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縣的街面比起明國本土的大多數地方都要熱鬧一些。也就只有上京、遼陽、大連、滿洲里等少數幾座大城或是區位優勢明顯的新城,才能與之媲美。
根據戶部那邊的最新統計結果,蓬萊縣的落戶登記人口已經達到了四十萬,其中城內的百姓有十五萬,城外各村鎮的二十五萬,再算上各地來蓬萊縣經商、務工的流動人口,城區常住人口已達到了二十余萬。
在最鼎盛的時候,蓬萊縣的常住人口也就只有二十萬左右。如今在并入明國的掌控不足一年,便已恢復到金國統治時的鼎盛時期,可以說山東巡撫以及登州知府都是功不可沒的。
兀魯圖斯瞧著干凈的街面和隔開在街道兩旁迎駕的百姓,心里對王玄凌為首的山東當地官員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有瑕疵,但總體上是瑕不掩瑜的。
不過王玄凌沒有被兀魯圖斯的嘉獎完全迷暈了腦袋。他知道,登州能在短短的近一年的時間,就恢復成這樣,是離不開明國朝廷的支持的。僅僅是難民安置上的錢糧支持,就讓山東行省收獲了巨量的人口紅利。
另外還有商業上與稅收上的扶持,讓蓬萊縣境內的商業發展一日千里。特別是憑借聯系大連港的海運便利,巨量的商貨從明國本土被運到蓬萊縣中轉,從而再繼續流入河北、金國、宋國的統治區。
還有各種工坊在城內興建和開設,讓很多難民和本地百姓都獲得了就業的機會。從而可以養家糊口,在城內站穩腳跟。
同樣的,伴隨著商業的發展,城內的低價也是一路攀升。
好在官府提前就做好了準備,仿照上京、大連、遼陽這樣的樣板城市,利用城內的空房和空置區,進行租賃房的改造。由官府出面,集中供給,極大的保障了新入戶百姓的住房要求。
同時對于工坊的安排也早有針對性的計劃,不僅稅收上予以補貼,還會對租賃土地上予以一定的優惠,這也是大多數工坊愿意在蓬萊開設分廠的重要條件。
而一座城的發展,往往會起到連鎖效應的。最明顯的就是原本跟蓬萊縣城并不相連,中間還有大片田地分布的碼頭區域,已經完全跟城墻連在了一起。
就如同大連城一樣,一條連接城區的官道成為碼頭區與城區間的發展主動脈。大量的倉庫修建在官道附近,由此帶動了衣食住行等各種商行的興建。
而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每天消耗的瓜果蔬菜又是一筆天文數字。以供應城區為主的農業也隨即發展起來,比如蔬菜瓜果種植業,圈養型的畜牧養殖業,都在蓬萊縣附近頗有規模。
而這又無疑增加了很多鄉下百姓的收入,讓許多人的日子過得比金國時期還要好。這種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切改變,極大的促進了百姓們對明國的認同感。
盡管他們的國主是個蒙古王爺,但這地方也不是沒有被異族統治過。只要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吃飽飯,有衣穿,不會凍死,那就足夠了。
再想要更多,簡直就是喪心病狂了。
一直以來,擅于耕地的漢人其實就是最好統治的。他們不怕為上面的地主和官府當牛做馬,只要能保證他們有一口吃的,勉強能活下去,就已是幸事。
但在一個王朝的中后期,這一點卻都很難保證。于是被逼的活不下去的百姓只能揭竿而起,從而將一個王朝推向深淵。
而明國不差土地,只差耕種土地的人。所以對于擅于種地的漢人而言,就是各取所需了。雖有遠離故土、背井離鄉的前提在,但為了活下去,故土也就不是那么難離了。
古代的人那么重視故土難離,究其根本還是古代的人口遷移完全就是一場賭博。在這其中,本該提供的官府完全就是一個甩手掌柜,根本不會管移民到新疆域的百姓怎么在當地站穩腳跟。由此帶來的死傷和苦難,就成了深刻烙印在骨子里的恐懼了。
另外這個時代的百姓都被統治者們限定在了一畝三分地里,想要去外面見見世面,在沒有路引的情況下,幾乎不可能。對于未知的東西,大多數人都是本能的不信任和恐懼的。所以只要能活下去,看得見一丁點的希望,百姓都不會輕易離開家太遠。
好在這一切隨著動亂時代的到來都變得支離破碎了。蒙古人南下造成整個中原之地持續動彈。原本來自官府對百姓人身自由的禁錮隨即失效,跟著殺戮和屠刀以及戰爭帶來的饑餓逼迫得更多百姓離開自己熟悉的故土,去那并不熟悉且彷徨的新州府。
雖然都是被迫的,但無疑百姓們的眼界也打開了。不熟悉的外界不再是充滿洪荒猛獸的噬人所在,而是可能蘊含的新希望。
在這樣思想洪流的沖擊下,移民也就變得不是那么難以接受了。這樣落戶在蓬萊乃至登州,甚至是山東行省的新移民,都很快打心眼里認可了明國官府。
如今兀魯圖斯來山東行省巡視,這些山東行省的新移民們,也都很好奇這個讓他們渡過了寒冬,有命活到現在的貴人長什么樣子。是不是就像傳說中的那樣,威儀無比,如同天上下凡的神祇。特別是明國本土早有謠傳,兀魯圖斯乃是他們的神靈薩滿傳世,這讓很多百姓更加的確信不疑。
不然的話,怎么會那樣大發善心的,救活那么多像他們這樣無衣無食的窮苦百姓。
可惜的是,兀魯圖斯的簾子只打開了一條縫隙,所以很多人根本就看不清里面的人長什么樣子。再加上馬車每到一處,百姓們都要行千歲禮,所以幾乎就沒有人能目睹國主的威儀。
這個時候,兀魯圖斯其實還挺想揮手說同志們好的。但想到自己的小命,還是決定待在馬車里。畢竟以這個時代的安保手段,很難排查掉所有對兀魯圖斯不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