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17、王陽明決意入京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祀

  “梓溪之言,恕獻夫不敢茍同。中庸有謂: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子聰允仁孝,欲全天家之親,議圣考大禮,而張永嘉璁、霍南海韜等為君王定禮,何以謂之奉上?

  倒是楊新都、蔣全州冕、毛掖縣紀、毛昆山澄等輩,只知一味追求古禮,引用北曹魏舊令,以及為人后者為人子之言,而不視事而定,實在有失禮法正義。”

  方獻夫的看法卻恰恰與舒芬相反。

  在他看來天子議禮實屬常事,自法家為君王定法以來,哪有法度限制君王之舉?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那是皇家給天下人一點甜頭的口號而已,若真按法度對皇帝施法,只怕連九成皇帝要被誅。

  古往今來,用的是八議制度更多,而非與天下庶民同罪。

  如今皇帝議禮,且還不是沒有任何理由議禮,群臣皇帝分憂,出示禮法正宗,有何不可?

  如果僅僅只是因為,固有禮法不可輕動,從而硬咽廢食,枉顧禮法本意,那天下無數學子,又何必十年如一日,窮經皓首鉆研禮記?

  程頤是大儒沒錯,可不代表無論程頤說什么都是對的。

  自古以來六經注我,我注六經,何必將他人之言奉為圭臬?

  舒芬當即勃然大怒:“荒唐!陛下甫登大寶,萬事未平,豈能議禮?西樵好歹也是兩榜進士,在先生門下求學已久,怎有此無禮之言?”

  “梓溪此番話好生偏頗,圣人自登基以來,攘除歷年弊政,清皇莊,廢東廠,收監軍,尚節儉,施仁政,敬重臣,法太祖,崇道學,濟黎民,肅吏治……如此種種,三代之下未有圣君,如何不可議大禮之事?

  或如足下所言,陛下剛剛登基,萬事未平,不可議禮,那獻夫是否可認為,若是天下中興之后,陛下再議大禮,彼輩便會同意?

  禮出于天子,此圣賢之言,今陛下堯舜之德,文武之資,昭宣之能,如何不可議禮?倘若陛下不可議禮,那古往今來,何人能議?”

  兩人雖是同門,但不代表二人政見就會相同。

  便是一奶同胞兄弟,尚且會反目成仇,何況僅僅只是同門之宜?

  而且方獻夫與舒芬二人,關系也并非那么親密。

  若不是在王陽明在此,尚知克制,若是在他處,只怕二人都能打起來。

  王陽明見二人吵鬧不休,眉頭深蹙之后沉聲道:“吵吵鬧鬧成何體統?”

  “學生失禮!”

  二人聽到王陽明責怪之聲,立馬轉身拱手致歉。

  “君子和而不同,你們對于議禮之事,有不同看法,求同存異便是,如此吵鬧,可有君子儀度?”

  王陽明雖然認同張璁等人論調,但作為老師,還需一碗水端平。

  舒芬、方獻夫等人本是半路出家,感心學之新生,厭理學之腐朽,故而在其門下游學,學習心學之道。

  可若是王陽明一碗水端不平,偏袒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導致,一個才學淵博的徒弟,就此離去。

  依照方獻夫、舒芬二人對于儒家研究程度,可以說有無王陽明,二人才學一樣可以開宗立派。

  而并非就一定要學理學。

  自開國自孔子立學以來,儒學日盛一日,孔子死后儒家分八派,春秋有五傳等等,皆各立一宗,甚至有的還延傳至今。

  到了宋朝,各家學說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有名的關學、洛學、閩學、濂學、象數學、蜀學、新學、四明學、永嘉學、永康學、金華學、東發學、高平學、泰山學、范呂學、廬陵學、古靈學、廌山學、華陽學、廉山學、涑水學、王張學……大大小小二三十個學派。

  到了明朝崇仁學、白沙學、河東學、三原學、氣學、實學等數個學派。

  雖然有的已經消失在歷史中,有的已經被理學兼并,但由此可見,二人并非一定要學心學。

  陳獻章的白沙學;吳與弼、胡居仁的崇仁學;吳瑄的河東學,王恕的三原學,丘濬的實學,都是當時名門學派,這幾人在儒學的造詣,連王陽明都不敢自詡勝過他們多少,甚至只能自稱晚輩后進。

  這些人之所以投奔王陽明門下,不過是因為心學符合自己治學理念而已。

所以王陽明只能各打五十大板,這也是為何王陽明對于大禮議事件,從來不開口的原因之一。個人猜測,當不得準  面對老師的責罵,二人自是不敢多言,一副惟師命而從的樣子。

  “至于剛才叔賢所言,此刻進京,我也思索了一番,是時候該面見天子了!若是再推遲下去,只怕有失人臣之禮。”

  王陽明經過再三考慮,還是決定入京一趟。

  因為屢屢辭命,皇帝不但不允許,反而三天兩頭派錦衣衛前來催促,即刻入京謁見。

  王陽明說實話,不太想去九邊,因為他并不覺得自己能夠將九邊變成鐵桶。

  如今武備松弛,而蒙古騎兵來去如風,每次只是犯邊,然后不跟明軍過多消耗,見好就收,見不好同樣立即收。

  這也是為何自成化犁廷以來,九邊打不出戰績的原因之一。

  同樣也是為何,正德皇帝五萬余大軍親征,然后打了五天,乘與幾陷。

打的連天都變色,當日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達延汗連夜翻墻逃跑,卻只是斬首十六級,其中還有正德手刃一人,而明軍卻死傷五百余人原因。個人猜測  因為人家根本沒有打算糾纏不清。

  見到拿了好處,又遇天變,立馬跑路,也不管是不是丟了黃金血統面子。

  上一個打仗引起天變的人,可是直接建立的東漢,誰知道這次天變,會引發什么事情?

  當然正德愛面子,在臣僚不同意稱大捷之時,卻偏偏要稱,而且一次封賞就是五萬余人,一時間三品滿地走,五品多如狗,侯、伯盈滿堂。

  如此爛封、爛賞耗盡了從正德八年以后,好不容易喘口氣的大明國庫。

  王陽明自入仕以來,一直在清剿一些連鎧甲都不全的山匪,以及平定造反異族和寧王之亂,根本沒有遇到什么悍匪。

  如果前去九邊,搞不好立下的文武雙全人設,就要從此消失。

  皇帝年輕氣盛,如果韃虜扣邊他不可能不出戰,可是出戰按照現在實力,最多也就打個平手。

  可是這種戰績,不解詳情的皇帝能夠接受?

  答案顯然不可能。

  既然不能,必然就會咎罪。

  屆時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可眼下已經催促再三,他已無力抗拒,父親年邁的借口,此時已然用爛,無法拒絕。ぷ999小説首發ωωω.999χs.cΘмм.999χs.cΘм

  如今看來也只好入京,看看是否能夠換個職位。

  舒芬、方獻夫二人聽到此話自然高興,是故當即點頭:“弟子與先生同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