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15章:皇帝對養好豬羊很關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明世祖

  牛要用于耕種,放開吃那是肯定不行的。

  羊的產肉率又不高,繁衍起來也不夠勁,一胎也就一兩個。

  所以算來算去,養豬,是讓大明人都能吃上肉的最好辦法。

  雖然后世流行的大白豬還沒傳入中國,但中國本土的豬種也是很多很好的。

  像太湖豬,其繁殖能力舉世聞名,豬仔一串一串的下。

  金華兩頭烏更是金華火腿的重要原材料,那肉質想想都讓人流口水。

  其他的豬種,朱見濟也懶得列舉。

  畢竟中華大地“地大物博”可不是吹出來的。

  大明領土抵得上大半個歐洲,要湊不出一雙手的豬類,那才叫扯淡。

  而那英國大白豬,本身也是人為選種出來的。

  朱見濟相信,以中華豬類之多,自己之重視,選育出屬于中國的優質豬種,不會是問題!

  所以朱見濟特意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農院,讓其中的配種天才為大明解決肉食來源的煩惱。

  沒有嫌棄臟亂差的環境,皇帝親自去看了眼豬圈,看著正在喂奶的母豬和搶食的豬仔,不由自主的聯想到宮里懷胎安養的老婆,心里生出了一陣父愛。

  好在他迅速的反應過來場景和對象都不正確,父愛剛升起就被朱見濟無情掐斷了。

  “朕讓太府寺的人統計過,這些年來地方養豬食肉的人家增加了很多……”

  國勢上升,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國力和官方那邊,一層層的向外拓展大明朝的影響力,為國家開疆拓土。

  國內的社會也繁榮起來。

  水泥不僅能拿去修路,也能拿去建房子,畢竟這玩意弄起來,比起燒磚砌屋可方便不少。

  老百姓手頭有了余錢后,就喜歡修這種房子,暴發戶還會想盡辦法弄幾塊玻璃過來裝點門面,顯示自家的闊氣。

  有朱見濟此前的種種措施和政策,衣食住行這樣的基礎要求得到了滿足,老百姓追求的自然會變得更好。

  菜吃多了,就要吃肉了!

  市面上的豬肉佬也多了起來,從附近的農會買些養肥了的豬,再轉手拖去集市上買。

  有超市開設的城里,會有物價局的人專程去跟農會商量這些東西,減少物品流通過程中不必要的麻煩,盡量降低物價。

  而這些情況,也會有人特意收集起來,擺上朱見濟的桌案。

  皇帝知道老百姓能吃上肉后,自然非常高興。

  “有人跟朕說,天下是姓朱的,得禁止這種養豬吃豬的風氣……”

  “這種屁話,哪個會聽?”

  “要朕說,皇帝是要來扶育萬民的,太祖之時封了那么多藩王宗室在地方,也給當地百姓增加了不少負擔。”

  “百姓不負辛勞的供養了宗室和朝廷,殺幾頭豬很正常!”

  “人要多吃肉,不吃肉是不行的!”

  朱見濟從育種的豬圈里出來,換了身衣服,一手拿著扇子扇風去殘余的味道,一邊捧著茶水說道。

  “勞煩你們辛苦一點,給大明朝養批長肉快的大豬出來……等朕的皇嗣出來了,朕就天天給他喂肉吃!”

  農博士們跟著皇帝走了一大圈,親眼見證了天子對畜牧民生的重視,心里也覺得親近和敬佩。

  能有這樣的君主,這是他們的榮幸!

  他們繼續大膽的跟皇帝交流畜牧經驗。

  “陛下所言甚是,吃飽吃好,的確是大家都想要的……”

  “只是現在農會多了,投喂雞鴨豬羊不是太大的問題,可畜牲生病總解決不了,還是很棘手。”

  畜牲一多,雞瘟、豬瘟等病一出來,那能弄死一大片。

  雖然朱見濟一開始就強調過,工場養殖一定要注意衛生,減少臟亂,一旦發現有疑似患病的就得立馬處理,可也沒防住這種情況的出現。

  而老百姓手頭寬松起來也沒多久,一看這肉瞧著還行,舍不得把得病的畜牲殺死掩埋,還會偷偷割了吃點,使得自己也變成病患。

  “所以還請陛下下個旨,找幾個善于醫治畜牲的獸醫過來……”

  朱見濟聽完點頭,“是這么個道理,總不能讓人辛苦把畜牲養大,結果死掉賠光了老本。”

  “朕之前還沒想到這點,幸好你們說了!”

  皇帝一揮手,讓隨侍的秘書處人員把這件事記下來,又安排人去收集古來的各種獸醫學著作,計劃把獸醫也放進醫學院的學習范圍里面。

  “還有羊……雖說肉沒有多少,但現在羊毛紡織搞的很熱鬧,北邊天一冷,棉襖里面還得裹件毛衣才舒服。”

  講完了豬,朱見濟又念叨起了另一個畜牲。

  還是跟養豬一樣的道理,

  既然外國能折騰出各種專門的牲畜,那大明也可以!

  中國本土的綿羊品種同樣優質,經過細心培育,肯定能選育出產毛量大的。

  到現在為止,毛衣比起棉布,價格還是高很多的。

  種棉花的地方多,一年下來能收不少,大明的紡織商人靠著眼下的產量,還是能吃得滿嘴流油,沒到去外面進行資源掠奪的地步。

  可羊毛不一樣。

  大面積馴養綿羊的,仍舊在蒙古草原那一塊地方。

  那里天冷,每年總會凍死一些牛羊,加上偶爾爆發的牲畜病,讓羊毛的供給充滿了不穩定性。

  已經習慣靠養牛羊和內地做交易的蒙古貴人們為這事也發愁。

  自打朱見濟把蒙古草原劃為遼西布政司后,它就成了大明正規的統治地區,原來的邊市自然也會跟著開放,鼓勵兩邊往來貿易。

  一些放棄騎射弓馬,安心做生意的蒙古貴人也借助朝拜皇帝,給朱見濟上供的機會來過內地,了解了把北邊的市場有多大。

  跳出水井后,這群貴人算是小刀拉屁股——徹底開眼了。

  過去光是大明設立的幾個邊鎮,每年過冬向自己索取的羊毛就足夠蒙古產生不少暴發戶,要是同樣寒冷的北邊,以及遼東遼陽那一塊都穿上了毛衣……

  自己能賺多少?

  掐著手指頭算不清楚,但有點腦子的都知道這是個天文數字。

  所以一回去,他們就擴大了綿羊養殖,恨不得把天下產草的地方,都放牧上自家的羊。

  只可惜,即便為了這事,遼西那邊還爆發了不少次部落間的火并斗毆,逼的朝廷出面才安撫下去,可一頭羊能產出的羊毛,還是只有那么多。

  如果農學院真能培育出多毛綿羊,那遼西的那堆蒙古土豪說什么也得請一頭種公過去給羊群配種。

  “都是花時間的事,朕也不會馴養牲畜跟種地,只能等你們的好消息!”

  結束了一整天的視察,朱見濟離開農學院的時候,拉著農博士的手勉勵他們。

  “另外這邊朕再多調點錢過來,強化一下管理……”

  想起來時見到的那名不幸掛科的農院學子,朱見濟只能表示自己這個幕后大老板,會在以后盡力防止類似情況出現。

  讓他再去種新的菜吧!

  掛科,是逃不過的!

  之后,朱見濟又在周邊轉了轉,看了下自己治下的百姓風貌,才回了宮里。

  天色黑了,王氏點了燈,正坐著看朱見濟為了給龍種胎教,從而命翰林院整理出來的各種古代故事。

  “還不睡?”

  “睡什么睡?”

  王氏把書一放,對皇帝說道,“總不能你出門的時候我在床上躺著,你回來了我還在床上躺著吧?”

  “我是懷胎,又不是變豬了!”

  這話一出,朱見濟又忍不住想起自己在觀看母豬喂奶時溢散出來的父愛,心虛的根本不敢多話。

  “快睡吧,今晚不去別的妃子那邊,還陪著你!”

  他趕緊轉移話題,讓宮人幫自己寬衣洗漱,回窩里躺尸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