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零六章 ITER的新聞發布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科技之我的時代

  第二天晚上七點,央視專訪的節目播出了,整段視頻約有40分鐘,一經播出就被媒體瘋傳,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臥槽,陸洋和任青月居然去年就結婚了,我沒有機會了。”

  “就算沒結婚,你也沒機會。”

  “真羨慕他們的愛情。”

  “陸洋有社交恐懼癥?這是他開玩笑的吧。”

  “不像是開玩笑。”

  “可控核聚變沒有難度?陸洋真的是飄了。”

  “不好說,那可是陸神。”

  “兩個月后就開始實驗了,到時候不就知道了,大家不用著急。”

  “如果一次性成功的話,是不是真的可以封神了?”

  “現在已經是神了,成功也是應該的。”

  “連中科院的院士都稱呼陸洋是愛因斯坦和牛頓的結合,我覺得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陸洋好謙虛啊,真的是男神。”

  “性格也好,感覺沒有架子。”

  “我最服的就是海上城市建造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銀創的錢太多了。”

  “+1,簡直壕無人性。”

  “感謝陸洋,我母親的癌癥就是Y1藥劑治好的。”

  “國家還沒有對銀創收稅呢,你們說萬寧市市長的心情是什么?”

  “銀創給萬寧市帶去了多少資源,雖然沒有納稅,可是也從側面帶了全市的發展。”

  “以前還不知道王淦昌這個人,剛百度了一下,果然是無雙國士,敬佩。”

  “拒絕諾貝爾獎,果然是牛人!”

  “這是不是意味著陸洋也會拒絕諾貝爾獎?手狗頭。”

  “哈哈,我覺得有沒有諾獎都不能掩蓋陸洋的貢獻,陸洋也不需要諾獎來裝飾自己。”

  “同意!”

  國外也有媒體對這段采訪進行了報道,著重可控核聚變的部分。

《陸洋自信兩個月后完成可控核聚變的研發。》——紐約時報《盧克·沃洛評價陸洋癡人說夢。》——華盛頓郵報  “真的假的?陸洋真的敢這么說?”

  “陸洋真的是喝多了。”

  “呵呵,嘩眾取寵,華夏永遠不可能實現可控核聚變。”

  “要是真的話,可就不太好了。”

“樓上的想太多,那是不可能的,我  敢打賭。”

  “兩個月后才是第一次實驗,怎么可能成功,陸洋這么說也不過是給華夏人希望而已。”

  陸洋此刻正在和任青月全息通話,

  “你怎么沒和我商量就直接公布了我們的關系呢?”任青月看似是在質問陸洋,但是心里甚是甜蜜。

  “怎么了,我覺得沒有什么問題啊。”

  “你應該和我商量一下的。”任青月可以想象明天上班的時候員工見面對自己說恭喜的樣子。

  “你在教我做事?”

  ITER的下一個實驗時間是一個多月之后,比陸洋他們要快一些,托尼·多內也看了新聞報道,對此不屑一顧,也不怪他,不了解情況的人怎么也不會相信的。

  盧克·沃洛準備給胡景佑一個教訓,他想讓胡景佑知道,離開ITER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所以他也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宣布ITER將于12月1號進行可控核聚變實驗,這一次實驗的目標是實現可控核聚變持續放電200秒,之前的記錄是101秒。

  發布會現場有記者問托尼·多內:“多內先生,你怎么看待陸洋說一次性完成可控核聚變技術?”

  “我根本沒在意,你會在意一個喝多了滿口胡言亂語的人說的話嗎?你去問一問其他任何一位從事該方面研究的博士,他們會信嗎?我敢肯定他們只是把它當一個笑話罷了。”托尼·多內臉上帶著毫不隱瞞的不屑。

  接著又有一個記者發問:

  “多內先生,你認為華夏以后有沒有可能單方面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

  “當然有可能,不過等他們實現的時候,我們ITER可能已經提前50年或者100年就實現了,畢竟ITER是集六國之力。如果他們在ITER之前實現可控核聚變,那我覺得ITER可以解散了,不過你認為有這個可能嗎?”托尼·多內依舊在嘲諷華夏的可控核聚變事業。

  發布會結束,托尼·多內的這兩段話被報道出來,西方民眾的心徹底放下,然后就是對陸洋無盡地嘲諷,西方人普遍存在著一個觀念:自己不行,別人也不準行。沒辦法高高在上慣了。

國內雖然也有人對陸洋缺乏信心,但是只是在網上發表了擔憂,并沒有貶低陸洋,只有一些公知在嘲諷陸洋,不過經歷過上一次的事,也沒多少人理睬他們  相信陸洋的也只有那些知道事情真相的人,

  發電廠的工作室里,胡景佑看完托尼·多內說的話,立刻就笑了,對著吳杰峰說道:

  “ITER要解散了,哈哈哈。”

  “怎么回事?”吳杰峰還不知道ITER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你看,托尼·多內說如果我們在ITER之前實現可控核聚變,那么ITER就沒存在的必要了。”胡景佑拿著未來上的新聞給他看。

  “我只能說他們對于陸洋一無所知。”

  “要是沒有陸洋,或許真的會如他所說,就一個耐高溫防輻材料就夠我們折騰了的,就不用說還有一個超導磁體材料CY了。”胡景佑感慨地說道。

  “耐高溫防輻材料CL和超導磁體材料CY是陸洋合成的,這太恐怖了,這得對分子間的強相互作用力有多深的理解啊,反正我是沒辦法搞出來,連理解都困難。”吳杰峰也跟著贊嘆不已。

  “聽陸洋說就我們現在搞的裝置單是材料成本就40億美金,真不知道陸洋當時研發的時候花了多少錢,不敢想象。”

  “那也只有陸洋舍得了,沒辦法,他太有錢,就一個超導體就能讓陸洋坐在家里大把大把地收錢。”

  “陸洋當時沒有選擇進中科院是對的,創立銀創,有了巨量的資金支持,他才能肆無忌憚地搞科研。”

  “其實進了中科院也一樣,憑借陸洋的才智,上面會不批經費?真的羨慕啊。”

  “也是,不過這跟我們也沒有關系,羨慕也沒用,誰讓我們沒有像陸洋一般的大腦呢,我們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哈哈,說的對,繼續工作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