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49章 滲入隴西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之黃巾少帥

  漢興元年,公元191年,隨著春季的到來,整個隴西開始有條不紊的開始恢復生產。

  和去年馬騰割據下來時不同,今年有幾個身影出現在狄道衙門這里。

  在開春前,把各縣縣令,以及主持農事的官吏叫過來,教導他們如何設置公廁,如何漚肥,如何在現有農具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改良耕種手段……

  時間持續大概十多天,每個人都發有一本冊子,都在泰山書院那邊整理出來的農學技術。

  尤其隨著泰山農學院建立,也有專門的士子在研究和改良耕種技巧。

  “這些耕種方法,真的有用?”當然也有人提問,主要很多技巧顛覆他們的認知。比如說尿和糞便,他們也用過,只是會燒苗,甚至會讓土地板結,所以后來不用了。

  在這個基礎上,對其他的技術產生疑問,也屬于正常。

  “這些技術,是教主在中平二年之后,開始總結并且推廣,經過數年的實踐證明真的有用,不管什么地域都適用,才記錄到農學院。同時泰山農學院本身,也在努力研究和進一步改良這些技術……

  可惜,按照教主的說法,目前改進技術受到生產工具技術制約,而改良生產工具的技術,又牽扯到冶金等其他技術。是以很多技術在涼州無法實現,我們也只能根據這里的實際情況,來給出合適的改進辦法。”梁習回道,是的,他被派來這里主持耕種。

  當然這是第一個目的,畢竟從益州到涼州隴西的路不太好走,物資運輸有損耗。

  所以要提升隴西的戰爭潛力,只能從隴西本身發展。

  其次,就是打入馬騰的文官序列,逐漸掌握隴西的政權。馬騰是個將軍,他對治政并不關系,也并不擅長。是以在治政方面架空他,他也不怕,因為他堅信只要軍隊在他手里,那么什么都是徒勞。

  馬騰不怕,或者他允許這種行為,那朝廷當然也不介意在他這里摻沙子。

  基本朝廷不要他把某個兒子送去洛陽,這已經算是對他的信任。

  也可以理解為大家剛剛開始接觸,也不知道對方的底細。為了不鬧崩,就不那么過分。朝廷不要質子,他也讓朝廷往隴西摻沙子。最后田地里面的產出增加,占便宜的還是他!

  “也就是說,泰山郡那邊,有專門研究農學的書院?”有官吏感到震驚,雖然每個朝代都重農,但并沒有專門的書院。

  “教主很重視農事,不僅是農事,醫學,工業,商業和教育事業,教主都很關注。教主認為,一個成熟的國家,士農工商應該齊頭并進,而不是非要列出個三六九等。”梁習回道,顯然在學習這段時間,他接受的宣傳教育最深刻。

  就差沒有把‘崇拜’寫在臉上,如今不僅入教,還是經過考核的真信徒,更是想方設法,朝著虔信徒方向前進,這不直接過來隴西這個地方,也算是太平教對他的考驗。

  “…………”下面少不得議論紛紛,大概是感慨張鈺這個‘賊首’太過另類。

  只是另類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這家伙太博學了一些。

  記得沒錯的話,今年那個叫做張鈺的太平教教主,也才二十五歲?!

  可張角只是寒門出身,最多是學醫修道,怎么兒子就那么博學?如果張鈺的才學不是張角教導,難不成是自學成才?二十五歲,精通治政,統兵,工藝,農學,教育和醫學,本身還是太平教的教主,道家修為也應該很高……

  喵喵的,這到底是怎么樣的怪物?

  突然明白,為什么張鈺能入主洛陽,簡直非人哉!

  就算是馬騰,此刻都有些感慨后生可畏。再看看自家兒子,覺得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若非馬超麾下那一千羌人游騎很重要,馬騰都想著,要不要派馬超去洛陽學習深造。

  馬超卻是一陣惡寒,總覺得一股惡念盤踞在他頭上。

  于是左右看了看,也沒發現什么身份可疑之人……就納悶,誰要害自己?!

  “筆記都完成了對吧?沒什么問題,我們開始就講授集中養殖的技術……”梁習沒打算和他們廢話,直接進入下一個議題。

  所有的官吏立刻開始集中精神,這次他們,主要就是為了這個。

  農業技術只是改良,而且由于農具等原因,改良的程度有限。

  相對來說,牲畜家禽的集中養殖,這個技術可以說是劃時代意義。

  尤其是隴西這邊的初步集中養殖,已經有了成果,消息也傳了出去。

  馬匹一般不集中養殖,畢竟不需要吃馬肉。牛主要是耕種,所以也不能集中養殖,還沒有奢侈到吃肉的程度。但豬羊和雞鴨鵝這幾種,就屬于常見牲畜和禽類,可以集中養殖。

  尤其是豬和雞鴨,集中養殖之后,只要能存活,長膘的速度是散養的兩倍。

  肉質肯定沒那么好,不過難得的是長得快,而且油水多。

  這年頭,比起什么q彈爽滑的口感,肉多油水足才是王道。大部分百姓連吃飯都成問題,哪有那么多錢買肉?就算是土豪士紳的,也沒辦法頓頓大魚大肉,有肉都不錯了!

  是以集中養殖對于這個時代來說,有什么意義,看看他們的熱情程度就知道了。

  “集中養殖的構思,是教主提出,首先是在泰山之中嘗試,第一批成功之后,開始在泰山這邊,選擇自愿接受這個技術的家族來提供技術,最后全面推廣。”梁習首先介紹這門技術,少不得提到張鈺。

  的確,沒有張鈺提出這個技術,并且摸索出來的話,只是依靠他們,估計這個技術現在都還在嘗試階段。可問題在于,有那么多的雞鴨鵝,豬牛羊被他們禍禍嗎?

  畢竟失敗過一次,有個家族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管理,于是鬧了雞瘟,然后整個養殖場的雞基本都廢了。

  沒辦法,初期說要他們自愿,結果剩下的那些家族,為了表忠心都紛紛‘自愿’接受這個技術。

  可表面接受,內心不爽的,怕也大有人在。

  只是有人膽小,怕出事情所以按照規定養殖,就算賠了也當做是賣個人情。

  可有些人就真不當回事,覺得這玩意不會成功,就純粹打水漂。管理不當,最后別人一欄一欄的出售,自己什么都沒得到,這才知道后悔。

  “技術免費傳給你們,如何組織看你們,若是你們不按照規矩,導致大規模損失,那也是你們承擔責任。”梁習覺得,還是把丑話說在前面好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