也是本世紀的事情,底蘊和歷史遠遠不能京都相比。但城池建設卻是后發先至,在海量的人力和武力的投入下,鐮倉城有七道城門,大約江南行省的漢陽城大小。

  連接港口方向的城門在經歷了港口的亂子后,竟然還沒關上。不僅如此,內里還有不少武士往外趕。同時一些從港口逃亡城里的武士迫切的往內沖,使得進出一下子堵在了一起。

  如此大好時機,明軍怎么舍得放過。頓時加快速度,興奮的往城里沖去。而且為了加快清理出進城的通道,明軍這邊還投擲了一些可攜帶的小型火雷。

  論爆炸的沖擊力肯定是比不上那些胳膊粗細的火雷,但勝在輕巧方便。明軍這邊提前投擲出去,頓時就轟的在城門附近爆炸開來。

  剛才還喊叫著亂成一團的倭國武士立即就被爆炸給嚇傻了,一些倒霉蛋更是尸骨無故。而扔下的火雷可不是只有一顆,而是六七八好幾顆。

  一些城磚也被炸出好幾條裂縫,碎肉濺射在期間,更顯猙獰與恐怖。

  等到守軍想著趕緊關上城門時,明軍已經沖進了城池。在火筒碾壓性的攻擊下,城門很快易手。見到明軍的攻勢如此迅猛,那些跟過來的仆從軍也是興奮的嗷嗷直叫。

  似乎打勝仗的,跟他們一樣。

  不過雖然不能跟明軍一樣成為進攻的主力,但痛打落水狗卻是懂的。跟在明軍后面,這些仆從軍是盡可能的殺死那些受傷、潰散的武士們。

  面對這些講著同一種語言的同胞,這些仆從軍毫無同情之心。且殺伐起來,比起明軍更加兇狠。

  到底這個時代可沒什么民族意識。整個倭國又是一直處在律令國的統治之下。在普通人的眼里,他們的天就是那一片封國上的守護。天皇雖然存在,但窮其一生都不可能接觸到,論敬畏感也就只等同于那些在廟里供奉的菩薩。

  在這樣的進攻態勢下,鐮倉城里馬上就掀起一番血雨腥風。街上的行人紛紛躲避,沒有避開就很可能死在明軍或仆從軍的亂刀下。

  如此嚴峻的形勢馬上傳到了幕府的所在地。

  名義上的征夷大將軍九條三寅現在還只有六歲,也沒有像后世記載的那樣,改名為源賴經。他正被尼將軍,也是幕府資格最老,最有權勢的女人北條政子帶著,端坐在議事大廳的最上首。

  可能從小就當慣了傀儡的緣故,他坐在上首不哭不鬧,很安靜的看著自己的御祖母與一群幕府的家老們討論著如何解決當前的緊張局勢。

  說起來,當前幕府真正的掌控者,其實是這位頭發已經白了的老婦人。她親自見證了幕府的建立,以及四位幕府將軍的更替。在很多人眼里,這可能是資歷與權勢的象征。但對一個普通老婦人而言,這可不是什么好的經歷。

  畢竟死了丈夫又死兒子,整個夫家死得絕了嗣。萬般無奈之下,不得不從五攝家之一的九條家選擇繼承人來承襲將軍之位。論血緣,九條三寅是幕府初建者源賴朝妹妹的曾孫,算是八竿子打得著的關系。只不過從這個時代男權社會來看,九條三寅更多的是流著九條家的血。

  當然,在強權之下,任何血脈都要讓步。北條政子選擇了九條三寅為幕府的征夷將軍,那么從此以后,他就是源氏的族人。

  此刻面對突然攻打鐮倉的明軍,家老們的意見幾乎都是趕緊召集武士將明軍趕下海。同時再派使節前去與明軍交涉,質問他們為何不顧禮儀,就胡亂攻打他國。同時也順便問問明軍的目的和停戰條件。

  這些意見北條政子是認同的,但明軍似乎并沒有那么好被打敗。而且由于明軍是突襲,鐮倉這邊根本就沒有做好準備,所以此時武士們的應對就跟一盤散沙似的,毫無章法且無力。

  因此北條政子想了想,沖北條義時道:“相模守護,明寇攻勢迅猛,若無威望之輩統合一二,恐怕很難擋住明寇的攻勢。你立即點齊兵馬,務必將明軍趕出城。”

  本來她還想說將明軍趕下海的,但想到明軍犀利的火器,就還是不舍得自己的弟弟趕到海邊以身犯險了。但帶頭將明軍趕出城,是必須的。

  而且時間還必須夠快!

  明軍在鐮倉城多待一息,對幕府威望的打擊就多上一分。那些本就不夠順從的地方守護,就更不會將幕府放在眼里了。

  這時有人勸北條政子帶著征夷將軍暫時出城避險。但被她當即拒絕了。在她看來,明軍雖然偷襲得非常讓幕府措手不及,但兵力上必定是個劣勢。因為那么大的船隊在前往鐮倉途中,是不可能不被發現的。

  而幕府這邊,卻很少接到這方面的奏報。所以明軍這邊只可能輕車簡從。幕府這邊只要能頂住明軍的攻勢,將他們拖在鐮倉城,那后繼乏力之下,明軍也不得不退走。

  不得不說,這個老婦人的眼光還是非常敏銳的。即便頭發花白,腦袋卻不糊涂。從少量的信息中,就分析出了至關重要的情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