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八一章 打工上帝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香江大亨傳奇

  是劉鑾熊釋放的煙霧彈嗎?劉鑾熊的作為確如好友傳言。原來,劉鑾熊在大股災中,全系損失足足超過十億港元。

  痛定思痛,劉鑾熊之后覺得狙擊、炒股風險頗大,如今全系公司,并起來也算一只龐然大物,還是把狙擊的業果鞏固為宜。

  于是,

  劉鑾熊就此展開一系列令人眼花鐐亂的供股以及私有化計劃,目的就是為了消化之前所得。

  當時股評家稱:劉鑾熊的供股和私有化與狙擊換湯不換藥,不同之處是,原先的狙擊是“打劫”別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以此來獲得利潤,現在的供股及私有化是“抽”自己公司小股東的“血”,以此來擴大自己的股份。

  劉鑾熊這樣的做法已經嚴重損害到了旗下公司其他大小股東的利益,

  于是在香江就演出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

  1990年7月,

  劉鑾熊想要將華置私有化,

  還沒有得逞,劉鑾熊的潮汕老鄉——灣灣商人黃周旋,突然間就提出了想要收購劉鑾熊及其家族所控的愛美高及華人置業。

  股市狙擊手反被狙擊,這可真是應了華夏的那一句老話,“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

  當時的港臺傳媒沸沸揚揚,更有人以“替天行道”為標題,報道評價這一股壇奇聞。

  劉鑾熊之前狙擊積怨甚多,名聲不佳,現在有了這惡果,大家自然很開心,很多傳媒都稱呼黃周旋為白衣騎士,想要搬著小板凳看好戲的人,不知凡幾。

  黃周旋當時是為灣灣僑福建設主席,在香江擁有估值約九十多億港元的陽明山莊,同時也是(香江)明仁企業主席,

  傳說當時的黃周旋獲得到匯豐銀行五十億港元—七十億港元信貸支持,是有備而來,

  并不是像劉鑾熊“趁火打劫”般的狙擊,而是要想要將愛美高與華人置業為池中之物,大戰一觸即發。

  劉鑾熊身為職業狙擊手,更有公司醫生韋理斯輔佐,早已把愛美高系股權結構組合得天衣無縫。

當時劉鑾雄持有愛美高  48.2%股權,而愛美高持有華人置業50.9%股權,華人置業又持有中華娛樂69.9%股權,中華娛樂持51%保華股權。

  以小搏大,層層遞控,所以愛美高系市值高達三十八億九千萬港元。

  要知道在數年前,劉鑾熊還是個小小電扇制造商,只有愛美高這個小小的電風扇制造廠,當時也僅僅一億港幣出頭,而如今卻成為股市地產小巨人,就以其能量,其實就預示著黃周旋捉住的是難剃的刺頭。

  黃周旋當時聘請了匯豐銀行旗下的獲多利公司為財務顧問,于8月1日正式宣布收購愛美高及華人置業的正股和認股權證,兩家公司共作價八十六億三千萬港元,黃周旋想要收購得五成以上的愛美高和華人置業股權,

  就需動用近五十億港元的現金。

  在過去,劉鑾熊曾逼迫嘉道理家族割肉保江山,如今劉鑾熊亦步其后塵,割肉保江山了——不得不以被炒高的市價,到市場吸納正股和認股權證。

  此役從8月1日延續到10月15日見分曉,最后以黃周旋收購失敗而告終。

  黃周旋畢竟比不上包玉鋼的實力,可是不敢出臺更優惠的價格吸引小股東,最后只收購到愛美高8.14%股權、華人置業34.06%股權以及若干認股權證。

  幾乎所有的香江人稱都黃周旋雖敗猶勝,大大威水香江,為當初“遭劉鑾熊欺凌者”出了一口冤氣。

  當然還有人又說劉鑾熊雖勝猶敗,頭雖然未被黃周旋整個剃下,卻也剃得頭破血流,形容枯槁。輿論如此喝倒彩,由此可以看到劉鑾熊民心幾何,可見一斑。

  當時的香江素有打工皇帝的稱謂,意指打工族中的高薪者,當時的香江有很多位打工皇帝。

  而由于劉鑾雄素好標新立異,故有人創造出“打工上帝”一同,給劉大人冠之。

  其實現在公司法的角度來看,產權人為所有股東,即為老板;而公司的所有受薪人員都是打工者。為老板,享受其股份權益;而董事長支取薪金,卻是以打工者的名義,即是為眾股東打工的。

  劉鑾雄在全系四公司支取的袍金,一年高達1億港元,創造了當時的香江之最。

  所以很多傳媒道:“為眾股東‘辛苦’打工的劉鑾熊,豈止是打工皇帝,簡直是打工上帝!”

根據從1990年6月愛美高以及華人置業四系股東年會爆出的奇聞,1989年度,愛美高當年股東應占盈利四千七百萬港元,而董事6人,袍金高達四千六百萬港元,僅剩下一百萬港元打發眾股東;華置盈利一億五千六百萬港元,董事6人袍金三千六百萬港元;中娛虧損六千一百萬港元,董事6人仍支袍金兩千三百萬港元;保華虧損五千三百萬港元,董事  4人仍索袍金六百萬港元。

  這真的是咄咄怪事,自然遭致董事局外所有股東的強烈不滿,當然也遭到證券界的非議。

  劉鑾熊家人解釋這是董事局開會通過的,所以是合理的。全港輿論嘩然,董事局大人開會為自己定“天文袍金”,竟是合理?不能說是蠻橫無理,但是至少是滑稽可笑。

  其實早在劉鑾熊狙擊香江大酒店之時,就有一位股評家說:“劉鑾雄完全知道自己在機構投資者及私人投資者眼中的形象,他應該樂于改變這一形象。”

1987年  10月大股災后,劉鑾熊復出股市,不再狙擊上市公司,而只作商業投資與系內控股調整。

  故劉鑾雄贏得“牧羊人”雅號。股民頗覺新鮮,如見一家老字號狗肉鋪掛出羊頭一樣惹人矚目。

  但是很可惜,牧羊人的雅號未能叫開。不久人們發現,劉鑾熊秉性不改,仍然在狙擊,只不過把狙擊的對象從大股東移至小股東。

  劉鑾熊為了投資物業,頻頻供股集資;他的私有化計劃,總是趁公司市值遠遠低于實際資產時進行。

  抽水機的綽號,便是由此而來。粵語中,水即是錢,可見劉鑾熊泵水的勢頭有多猛,胃口有多大。

  除非是炒股老手,蕓蕓股民,被吸進劉鑾熊泵頭者,沒有一個不縮水的,沒有一個權益攤薄的。

  劉鑾熊泵水之兇,單單從1992—1993年問的十四個月,愛美高一間公司就供股集資四十三億港元。故有人說劉鑾熊就像果黨敗退內地時的中央銀行,日夜開印鈔機印金圓券套取金銀外幣,劉鑾熊發行的新股票,與當時的金圓券又有什么不一樣的呢?

  劉鑾熊全系公司,真的是年年“爆丑”,歲歲出新。

  小股東萬炮齊轟劉鑾熊夫婦及其弟劉鑾鴻。更有甚者,直接去兩局議員辦事處、港督府及聯交所呈遞請愿書,向證監處投訴,控其剝削小股東。

  但是劉鑾熊的做法高明就高明在這里,盡管眾人指責他“心狠手辣”,他的作為卻不算違法。

  當時的聯交所與證監處多次譴責劉的行徑,但是劉鑾熊依然置若罔聞,一意孤行。

終于,劉鑾熊于  1993年11月問完成私有化宏圖。

  劉鑾熊的重組集團股權關系,是真正的拆骨拍筋,任憑其他股東吵得天翻地覆,但是劉鑾熊卻能拉一派,打一派,各個擊破。

  集團最多時擁有5間上市公司(愛美高、華人置業、中華娛樂、保華、中策),到了之后減至最初上市的一間,只不過以華置取代母公司愛美高的上市地位。而劉鑾熊的集團,從一家電風扇制造企業成為一間名符其實的地產公司。

  劉鑾雄一共持有華人置業七成以上股權,即使可能攤薄,也足以保證五成以上的股權,可謂鐵打江山了。

  華人置業的市值超過二百億港元,而劉鑾雄也因此臍身了香江超級富豪之列,而且在1994年度,香江準十大財閥榜,劉鑾雄幾跌之后仍掛末席。

當時的股評家吳小明,在1994年1期的《資本》雜志刊文感嘆道:“劉鑾熊家族十年來努力地進行供股、私有化等重組活動,致使小股東的股價與利益下單一步步地被攤薄,更要忍痛將股票以低于資產凈值廉讓,眼巴已看著大股東吞噬利潤。故此,10年以來,小股東們也異常‘勞碌’,包括就公司私有化、合并、供股以至董事袍金等問題,在股東大會上聲嘶力竭地炮轟劉鑾熊家族,或游行請愿,公然寫大字報直斥劉鑾雄。自愛美高上市后至私有化前,這種大小股東的抗衡活動,從未停止過“今天,劉鑾雄再不需要以此等手法去汲取‘別人的金錢’,因為愛美高系  10年間在劉鑾熊兄弟的栽培下已茁壯成長,擁有一系列熱門物業,并且磨刀霍霍,準備北上內地的房地業大干一場,由華人置業蛻變為真正的‘華人置地’了。”

  而劉鑾熊夫婦是生意上的非常好的最佳拍檔。別的不說,就說一年一度的股東年會,5間公司,一年就有5次。

據統計,劉鑾雄  10年間出席股東年會僅僅3次一一他實在不堪眾股東萬炮齊轟的憤怒場面。

  每次年會,都是其愛妻寶詠秦出面,替代劉鑾熊做眾股東的出氣筒。

  不要以為股市殺手劉鑾雄,是個沒有七情六欲的冷血動物。

  八十年代未,劉鑾熊斥資投資拍片,跟藝人女明星打得火熱,還爆出與某某女星的緋聞。

  寶詠琴不堪劉鑾熊的薄情寡義,當初的他們曾胼手胝足共創基業,但是依然毅然提出離婚。

劉鑾熊和寶詠秦患難夫妻的緣份到  1992年10月走到盡頭,按協議,寶詠秦得數億元贍養費及一套價值兩億的豪華住宅。

  就愛美高系的發展趨勢,劉鑾雄的狙擊生涯大概會成為歷史,故筆者試圖從證券史的角度淺析劉鑾雄現象。

  職業狙擊,其實不是偶爾發生的,是股市高度成熟的產物——如紐約、倫敦的股市。

  自從七十年代初,置地收購牛奶首役,其后股市收購戰連綿不斷,已出現多起收購不成讓股獲利、雖敗猶勝的實例了。

  劉鑾雄其實是將這些實例發揚光大,玩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他是香江股市職業化狙擊始作誦者,正式引進港人十分陌生的“狙擊新概念”,向世人提供新鮮戰法。

  劉鑾雄狙擊術,又稱之為“華爾街戰法”。

  狙擊的出現,是不能以“好”與“壞”進行評判的。

  我們只能這么說:沒有劉鑾雄,它也會降臨。正如股市早期,第一批入市的全是真正的投資者。

  但股海的驚濤駭浪不久就摔打出炒股手,人們像今日譴責狙擊手一樣咒罵炒股手。現在,人們公認為炒股是很正常的行為,眾多入市的投資者,誰不帶投機心理?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要多付出代價的,所以劉鑾雄才這么“臭名昭著”。

  劉鑾雄雖“聲名狼藉”,但身家卻月漲年升,急劇膨脹。故劉鑾雄即使不算商戰英雄,至少也是梟雄。

  劉鑾熊開辟了一條全新的暴富途徑,赴其后塵者,趨之若騖。劉鑾熊引起商界人士的心理振蕩——傳統的致富聚財法則,還有用嗎?這或許是劉鑾雄現象的歷史意義。

  “香江什么都有”,是當今頗為流行的一句口頭禪。”

  所以其實看過這些分析的李志文,其實對于劉鑾熊并沒有什么好的觀點。

  當然也并不能說有什么厭惡的,畢竟現在的李志文的做法和前世的劉鑾熊一樣。

  所不同的是,李志文因為有前世的記憶,出手就可以獲得勝利,穩準狠。

  而且直接對上的是那些英資洋行,或者是其他華資大公司,而這些華資大公司大多與李志文有仇。

  再加上李志文從來沒有在股市里泵水,沒有損害眾多小股東的利益,所以大家對李志文的動作無感,甚至可以說是支持。

  而此時劉鑾熊求上門來,李志文卻不知道如何處理,平心而論,劉鑾熊是很有能力的,但是卻非常桀驁,李志文不知道如何收復。

  1秒:m.xbiquwo.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