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66章:大明需要對蒙古開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明世祖

  正如朱見濟所感覺的,老派臣子經歷過大明的鼎盛期,心氣是很足的。

  特別是像于謙這種,本身就對蒙古態度較為強硬。

  這幾年以來,因為景泰朝六年春天那次對瓦剌的打擊引發的一系列多米諾骨牌效應,讓東蒙古高原上的各方勢力一直沒穩下來過。

  內斗、分裂,加上大明故意的引導,讓蒙古人的戰斗力變得越來越垃圾。

  要認真算起來,在朱太祖以南統北,太宗北逐漠北的時候,蒙古已經衰落了。

  也先一代梟雄,算是蒙古人的中興之主,但就國力而言,大明與之的差距還是巨大。

  能俘虜一次太上皇,那是土木帝真的太能送導致的。

  所以當大明重新返回關外的廣大土地,并且重設衛所城堡,抓蒙古奴隸區修長城的時候,蒙古人不敢對此多放屁。

  兀良哈的一些部落主更是沉浸在賣羊毛和奴隸后的充足收獲感中,恨不得大明繼續深入他們的地盤,把自己變成大明的形狀。

  這也讓于謙他們更有膽氣提出,主動發起對蒙古的戰爭。

  于謙……

  已經六十三歲了。

  常年的積勞讓他身體到處都有問題,已經退休的高谷說話都比他擲地有聲,前些年便經常患病,嚴重的必須臥床休養。

  正如當初的金濂,他在新年新朝的正月會議,同樣是強撐著病體參加的。

  于謙這輩子印象最深就是十一年前那次讓他奠定了身后名望的北京保衛戰,仇恨最深的也是引發那場戰斗的蒙古人。

  他踏入官場之時,永樂已經十九年了。

  于謙非常遺憾沒能跟隨太宗去漠北看看。

  他現在希望,能夠在新皇帝的朝廷里,對蒙古做到新的一輪傷害,然后高興的結束自己的一生。

  鏡子不擦不明,

  蒙古不打不行。

  哪怕在大明的火槍越來越先進后,蒙古已經注定了無法重新崛起,但作為華夏的老對手,曾經馬踏過歐亞大陸的強者,對它趕盡殺絕才是最大的尊敬。

  朱見濟對此表示了深刻的思考。

  最后當然是……

  不會拒絕!

  “衰弱的蒙古才是好蒙古!”

  “兀良哈和瓦剌這幾年來敬尊王化,做事也和朕的心意,納供不少……若是任其被小王子他們欺辱,那世人又該以何等眼光看我大明?”

  人無信不立,

  而一個國家,更加不能失去信譽!

  中央王朝的萬國仰慕,可不僅僅因為它強大的武力,而且還在于它無與倫比的文化號召力和處理國際關系手段。

  以兀良哈等勢力近些年的表現,已經證明了他們的忠誠。

  所以大明需要對危難中的對方伸出援助之手,來證明偉大的明帝國仍然是個愛護自家狗子的好主人。

  不斷出賣自己的隊友,乃至于將一切都當成生意來衡量,那是野蠻人才會做的事情。

  尊崇道義,維護地區和平,

  這才叫大國風范。

  “兵部、戶部和五軍都督府當議定相關事務,推選將領,然后北出關外,將這等逆徒處理了!”

  “可是軍費……”張鳳咳嗽著想說話。

  去年先帝的葬禮,在全國各地清丈土地,都是大動作。

  而大動作必然帶來大花費。

  要不然,張鳳怎么會一開口就提出增加商稅?

  而且朱見濟之前就說要在天津港建設新的船塢,也是要花大錢的。

  “去年不是抄了東南那邊地主的家嗎?將那些人的家產填到虧空處,反正打仗是不能拖延的!”

  其實不只是抄了地主,還有一個官宦世家。

  這些家伙倚仗權勢,侵占起田地來基本上是整個家族齊上陣,名下土地都是要用萬頃去計量的。

  而朱見濟特意抓典型很打,是直接干趴下幾個家族的,其中一家還有海外的生意。

  皇帝大恩大德,沒把人家打拼出來的心血都弄沒了,隨后就派人接手了那些對外的海貿路線,準備去其他國家發福利。

  在如此強硬的手段之下,各地以前拖欠的稅款都迅速的送到了,沒幾個敢偷奸耍滑的。

  在之前的朝代,皇帝要么傻吊要么脾氣好,一些稅款拖一拖不上交中央那是常見的事。

  可小皇帝殺了人,他們就深刻體會到了“欠錢償命”這個道理。

  老朱家的錢,什么時候好拿過?

  像徐承宗這些勛貴,也主動給皇帝上疏痛哭流涕,說自己“窮怕了”,財迷心竅,才會在前幾年做假賬。

  在新皇登基的圣光普照之下,他們這群混賬洗心革面,決定重新做人,把此前隱瞞下來的進賬都送進了皇帝的小金庫,實際到賬的金額還翻倍的給,生怕皇帝把他們拉入黑名單。

  在內帑不缺錢的情況下,朱見濟不介意自掏腰包幫大明打打仗。

  “實在不行還能找那些布商要錢……”

  張鳳嘴巴一來,才想說相應的商稅不是已經決定提高了嗎?

  可朱見濟只是吩咐旁邊的馬沖,“布商現在手里基本都用上了飛梭,黃氏機他們也仿造出來了……”

  “可他們不能忘記,這些都是皇家的東西!”

  “私自使用皇室之物,那群人要么給朕交專利費用,每家收取三百兩,要么就給朕關了廠子!”

  三百兩,很多嗎?

  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別說三百,就連一百兩銀子,都是他們拼上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畢竟在銀價還沒有飛快貶值的明中期,金銀的購買力是很強大的。

  倒是對豪強官僚而言,三百兩雖然有點肉痛,但咬咬牙,也是小事啦~

  別忘了,最開始皇家車馬行開業,一輛四輪馬車就收人百兩,還不是有不少官商競相購買?

  朱太祖給官員定下的俸祿是低,但除了每個月的基本工資,各種補貼多啊!

  大明的官員家中,人人都有大面積的免稅田地,加上權力在手,就算自己不做什么,也會引得別人主動送禮上門。

  誰沒錢,官老爺絕對都不會沒錢!

  而據朱見濟所知,能夠開起來新式紡織廠的,大多都是官員家庭。

  能夠雇人圈地建廠,本就說他們有著充足的資金。

  百姓手里有了多余的錢財,也開始更多的去購買布匹為自己縫制新衣,小冰河期的嚴寒更為棉毛的紡織品打開了廣闊的市場。

  可以說,每一個能開廠的,手里絕對不會缺這三百兩。

  如果不是為了繼續鼓勵民間紡織業的發展,朱見濟還想多收一些。

  聽皇帝如此說,馬沖恭敬的應下。

  張鳳也閉了嘴。

  的確,

  飛梭和黃氏機就是在皇莊里誕生的,誰也無法否認這是“皇家所屬”。

  就是那個“專利費”有點讓人不解其意。

  好在張鳳心里一打算盤,發現這么一湊,大軍開拔之資竟然還真給國庫減輕了不少負擔。

  只要能取得想要的戰果,把最近跳的很歡快的小王子勢力打下去,那大明就不虧。

  于是內閣關于對蒙古的新軍事行動,就此通過了。

  一定會打!

  但怎么打,又是新的問題。

  還需要臣子們繼續討論。

  只是時間有些緊迫了。

  現在已經是正月份了,等朝廷商議出大體的流程,再把各種物資、人手發動起來,也得趕上開春了。

  對蒙古開戰,一般是在春天進行的。

  所以他們要趕一趕進度。

  盡快的把東西準備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