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八月初四日,大明王師自杏山向松山進軍的當日,錦州城南面不遠處的乳峰山上,韃賊將官云集。
乳峰山源于女媧補天的傳說,而在原本的歷史上,韃賊取得政權,建立清國之后,乳峰山又被更名為“罕王殿山”。
據傳說,當年努爾哈赤逃難之時,曾途經此處,他當時連困帶累的,就在此峰頂處的一塊巨石上睡著了,也因此躲過追殺。
后來就盛傳這塊巨石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時,剩下的一塊靈石,顯靈護估了努爾哈赤逃過一劫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由,歷史上后來的清國政權就將這塊巨石命名罕王殿,乳峰山也順理成章的被稱為了罕王殿山。
其實,更應該稱作“憨王殿山”,老奴努爾哈赤反明自立時,稱的是汗王,明人依諧音翻譯過來,便稱之為憨王,不知為何,最后竟傳成了罕王。
或許便如紅衣大炮一樣,明人因其來自于海外紅夷之手,遂稱之為紅夷大炮,而韃賊避夷不用,改稱紅衣大炮,就如明之殺胡口,到韃賊這里也變成了殺虎口。
真的是各朝各表,一字不讓!
乳峰山是由大小無數丘陵山嶺組合而成,其面朝錦州的一面,大多地勢平緩。
而面對松山一面,同樣山嶺起伏,丘陵不斷,不過,在快到乳峰山的主峰時,山勢就略顯陡峭,且嶺前頗多荒草山石,只可徒步而行,不宜騎兵穿行,戰車更是無法通過。
此時,在乳峰山東側數百米的一段山脊上,傳說中的女媧補天處,有三塊險峻的巨石聳立于此,有若擎天之柱般,傲然不倒。
中間的那塊巨石旁,兩桿高大的織金大傘高高撐起,大傘下,站著兩名身著鎏金盔甲清國將領,周圍是一大群白甲巴牙喇兵扈從。
正是清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和碩肅親王豪格二人,正對著山下的松山堡處遠遠眺望,不知他們都在凝神細想著什么 大傘旁邊,圍聚著正紅旗固山額真話勒碩話、鑲紅旗固山額真滿達海、多羅饒余貝勒阿巴泰、多羅安平貝勒杜度、巴牙喇纛章京伊爾登、巴牙喇纛章京塔瞻等諸清軍將領。
烈日爆曬下,各人都是汗流浹背,卻不敢稍動,他們也照著多爾袞和豪格二人的樣子,都往遠處的松山堡方向眺望著。
而在乳峰山的山脊處,又有一隊隊精銳的巴牙喇營勇士,密密麻麻的旌旗迎著夏風獵獵作響。
凝神良久,多爾袞才冷然問道:“洪承疇,由杏山進軍了嗎”
正紅旗固山額真貝勒碩話排眾而出,他上前幾步來到多爾袞身前,回道:“回睿王爺,探騎回報,南人大軍已向松山開進。”
他接著又說道:“南人此番兵威極盛,人馬浩瀚,不絕于道,步,騎,炮交加,遠遠超過十萬大軍。’
“洪承疇,他終于來了。”
多爾袞的眼中寒光閃動,他又轉頭看向身旁的巨石。
因為老奴努爾哈赤那個傳說的緣故,在清國上下各人中,都將乳峰山視作神山,將這三塊擎天巨石也視為神石。
此刻,多爾袞仰望著身前的擎天巨石,也不知他是在祈求“神山”再像護佑老奴那樣,也護佑自己一次,還是在祈求祖宗英靈來護佑自己,在將要與援錦明軍的大戰中,取得勝利大捷。
他仰望巨石良久,一旁的豪格卻大聲道:“哼,來多點不是正好,也省得咱們勇士進關,就在此處全砍了,到時候不止錦州、寧遠,就是明國的京城也給他拿下嘞。”
多爾袞白了他一眼,只淡淡說道:“回山城去,議議該如何迎戰明軍。”
豪格雖貴為奴酋黃臺吉的大兒子,又是和碩肅親王,但在松錦前線卻是由睿親王多爾袞主持軍務,現在他說回山城議事,眾人自是無言跟隨。
豪格心里覺得這位皇叔輕視了自己,但也只能無奈跟隨,眾人在巴牙喇勇士的護衛下沿著平緩的山脊,徑往乳峰山東面行去。
多爾袞所說的山城,其實就是乳峰山主峰東側數里外的一處原明軍堡寨。
那是一座石筑山城,城池依山勢而建,城內較為平坦,城外則多山崖陡壁,站在山城內的高處,北可觀瞧錦州城,南可膽望松山堡,放眼看去,松杏各堡,各處墩臺,依稀可見。
乳峰山本為錦州城之屏障,而這處山城又為乳峰山的屏障,地利地勢都是極為重要的所在 不過,這山城也有一處缺陷,倘若大軍從乳峰山北面發起進攻,則此堡壘便難于固守,韃賊圍困錦州多時,該處山城也早被他們占去,如今,反到成了多爾袞、豪格的大軍行轅。
多爾袞本駐營在歡喜嶺下,但當他得知貝勒碩詆領過半大軍進襲杏山,卻被明軍殺回,且據哨騎查報,明軍大帥薊遼總督洪承疇領十六、七萬精銳大軍進援錦州的消息后。
便領麾下兵馬移駐到錦州南面乳峰山一帶,他本人也于兩天前剛剛領精銳親軍趕到此地。昨日便在眾將官的陪同下,巡視了錦州、松山周邊各處地方,當時便選取這處山城作為自己的行營要地。
他們一路行去,此時的乳峰山早己經大變樣。
山上山下,原本少樹木,多荒草,而此時,原本山城周邊的樹木或荒草,都己被全部砍光或是拔除燒光。
此舉實為兵家之常事,一是為增強山上韃賊守軍的視野,利于大軍防守;二也是為了防止明軍施用縱火焚山之計。
其實,大明九邊各鎮的邊軍,每年也都有出塞燒荒的傳統,一到秋高草枯之時,各鎮邊軍就會出塞燒荒,在草原上燃放起大片大片的火頭。
放火燒草燒山什么的,對明軍來說可是得心應手,若山城周邊的荒草不除,明軍攻山前只要放上一把大火,這天干物燥的,山上的韃賊可就有可能變成烤豬 除了山嶺各處光禿禿一片,便是面向南面松山堡方向上的各處,順著山嶺丘陵走勢,圍著主峰也挖了數道深淺不一的壕溝,以防明軍偷襲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