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六十五章照你說的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織明

  “將軍,這里邊的區別可就大啦!”

  曹營帥帳內,吉珪看著羅汝才為他解說道:“將軍請想,就算咱們就撫于朝廷,那也要有人從中為我斡旋才是,且投了朝廷后總要找一顆大樹抱住,方可保將軍仕途順利,永享榮華富貴。

  前時咱們暗中聯絡丁啟睿、朱大典便是此意,想讓其為我在朝廷上斡旋,也有將來倚之為靠山之意,而今永寧伯既然主動邀約我們就撫,實乃千載難逢之好時機,還望將軍莫要再遲疑。”

  “可為何是就撫于永寧伯,而非是朝廷呢?”

  羅汝才雖然心中仍有疑問,但在吉珪的話語引導之下,他已不再稱呼“張誠小子”,而是改為了“永寧伯”的尊稱,足見其心里也已下了決斷。

  “將軍,不見李際遇、袁時中先后就撫于永寧伯麾下,李際遇當初不過有幾千兵馬,余者皆為裹挾之饑民,然如今已是永寧伯麾下一營主將,朝廷里堂堂副總兵。

  那袁時中雖就撫時日尚短,然聽聞劉玉尺所言,該部目下正在彰德府武安縣境整編,仍是揀選精銳士卒歸袁時中統領,獨立成為一營人馬,一應甲械銃炮皆比照別營,由永寧伯一體配給,就連糧餉也是由永寧伯按月撥付。

  而余下的隨軍眷屬、雜役饑民等老弱之人,皆分批前往宣府、大同、山西境內安置,一律按丁口分給田地,更免去頭年稅賦,二年三年也是減半征收,如此一來便無后顧之憂,屆時將軍只管陣前殺敵建功,就算這一次就撫不封伯封侯,以將軍之能,將來未必不是當朝侯爵啊!”

  羅汝才聽了吉珪的話后,頗為心動,但還是略有些猶豫,他面色凝重地問道:“老吉,你的意思是說李哥他終歸難成大事?”

  “是,大明氣數未盡。”

  吉珪語氣凝重而嚴肅地接著說道:“闖王雖能猖狂一時,然終非帝王之姿,就算受萬人追捧,終是一代梟雄,最后難逃身死名裂之數。

  而敬軒的西營,以及革里眼他們那一伙,雖然看上去也算風生水起,但也是僅能自保罷了,完全看不出具有開創一番新基業的苗頭來”

  他接著話鋒一轉,又道:“反觀朝廷這一面,雖連戰連敗,但根基未損,其江南錢糧賦稅重地仍在,去歲又剛在遼東殺敗韃子,如今正好騰出手來收拾中原。將軍不見闖王大軍被阻在朱仙鎮,不得寸進嗎?”

  “可眼下只有新城這幾萬官軍,還算能打……”羅汝才心中仍存疑問:“僅憑這幾萬官兵,真能頂得住闖王的幾十萬人馬?”

  “將軍,難道沒看見闖王與永寧伯相持已兩月之久,雖從表面看去闖王聲勢仍很浩大,然卻已是‘外強中干’之態。”

  “哦。何以見得!”

  “水坡集一舉擊潰丁啟睿、左良玉,那是闖王最為風光的時刻,若不是永寧伯率領宣大軍突然冒了出來,恐怕此刻闖王已經拿下開封府城,高舉義旗,號令天下啦。”

  吉珪說到這里時不由嘆息了一聲:“唉。可惜大好形勢,竟被永寧伯數萬邊軍毀于一旦,這也是我力勸將軍離開闖王的根由所在。”

  在羅汝才狐疑的目光中,吉珪繼續說著:“水坡集官軍不下十二、三萬之多,更有左良玉、虎大威等一眾猛將,卻連半月都未能堅持,闖王一戰收降俘虜官兵數萬,聲威之隆,世所罕有。

  可當他遇上了永寧伯,便止步不前,至今兩月有余仍頓兵朱仙鎮,眼看著開封府城就在幾十里外,卻也只能望之興嘆。將軍可知為何?”

  他不待羅汝才回答,又繼續道:“別看永寧伯麾下只區區六七萬兵馬,可卻能上下一心,令行禁止,且其甲械精良,銃炮犀利,更為難得的是錢糧也足夠充裕,相持兩月下來,絲毫未見短缺之象。”

  吉珪十分神秘地接著說道:“反觀闖王那邊就不一樣了,據報一支偏師截斷了伏牛山運糧道,就連李巖的打糧隊伍,也都被李際遇這廝阻截,糧草已然不足用啦。數十萬人馬本是闖王的優勢,可眼下卻成了天大的難題!”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走嘞。十幾年來咱不都是這般打的嚒!”

  “將軍,那是以前,眼下卻走不得啦。”

  “為何?”

  “他李自成如今自詡真命天子,一心想著要登基稱帝,滿腦子都是坐天下的美夢,現在形勢一片大好,于他而言此刻只能進,而絕不可退。

  進則有成功之希望,若是退了,怕是他入豫以來打下的大好形勢,便要就此全盤喪盡,今后也再無如此時機,可以重建今時之聲威啦。”

  “照你這般說,倒也是這么個兒理哈,若是換了咱怕也要賭一把嘞!”

  羅汝才一直很認真地聽著吉珪講話,腦子里也在不斷思考:“可李哥畢竟有幾十萬人馬,一古腦兒的全殺上去,怕也沒那般好對付,說不得還真能沖破永寧伯的營盤哩。”

  “那又如何?”

  吉珪略顯輕蔑地繼續說道:“此戰之關鍵就在‘糧草’二字,就算李自成能攻破永寧伯麾下一二座營盤,然其得不到足夠的糧草補充,終是無用。

  而永寧伯即使此戰不利,亦可退兵入開封城內,依托堅城固守,他李自成糧草耗盡,轉運不及,也必然是個退兵他去的結局。”

  他最后更是補充了一嘴:“哼。再者說來,若是李自成能攻破永寧伯營盤,又何必等到今日糧草不濟時才動手呢?”

  羅汝才此刻也完全聽得明白,但心中仍有疑慮,道:“就算如此,可戰前戰后就撫,又有何差別?”

  “這個就跟賭錢是一個道理。只有在寶盅沒開的時候,才好下注,若是開了寶,哪個還能容你再來押注的呀!”

  吉珪接著又道:“咱們就是要在大戰前,向永寧伯就撫,以示投效之意,如永寧伯獲勝,咱們也是有功在先,非是投機之舉。

  何況,若是永寧伯此戰大敗虧輸,那咱們是否就撫,恐怕還需看朝廷能開出什么樣的條件,才好做最后的定奪哩!”

  “好。”羅汝才高聲說道:“此事……就照你說的辦。”

  “將軍,既已決意就撫永寧伯麾下,還要拿出一點誠意來,才好在戰后邀功受賞啊!”

  “啥?啥叫誠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