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務會,通常是連干與各班長參加,史今作為一個老兵,這一次是作為特邀嘉賓出席。
任然也是看在他曾是七連骨干班長的身份,再加上影視劇中的特殊情懷,才邀請他參加的。
正常情況下,在連隊這種會議上,像史今這種老兵,即便是再有能力的骨干,也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但是史今就是參加了,而且還拋出了一個有可能動搖九連訓練根本的意見,最關鍵的是,這一二三四訓練法是任然提出來的,史今在沒有預先與任然溝通的情況下,貿然提出這樣的想法,的確有些匪夷所思。
任然提出并主抓這個訓練法,史今雖然是外來戶,但他不會不知道。
說好聽點,他是在為連隊著想,說不好聽點,就是在打他任然的臉!
所以很多人都想不通是為什么。
但現在史今就是提出來了!
所以班長排長們聽了這話,無一例外地都在看任然,在看他的反應。
任然一開始也皺了皺眉,但很快便釋然了,他隱約猜到史今的想法。
然后,系統氣泡,讀取!
系統這個功能,花費少,收效大,任然不用白不用。
果然,只見史今的氣泡中冒出一行行字:
“也許連長會生氣,但我覺得該說的還是要說。這也許是我能留給九連最大的財富!”
“就算他怪我也沒事,只希望他能聽我說完。”
任然點點頭,他其實比史今想像的要更在意這一件事,因為史今并不清楚,當初的前任連長,就是在一次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被人當眾批評數落,才導致了前任的一蹶不振。
穿越過來的任然,同樣也很在意。
“你繼續說。”任然心中雖然波瀾起伏,面上卻毫無表情,他直視著史今道,“要怎么改?”
史今勉強笑了笑,道:
“我知道連長也許會怪我,沒有事先溝通一下,但我本身覺得,一個連隊的訓練,不是哪一個人的。連務會本身就是研究這樣的連隊大事,諸位領導和班長骨干都在,正應該可以研究一下,比私下里溝通更有效。
以前在七連的時候,高連長做訓練計劃,有時也會帶我和六一參加,相比而言,我覺得咱們九連的這個訓練量,委實的點小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各有各的想法,都沒有出聲。
任然與吳奎生也對望了一眼,眼神中內容復雜。當初做這個訓練計劃時,吳奎生與他也是商量了半天,訓練量一減再減,為的就是在不引起戰士們反感的同時,慢慢將連隊訓練抓起來。
中間也做了一些調整,逐漸加了些量,但在史今看來,這還遠遠不夠!
只聽史今道:“各位請別誤會,我不是非要拿咱們九連的訓練與七連比,七連是裝甲偵察連,咱們九連只是一個普通的連隊,這二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但是我覺得,就算作為一個普通的連隊,咱們九連要把訓練提上去,要在年底考核中打翻身仗,還是應該再加點量。
舉個例子,現在的五公里是一周兩次,我聽說以前是一周一次,這個量就有點少……”
任然打斷他問道:“七連呢?”
史今道:“每天都跑,周末也不例外,每周還會額外加量,比如有時8公里,有時10公里!”
眾人在下邊頓時就議論紛紛起來。
有的說:“難怪七連那么拔尖,看人家!”
有的道:“跑這么勤,身體受得了嗎?”
還有的道:“我靠,每天都跑,不整死個人了!”
也有的直接持反應意見:“咱們又不是偵察連,搞那么辛苦干什么!”
說什么的都有,亂哄哄的。
任然主持大局,他清清嗓子高聲壓下去,對史今道:“那你覺得咱們連隊應該一周跑幾次?”
“至少三次吧!”史今坦然道,“隔一天跑一次,其實對身體的負荷并沒有那么大,我們的身體一旦習慣了這樣的運動強度,有時候不跑都很不舒服。”
“我反對!”當場就有班長直接發言,是九班長張雷,也是個爆脾氣,他道:
“就現在這個訓練量,很多人都喊受不了,要是再加量,只怕更引起大家反感,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另有班長小聲附和:“就是啊,咱們是機步連,沒有必要往死里抓這個體能吧?再說了,既然有訓練大綱,就應該按大綱來,只要達到大綱規定的訓練要求就行了,何必跟自己過不去?”
也有贊成的,像禹小海就道:“其實我覺得一周三次也還行,咱們班有幾個五公里不達標的,我覺得就是平時跑少了。”
四班長李天才也道:“訓練就應該從難從嚴,這也不是跟自己過不去,上次演習,一路上就不停輾轉奔波,好幾個同志都抱怨自己快跟不上了,我覺得練練也好。”
任然敲了敲桌子,阻止大家繼續說下去,對史今道:“你先說完,說完咱們再研究。”
“是!”史今應下,繼續道:“一二三四訓練法其實挺好的,我只是覺得內容應該更充實一點,除了每周三次五公里以外,像力量組合練習,其實每天也都可以做。
另外,像三人結對互幫互助,我覺得只是一個原則上的要求,真正在訓練的時候,有時候真的很難落實下去,有時候因為出差出勤等等原因,不是這個組少人,就是那個組少人,總是調來調去,不但麻煩,而且效果也不是太好。
我個人覺得,這個‘三’,除了每周三次五公里,也可以考慮改成每三個月一次的測評考核,三個月的時間進行訓練,再來縱向對比,看看大家有沒有進步。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數據反映,真實的訓練水平。”
他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看看眾人的反應。
這一次下邊都很沉默,不過不少人還是認同他的話。尤其是任然的三人結對幫扶,在執行過程中真的有很多問題,只不過大家都憋在心里罷了。
史今代他們說出來也好。
而且,每三個月一次測評,其實時間也夠長,不會給大家造成額外的負擔。
任然沒有任何反應,只是拿著筆快速地在筆記本上寫著什么。
史今繼續:“還有這個四,以前是沒什么問題,但是現在我覺得再這樣提就不太合適。
‘四會’,是總部已經下達了文件的,是一個總體上的要求,咱們再列入一二三四訓練法,本身就有點問題,我的意見是,能不能增加額外的訓練,比如每周四晚上,組織信息化知識內容的學習……”
說到這里,史今看了任然一眼,任然也正在看他。
任然不由想起了上一次比武時的情景,當時他給史今和伍六一灌輸了一些要加強信息化知識學習的理念,沒想到到現在史今還記著!
史今見任然目光投過來,笑了笑道:“我還記得連長以前對我說過一句話,一個不懂信息化知識的士兵,注定不是一個合格的士兵。說句實話,據我的了解,同志們普遍學歷不高,對電腦更大多都是門外漢,像現在上邊也提出了科技練兵,我們平時多花點時間,學習掌握這些知識,也是在積極響應這一號召。”
這一次大部分班長骨干都在點頭。
“非常好!”任然也忍不住點評了一句,渾然忘了先前的不快。他道: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接下來討論一下,你還有其他意見嗎?可以都先提出來。”
他的鼓勵讓史今倍受鼓舞,接下來史今又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議,涉及連隊平時的管理、保障等等,林林總總十幾條,大多是他對比自己在七連當班長時的感受,結合九連的實際提出的,非常具有建設性。
很多人聽了以后,都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哇,原來也可以這樣!”
“這個辦法倒是挺不錯,回頭我也試試。”
“這個問題我早就想說了,就應該該這么辦!”
眾人諸如此類的想法,被任然在系統氣泡中一一捕捉到。
史今講完了以后,眾人就他提出來的問題一一進行了探討,很快達成一致性意見。
最后輪到指導員吳奎生發言。
吳奎生道:“……其實像史今說的沒錯,今年咱們連隊,接連參與或完成了對抗演練、戰役演習、兩成兩力試點這三大任務,從任務完成情況看,不管我們承認不承認,體能已經成為咱們連隊的短板,接下來很有必要再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補上這塊短板……至于訓練量怎么加,加多少,這個我就比較外行了,我也不發表意見,不過我總的認為,該加還得加,該練還得練!
現在咱們連隊,也不像以前一樣了,在咱們任連長的帶領下,更團結、更有戰斗力,我覺得也是時候作出一些改變了。”
有了指導員的鼎力支持,任然很快作出決定,不過他糾正了一下吳奎生的說法:
“……嚴格來說,今年不是三大任務,而是四大任務!”
這一次他借勢拋出了王團長所說的“陪練”任務,直言現在連隊還不到休息的時候,要連續作戰,加油鼓勁。
眾人聽了,面色自是不一。
因為這個任務上邊還沒有定下來,任然可說的也不多,會議最后結束時,好歹確定了一些重大事項。
比如接下來的一二三四訓練法,因為史今的到來,再次迸發出新的巨大能量,將給九連官兵帶來一次前所未有的飛躍。
比如接下來為“陪練”任務作的各項準備,也開始悄無聲息地進行著。
至于這次連務會,究竟會帶來什么樣的更深遠影響,也許在年底老兵退伍一中上就能初步顯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