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十四章:大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勛二代

  五千下營:

  張忠坐在虎皮交椅之上,處理著營中的瑣事。

  自從朱瞻基親征樂安,得勝回朝后,京師也進入了平靜期,漢王之死也就剛開始引發人們私下議論幾天后,很快便平息下去。

  畢竟一個造反的王爺,一個已經死去的人,人們沒有多少心思浪費在他的身上。

  近日以來,張忠的生活也平淡起來,開始了軍營到英國公兩點一線的生活。

  唯一值得說道的是,張忠的目光再次聚集在南疆交趾。

  他不像朝中那些人樂觀的以為,如今在交趾叛亂的黎利是個尋常的小人物。

  只要成山侯王通領兵到達交趾,便能輕而易舉的平滅叛亂,將交趾重新置于大明王朝的統治之下。

  因為作為一個穿越者,他知道那個黎利根本不是個簡單人物。

  在永樂十六年(1418年),當時還是清化府土巡檢的黎利便在藍山鄉發動起義,開始反叛。

  幸虧當時鎮守交趾的李彬頗有能力,他鎮壓了黎利,使得黎利出逃到了老撾,后來李彬死了,黎利這才逃回了交趾。

  也是其人時來運轉,等他回到交趾時,鎮守交趾是榮昌伯陳智和都督方政。

  而這兩人又素來不和,屢次清繳黎利不利,讓他愈發做大,以至于現在難治。

  張忠收斂思緒,嘆了口氣,按成山侯王通出征的時日算來,交趾那邊的戰事恐怕已經打響。

  而戰敗的消息也會在不久后傳回京師。

  “所幸,這段時間以來,我也不是沒做準備。”張忠心中暗想道。

  上次成山侯王通出征,張忠正在彰德府城為趙王賀壽無法參與。

  如今既然已經知道結果,張忠自然不會讓情況繼續惡化下去。

  畢竟據張忠所知,在另一個時空,正是因為兩次南征的失敗,導致最后朱瞻基放棄了交趾。

  而在張忠看來,交趾是萬萬不可棄的。

  “小公爺,隊伍已經集合完畢,你可出去檢閱了。”胡瑄掀開帳子,走了進來。

  “好”

  張忠放下手頭的工作,頷首道。

  兩人便前腳跟著后腳出了帳子。

  來到大校場,張忠瞧去,兩百人已經列隊完畢。

  看著眼前這些身強力壯的士兵,張忠不由滿意的點了下頭。

  這就是他這段時間以來,所作的努力。

  眼前的兩百人,人數不多,卻個個是他張忠從軍中千挑萬選,選出來的。

  為此張忠還在軍中進行了一場大比。

  從中選出身材高大,會拳腳的士兵,然后將選出的這兩百人集合起來特訓。

  張忠不指望他們沖鋒陷陣,正面對敵,而是作為特種部隊,起到奇兵的作用。

  他們的待遇是軍中最好,他們的訓練也是軍中最苦的。

  為了將他們打造成一枝真正的王牌,張忠可謂花了不少心思。

  他將前世,了解的關于訓練特種部隊的方法整理出來,按照上面的方法,進行多種激烈運動訓練,增強士兵的體質、耐力和毅力。

  對士兵進行惡劣、恐怖條件下的心理素質訓練,培養他們沉著冷靜、隨機應變的能力。

  “立正”

  伴隨著胡瑄的一聲令下,兩百人皆動作統一的行動。

  “你們做得很好。”張忠看著眼前氣勢不凡的隊伍笑道。

  士兵聽了不由身姿更挺拔了幾分。

  張忠見狀笑了笑,繼續說道“但還不夠,我對你們的要求很高,我希望你們日后能成為百戰之師,成為大明軍隊的標桿。”

  士兵聽了不由眼中精光一閃。

  “你們是軍中最強的,我也給你們配備了軍器局研制出的最好的鳥銃。”張忠繼續說道“今日之所以將你們聚集過來,是為了教你們一項新的能力。”

  眾人聽了都十分詫異,好奇的看著張忠。

  張忠對胡瑄吩咐了幾句,不一會一枝鳥銃便到了張忠手里。

  只是讓士兵錯愕的是那枝鳥銃與他們平日使用的不一樣,在槍管前端多了刺刀。

  張忠指著刺刀介紹道“鳥銃可遠程射擊,而這刺刀這可讓你們近戰。”

  張忠將刺刀的片形刀體從槍管取下裝入刀鞘,又再次將其安裝上去,并且解釋道“這是分離式的,你們使用刺刀的時機不定,如此這般可以適應當時情況,靈活調整。”

  張忠說完又示范了一番,讓士兵看得興奮不已。

  “今日你們的任務便是盡快熟練使用刺刀。”張忠吩咐將配有刺刀的鳥銃都發了下去。

  眾人聽了紛紛稱是。

  .......

  正當張忠在京師為第二次南征做準備時,遠在交趾的明軍與交趾也要開始一場較量。

  石室縣古所渡:

  話說黎利攻陷多邦城之后,又接連攻破周邊的地區,聲勢浩大。隨后,黎利親率藍山起義軍包圍東關城(今河內市)。

  而另方面一路南下的征夷大將軍王通、參將馬瑛帶兵五萬,會合當地的明軍,共得大軍十萬準備前往東關城救援。

  如今大明軍隊立營寨于石室縣古所渡,并且派出斥候偵查敵情,以此決定大軍下一步的動向。

  時值中午時分,明軍大營正在生火做飯,營中好不熱鬧。

  在如此光景下,總旗馬義與小旗張超與宋明三人便顯得有些蕭索。

  他們三人是經歷了多邦之戰后的幸存者。

  那日黎利領著交趾士兵猛攻多邦城,而守城的榮昌伯陳智怯戰,多邦城的明軍內無首領領導,外無援軍救援,最終結果毫無意外以失敗告終。

  城中明軍大部分被殺,而馬義與張超和宋明三人憑借著勇武一路殺出,成功逃離了多邦城,只是可惜了那些跟著他們的兄弟是再也回不了家了,永遠留在了南疆。

  馬義回憶起那日的情景依舊十分心痛,不由閉上了眼。

  “總旗,我們日后該怎們辦?”張超問道“以后就跟隨尚書陳洽嗎?”

  馬義聽了張超的話不由睜開了眼,他回想起那日他們三人作為知曉多邦戰事經過的人被喊去接受陳洽的問詢,事畢后就留在陳洽身邊充當護衛了。

  “如今我們舉目無依,也只好如此,希望這次成山侯能帶領我們打贏這一仗。”馬義神色復雜道“我想家了。”

  張超和宋明聽了不由默然,因為他們也是如此的呀!

  “陳大人參加軍議去了吧!還不知何時回來?”宋明問道。

  “嗯”

  馬義點了下頭“如今也是該定下軍略了,這場仗拖不得。”

  張超和宋明聽了不由頷首不及。

  另一方面中軍大帳一場軍議正在進行。

  成山侯王通高坐虎皮帥椅上,目視帳中諸人。

  “經過斥候的查探,黎利上次被我們擊敗后,已經逃往高部(在美良縣、彰德縣一帶),接下來我想乘勝追擊,一股殲滅叛軍,諸位以為如何?”王通志得意滿道。

  “甚好”參將馬瑛附和道“此次戰事乃是陛下登基以來對外的第一戰,我們一定要打出大明的威風,那黎利不過是區區南蠻,我們正當一鼓作氣,將他消滅。”

  王通聽了滿意的頷首不及。

  “交趾屢平屢叛,顯然有其特殊緣故,而黎利此人早年間便開始叛逆,卻至今未被消滅,可見其人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正所謂驕兵必敗,成山侯還是慎重一些為好。”陳洽沉吟片刻后說道。

  “陳尚書多慮了。”王通對陳洽的話卻不以為意,只是認為對方是文官,比較膽小而已。

  陳洽雖然參贊軍務,但軍隊行事畢竟還是由王通說了算,其人見王通的態度如此,便息了爭論的心思,將要說的話咽回肚子,沒在言語。

  王通見無人反對,笑著定下了火速進軍的決定。

  之后明軍一路追擊,行軍至寧橋,而此時天空已經烏云密布顯然將要下雨。

  陳洽打馬上前對王通說道“成山侯不可再追擊了。”

  王通不停,轉身吩咐參將馬瑛領兵偷偷繞到交趾軍后方,約定以炮聲為號對其進行夾擊,將黎利消滅于此地。

  馬瑛領兵而去,不曾想王通的斥候被黎利俘獲,將明軍的計劃告知了他。

  黎利便將計就計,在五更時分放炮為號,明軍被欺騙立即蜂擁出擊。

  當時正下著大雨,道路泥濘難行,明軍行至崒洞,遭到交趾軍的四面夾擊。

  王通受傷后立即逃走了,全軍大敗,氣得陳洽提劍向前猛沖,最后身受重傷,跌倒馬下。

  馬義將陳洽扶起,想帶他先走,陳洽卻不愿意。

  反而取出腰間腰牌,對馬義說道“王通無能以致我軍大敗,我恐朝廷不知南疆實情導致最后局勢敗壞,現在你拿著我的腰牌,前往京師,將此間實情稟告朝廷,讓陛下早做決斷。”

  “我們護著大人離開。”馬義接過腰牌說道。

  陳洽聽了勃然大怒說:“我身為大臣,怎么能茍且偷生?”

  說罷,又繼續揮刀殺敵,直到用盡氣力,砍死數名賊兵,陳洽自知已無力再戰,于是自刎而死。

  馬義等三人無奈,只好廝殺不斷,朝北邊逃去,他們要北上京師將消息報告給朝廷。

  ps:感謝“溜溜”“東陽”“clover”“書友20190404161112616”“卑微舔狗”“讀書人,人讀書”“天星道”“石尖”“F”“LoveHani”“薰衣草”等人的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