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十四章:首戰告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織明

  戀上你看書網,

  當日,遼東總兵劉肇基向薊遼總督洪承疇飛報大捷,宣鎮總兵楊國柱附議。

  此時,總督洪承疇的中軍大部才過連山,正在趕往塔山的路途中,當得報已解了杏山之圍,前鋒劉肇基部更是斬首韃賊差不多五百余級,登時全軍振奮。

  其實,這里便還有楊國柱的一份功勞,但在劉肇基的飛傳捷報中,卻是將之淡化了。

  原來,遼東總兵劉肇基在飛報大捷前,曾特意懇請楊國柱幫忙為自己打個掩護,即向總督洪承疇報言此戰自己并未曾中伏,軍中的傷亡,都是韃賊大軍急攻之下造成的。

  至于此戰之慘烈,看到手的這些韃賊首級就知道了,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劉肇基又言可多分一些韃賊首級給楊國柱。

  看著劉肇基期盼的眼神,楊國柱略作沉思,便即同意,同樣作為一鎮總兵,他自然是知道軍功對于一個武將的重要性,非但答應為他打掩護,更不要他多分韃賊首級給自己。

  要賣他這個人情,那就全須全尾的賣個大人情!

  薊遼總督洪承疇與總監軍張若麒等人聽到我軍大捷的塘報后,相顧大喜,隨軍而進的各位總兵各大將也是同樣大喜,初戰大捷,這可是一個好兆頭啊!

  而且斬首韃賊竟有近五百余級,遠遠超過了當年的寧遠大捷了。

  心切之下,再加杏山仍在明軍手中,韃賊前鋒已被驅退,路途無憂,便加速行進。

  第二日,總督洪承疇、總監軍張若麒、遼東巡撫邱民仰、參軍馬紹愉等諸官,還有眾多兵備、同知、糧道各官,連同一干各鎮總兵等,都率護衛營,還有麾下騎兵,急急趕到杏山堡。

  果然,杏山堡內繳獲的韃賊旗仗軍械鎧甲堆了一地,四百七十八顆韃賊首級也都擺在一起,眾人見到了這些首級,無不雀躍,一時間軍心大振。

  總監軍張若麒親自下場逐一核驗后,確認全為真韃首級,立時給劉肇基記上一大功,楊國柱因及時救援友軍得力,也是一功。

  緊接著,張若麒又與薊遼總督洪承疇商議向京師報捷之事,他們逐字逐句斟酌后,立刻派一隊親兵快馬向京師報捷,露布以聞。

  大捷的塘報傳到京師時,全城沸騰,崇禎皇帝亦是大喜,立擢劉肇基為署都督同知,戰后兵部還會有議賞,而楊國柱策應有功,同樣圣旨嘉獎不等。

  同時,崇禎皇帝還勉勵薊遼總督洪承疇及入援諸將,定要再接再厲,趁此大捷,軍心振奮,速解錦州之圍。

  其實,此戰中多少也有些疑問,想遼東總兵劉肇基初到杏山時,報稱韃賊正紅旗、鑲紅旗兵馬不過萬人,內披甲奴約數千人。

  怎的后來又報遭三萬韃賊圍攻?

  這其中是否有輕敵浪戰之嫌?

  不過,洪承疇與張若麒都認為,初戰大捷,振奮軍心才是最重要的,畢竟真真切切的韃賊首級擺在這里,那些細枝末節就沒有必要過于較真了。

  而張若麒則更看重此番大捷的名聲,他自前來監軍起,此為首捷,他現在滿腦子都是捷報飛傳進京,圣上喜笑顏開的畫面。

  他心里,能讓崇禎皇帝高興,比一切都重要!

  在各方默契配合之下,劉肇基雖有小過,各人也都是略過不表。

  薊遼總督洪承疇作為大軍最高統帥,更是對劉肇基溫言夸贊一番,不止是答應損失的兵馬,會立時為他補充上,而且在本戰中的立功將士,也將一一記錄在冊,與傷亡眾將士一起,立刻給與優厚的封賞與撫恤。

  這讓劉肇基感到無比的欣慰,甚至有些興奮不已,要知道,洪督臣可從來沒有像今日這般對自己和顏悅色過。

  此時,明軍騎兵大部,都已聚在杏山城外各處扎營,步軍輜重大隊,也正往這邊急行而來,另據哨騎探報,韃賊一部仍在猛攻松山堡城,已有多日,現情勢十分危急。

  杏山堡距離松山堡不到二十里的路程,遼東總兵劉肇基挾大勝余威,自告奮勇,仍愿率本鎮兵馬前往救援。

  不過,余者諸將見他已斬獲韃賊首級四百余顆,盡皆看得面紅眼熱,都爭搶者要作前鋒,往救松山。

  洪承疇也覺劉肇基雖勇氣可嘉,但該部一番大戰后,也需稍作修整,更何況麾下諸鎮兵馬云集,也不能叫劉肇基把功勞都給占了去。

  他考慮再三,遂決定派薊鎮總兵白廣恩,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密云總兵唐通,率三鎮麾下精騎步營,前往救援松山,并囑托三人定要嚴加哨查,不可輕敵冒進,以免入了韃賊的埋伏。

  三人當日就進兵松山,與圍城的韃賊一番血戰,雖斬首只有數十級,但也解了松山之圍,飛報大捷,傳回中軍。

  三人在塘報中更言,逆奴狡詐,援兵自杏山至松山,彼師設伏于錦州南山東崗,又有精騎暗伏于松山之北嶺,欲誘明軍主力出戰。

  不過,王師窺破其計,始終不為所動,韃賊無所可趁,遂退回乳峰山。

  塘報又言,王師還窺見韃賊于松山東北黃土嶺之地密密扎營,深挖壕溝,截斷王師前往小凌河要道。

  杏山西北近女兒河處之毛家溝山嶺,同樣駐有韃賊大軍一部,乳峰山上更連營密布,松山前往錦州大道,奴騎充斥,勢殊猖獗。

  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爆裂的太陽烤曬著大地,薊遼總督洪承疇、總監軍張若麒,領著各官各將,冒著烈日酷暑,巡視了杏山堡內外各處。

  早在寧遠軍議時,張誠便多次提醒,不論各官各將,或是總督洪承疇本人,如今,都認為杏山北面長嶺山極為重要,因此,該山嶺之地,便是各人巡視的重點地方。

  長嶺山,位于女兒河南岸,杏山的西北面,離杏山堡約十里,西面過去,就是綿綿群山,一直蜿蜒到女兒河南岸。

  長嶺山從塔山堡一直綿延到錦州西南小凌河畔,其海拔不高,坡道平緩,不過山下就是平川地帶,有一條杏山前往松山的大道。

  山上樹木也不甚多,多是荒草泥土,頂上還有一個被韃賊毀棄的火路墩,原是墩軍了望之地,一條小道從山下大道直通墩臺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