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35章:皇太子的抓周和冊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明世祖

  “陛下的龍種,自然都得聽陛下的。”

  王氏湊過去匐到朱見濟背上,笑嘻嘻的勾了丈夫打理精致的小胡子一下。

  朱見濟被她素手一摸,頓時淫心大動,讓宮人給自己收拾好,上床就抱住了老婆。

  “你這胡子留的雖說不多,摸起來還又軟又滑的,可還是扎我。”

  王氏有點嫌棄,“上下兩處的胡子,都扎我!”

  “這……那明天咱們就把胡子都剃了,免得扎嘴,弄的不舒服!”

  朱見濟已經不是小時候不懂人事的小太子了,他爹景泰帝當年碰到過的情況,也復刻到了兒子身上。

  只能說除了對美人的收集遠遠比不上親爹,父子倆在花樣上,玩的倒是很相似。

  “春官長得真快,眨眨眼就一歲了。”

  完事之后,王氏也不再去嫌棄丈夫的胡子,一手把玩著朱見濟,也進入賢者時間,感慨起歲月如流水。

  “去年這個時候,我還捧著大肚子,隔著肚皮逗他玩呢!”

  “如今不僅春官大了,順義王妃也有了消息……各自都成各自的家了。”

  朱見濟日理萬機,去年還發兵去中亞打了一仗,好好的宣揚了一把大明國威,倒是沒覺得時間有多快。

  但在床上,老婆說什么都得應聲,不然王氏下手重一點,朱見濟就得呲牙咧嘴,大意失精州了。

  “咱們年歲不及二十五,有什么感嘆的?”

  “就是一時無聊嘛,”王氏繼續把玩朱見濟,把它玩的大起來后,又是勾上了丈夫的脖子,“我剛剛還想說,春官既然滿了一歲,陛下能不能再賞妾身一個龍種……”

  “不然宮里的其他妃子,也該等不及了。”

  一個孩子還是很難保證朱見濟“嫡長子繼承制”的想法順利施行,再怎么小心,這時代的幼兒夭折率還是很高的。

  所以朱見濟計劃的是,先跟王氏生兩個,等皇長子滿了三歲,能跑會跳了,再讓其他妃嬪去給老朱家開枝散葉。

  那幾個妃子當然會覺得委屈。

  只是能挺到選皇后的最后一關,可想而知,她們還是很端莊明理的,就是比王氏長得差了點。

  她們憋著不說話,情商在線的王氏卻不能假裝不知道。

  皇帝的后宮不大,也疼愛自己,所以王氏更要好好替朱見濟管好后宮,以免天子為了朝政煩心忙碌的時候,還要去后院滅火。

  自古男主外女主內,要這種事還需要皇帝費心,那就該算她的失職!

  朱見濟算算時間,也覺得可以了。

  上次他們造小人,打了幾個月的子彈才中一靶。

  現在預備起來,正好趕上三年抱兩,二次生產的痛楚也不會太大,加上王氏身邊總有不少宮人隨身伺候,不需要承擔多余的撫育壓力,生二胎并非讓人苦惱的事。

  “梓潼既然有這樣的想法,朕當然無有不可!”

  朱見濟抱著王氏坐起來,趁著還沒有入深夜,趕緊為大明朝的下一代埋頭奮斗起來。

  等到小皇子抓周的那一天,朝廷中深受朱見濟信賴的重臣和有名望的勛貴們都入了朝,見證皇子滿周歲。

  明朝的抓周,被稱之為“期揚”,其含義不言而喻。

  天子對自己長子的疼愛,朝野皆知,如今還大張旗鼓的讓人入宮來圍觀小皇子干這事,足以見得他對子嗣的看重。

  徐、張、柳三家自然也都來了。

  作為乾圣天子的伴讀,他們也希望父輩的交情能延續到下一代身上,不止加強皇權對武將兵權的控制,也期望通過皇帝的關系,保住自家數代的富貴。

  所有人,從老到小,盛裝出席,都在對還沒出場的皇家三口,翹首以待。

  朱見濟在另一座殿里掐著兒子的胖臉念叨,“等會不要亂爬和亂尿,當著天下賢臣名將的面兒,給咱老朱家掙點面子!”

  “不然,回來朕就拿你捂襠門下的這根小雀雀逗貓去!”

  朱佑櫟被他爹不要臉的調戲了一下命根子,差點又尿朱見濟一手。

  幸好防備著他發達的泌尿系統那過于積極的工作,王氏沒給他喂太多奶,從根源處斷了小皇子行孝的能力。

  “走著!”

  朱見濟把兒子抱在懷里,隨后帶著重負,入了大殿。

  “拜見陛下!”

  “拜見皇后!”

  “愿陛下、皇后、太子,萬福金安,長壽無憂!”

  臣子們紛紛跪下,對著皇家三口說了一大串的吉利話。

  “都起來吧!”

  朱見濟把兒子放下,察覺到小屁孩四肢一著地就想亂爬,不動聲色的捏了把朱佑櫟那肥嘟嘟的屁股肉。

  小皇子警覺的抱住自己,看向親爹。

  “今日的主角可不是朕……諸位卿家不必多禮。”

  皇帝攜手皇后走到正位處站好,讓人把東西都擺出來,等著小皇子來搜刮。

  不像后世韃清為了面子好看,把皇子抓周的東西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還只準放寓意良好的,大明就沒有太多的規矩。

  而且朱見濟也懶得弄門面工程。

  因為在場的都是聰明人,都知道一兩歲時的表現是決定不了一生的。

  再說大明朝還重視國本,不可能讓人去挑戰嫡長子的繼位順序。

  所以不管朱佑櫟抓到什么,他們都能說出一大串吉利話,回去后把這事兒記錄上小本本。

  等很多年過去,看朱佑櫟執政的表現,后人才會找機會把他的抓周禮搬出來,或是嘲笑或是贊賞。

  弓箭、書本、算盤等等,被一一放好。

  朱佑櫟在原地叉著腿坐著,啃著手指頭,好奇的打量著那些東西。

  “來,還有這兒呢!”

  徐永寧一向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瞅著小皇子動也不動,對擺出來的東西沒啥興趣的樣子,又把帶來的木頭火槍拿出來放地上,“嘬嘬嘬”的逗小孩。

  跟逗雞似的。

  好在京城里的人也清楚,這位定國公在大事上不糊涂,平常卻有點神經質,沒去搭理,也懶得彈劾。

  哪個言官閑的沒事,去彈劾皇帝的愛將?

  乾圣天子,那是真敢殺人的!

  就是他召喚皇子的那動作有點無禮了。

  你這是在叫皇子啊?

  你這明明是在召喚鴨子!

  朱見濟也是被他弄的無語,不過他還是很維護自己這個老朋友的。

  于是皇帝也隨之掏出自己的私印放地上,笑呵呵的逗兒子。

  張懋跟柳承慶跟著皇帝走,也采取了同樣的舉動,就連英國公家的小世子也湊熱鬧,搬來了一盤點心,小嘴趴趴的。

  一時之間,原本氣氛嚴肅的殿里整的跟鳥巢似的。

  幸好這場抓周禮本質是皇家私人宴會,于禮節上不必過于苛刻,皇家也穿著常服,一派的輕松寫意。

  朱佑櫟在無數人的搗亂下,冷著張胖臉思考了很久。

  最后才下定決心要有動作。

  他拿自己脖子上掛的圍兜兜擦了擦思考時留下的口水,用四肢慢慢蠕動起來。

  在一堆陌生人的環境下,就算再怎么跟親爹過不去,他第一個還是選的朱見濟。

  當小皇子拿起皇帝私印的那一刻,受不了這混亂,可不得不憋著的文官們總算松了口氣。

  真好,

  小皇子就是聰明,能忽略旁邊一堆不靠譜的。

  可惜老朱家的人永遠都會給文官帶來驚喜。

  只見朱佑櫟拿了他爹的小印章后,很歡喜的放到了自己腰上圍著的小口袋里——

  朱見濟后世來人,雖說頭一次當爹,可理論還是看了很多的。

  所以在皇帝的親自指揮下,內廷又給小皇子打造了不少小衣服和小玩具,努力讓大明的皇長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平常朱佑櫟看到了什么新鮮玩意兒,都會把它放兜兜里。

  王氏甚至還在里面翻出來過一只豬兒蟲,嚇得抱著朱見濟大叫。

  小玉印并不重,朱佑櫟兜了它以后,又去把周圍的小巧精致的物件都收入兜中,撐得鼓鼓囊囊的。

  然后,他依照玩小木頭車的經驗,把掛滿了滾珠的算盤當做運載器,推著它一路走,一路收。

  不管是書畫還是啥的,能拿的都拿上,反正為了方便抓取,東西都不重。

  算盤被迫客串推車,在滾動間落下了委屈的眼淚。

  剛剛松了口氣的文官直接被小皇子這一手弄的目瞪口呆,其他人也迷糊瞪眼,心想這是真厲害,小小年紀,玩得竟然這么大。

  “都是你把春官教壞了!”

  在無人注意之處,王氏拉著笑得很愉快的皇帝小聲說道。

  要不是平時朱見濟經常裝作要搶小孩玩具,逼的朱佑櫟煩不勝煩,拖著玩具扭屁股爬走,他怎么會在抓周禮上弄出這事兒?

  “這哪里叫壞?我看著小子明明聰明的很!”

  朱見濟笑得更大聲了,對著周圍人樂呵道,“多多益善,多多益善!”

  邊上人也反應過來,立馬說好聽話附和,“殿下能有如此巧思,實在是國家社稷之福。”

  只有朱佑櫟在辛苦轉了一圈,保證自己已經把看得上眼的玩具都收到手里,才翹著屁股,推著小板車慢悠悠來到老爹腳下,掀起口水兜給自己擦了擦汗。

  結果因為之前剛擦了口水,上面還隱隱透出股奶味,讓朱佑櫟又鬧起了肚子,揪著娘親的裙擺要她喂飯。

  “你也就趁著這么點大吃喝玩樂了,等過兩年長大了,你哪里還有這種機會?”

  在王氏抱起兒子后,朱見濟揉了把他的臉。

  皇子的抓周禮結束三天后,朱見濟又率領群臣祭祀社稷和太廟,為朱佑櫟舉辦了一次隆重的太子冊封典禮。

  在皇宮內殿舉辦的抓周禮上,可以讓朱佑櫟自我發揮,但冊封太子意味著國家有了法定的繼承人,不能含糊。

  選了北京初春之時難得的一個暖陽天,群臣穿著合規的禮服,舉著笏板,肅靜的拱衛著朱見濟父子。

  氣氛和老熟人集會一般的上次截然不同。

  徐永寧都不敢“嘬”出聲了。

  朱佑櫟被人抱著全程走流程,小衣服裹得很嚴實,頭上還有小帽子帶著防風,可以說是全場之中,最舒服的一個了。

  他親爹都得自己動手動腳,到處拜天地祖先,再扯著嗓子宣布事情呢。

  不過無聊又漫長的流程還是讓號為“春官”的小太子昏昏欲睡,有幾次還被著急的王氏掐了屁股。

  疼著了的太子第一反應是他爹來了,差點襠下一松,就要出一泡尿驅邪,好在朱佑櫟及時認出了眼前人是他媽,所以又把襠緊了回去。

  “春官現在是太子了。”

  這一趟弄下來,父子倆連同抱孩子出場的王氏,都累的不輕。

  朱佑櫟被奶媽帶去睡覺了,朱見濟一回宮就脫了身上厚重的禮服,換上簡裝,跟老婆感慨。

  “你說我以后能留給他多少東西?他又能把大明帶成什么樣子?”

  “春官才多大?你又多大?怎么會想這東西?”王氏嫌棄他無聊,不想跟皇帝說話,“累了就趕緊休息,別繼續費力了。”

  “那不行,今兒是大明朝冊立太子的日子,還有好多地方傳了供表賀章上來,我得看看……”

  立太子這樣的大事,從皇帝下旨起,就差人快馬去地方通知了。

  到了眼下,不止大部分本土的地方官知道了這消息,還有沂國的朱見濡也聽說了,還上了奏疏表示慶賀。

  除了替國家有后,國本穩固而高興,朱見濡還向朱見濟匯報了這些年來,他在呂宋島上的奮斗。

  大明要顧及的地方太多了,除了廣闊的內地,沿海地帶還有無數島嶼。

  往北,朱見濟要安排人去日本挖礦,掠奪大量的財富。

  往南,還有個現名金洲的蘇門答臘島等著填充開發。

  作為世界第六大的島嶼,金洲的土地可是比呂宋大了不知道多少倍,邊上還有個馬六甲海峽,拿下后就能把南洋之地變成大明的后花園,在幾十年里,都得列入大明朝發展的重要戰略計劃。

  對于這些重要的地方,朱見濟可是一點都舍不得將之分封給別人,只會自己吃到肚子里去。

  不止馬六甲,霍爾木茲和南非的好望角,也是同樣的道理。

  只抓重點,放手其他地方,也有利于節省大明的力量。

  即便是世界第一強國,還被朱見濟各種忽悠,讓大明統治者有了點“世界皇帝”的傾向,但要說布武全世界,把七大洲四大洋都納入手里,那可就太看得起此時的大明朝了。

  論說生產力,還撐不住這么龐大的帝國出現。

  如果朱見濟硬要推廣,國內的臣子也只能忠心進諫,勸說皇帝放棄這么無腦的事——

  這可是真心話了。

  開拓蠻荒之地,需要大量的人口和金錢,之后還要管理到位,不然就會養一堆白眼狼出來。

  這是大明在短時間內無法承擔的。

  現在海外就幾個地方,雖說隔的有點遠,來回費力,但只要皇帝心意堅定,上下官員也意識到其中的妙處,總歸能撐下來。

  所以朱見濟還是只能把很多沒空管的地方分封給老朱家的王爺,把開荒訓民的任務交給他們。

  反正只要各種關口把持在朝廷手里,中央自己不出亂子,諸侯王強大起來,也不過是塊本土隨時能扭一扭舔一舔的奧利奧。

  秉持著這樣的理念,朱見濟在沂國建立后給當地封王的任務,就是盡其所能的“化番為熟”。

  在朱見濡送來的奏疏里,他就提到了自己到封國之后,用半年理清了沂國的所有事物,提拔了幾個誠懇用事的屬官。

  從第二年起,他就在著手開礦還錢和在呂宋大力推廣漢家文化的事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