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邊,需要更多的羊毛。”
  帶著沙不丹見識了一番大明的新式武器,李秉這才緩緩開口,將自己的目的說了出來。
  沙不丹大松一口氣。
  他還以為什么呢,
  原來只是想要他們的羊毛,并非讓兀良哈徹底歸順,為大明充當攻擊其他蒙古部落的馬前卒。
  可既然是要羊毛,又何必做這么多事?
  沙不丹疑問道,“此前大明有商人來過兀良哈,和我們簽訂了很多收購羊毛的和約……”
  “這一年來,兀良哈的牧民們都有按和約售賣羊毛,沒有殘缺遺漏。我也嚴格管理其他人,讓他們不敢欺壓大明來的商人……不知道上官今日言語,又是怎么說的?”
  兀良哈沒有拖欠大明要買的羊毛,甚至考慮到自己就在真理的覆蓋范圍內,就算眼紅來往商人攜帶的錢財,也只敢敲詐一下,不敢像以前一樣,直接殺人截貨。
  沙不丹覺得,自己已經做的很好的。
  何至于李秉今天特意如此?
  李老頭捻著胡子,眼睛瞇瞇,“沙首領還是沒聽懂老夫的意思……”
  “老夫是說,大明要更多的羊毛,而兀良哈——為了滿足大明的需求,需要養更多的羊!”
  一個正常的草原部族,他們除了會放牧牛羊之外,最重要的是馬匹。
  畢竟在廣闊的草原之上,只有騎馬才能縱橫,騎馬的人多了,機動力強,也相當于增強了實力。
  馬匹對于草原人來說,就跟刀槍于中原人一樣的重要,牛羊在不得已的時候,是可以拋棄的——
  鄰居屯糧不屯槍,鄰居就是我糧倉!
  這在草原上也是一個很普遍的道理。
  可現在,李秉直接對著沙不丹說,“你們兀良哈別養什么馬匹了,要多養羊!”
  這讓沙不丹怎么接受?
  沒有騎兵,兀良哈就要淪落成糧倉了!
  “沙首領不必擔憂!”李秉高舉酒杯安撫他,“老夫也是有誠意的!”
  “此前朝廷已經來了消息,如果兀良哈愿意多多馴養牛羊,那大明必然會保無人敢進犯于你!”
  李秉的意思,在兀良哈減少馬匹的馴養,整體戰力下降后,那大明會幫他們承擔起“保護”這一任務。
  這種操作,讓沙不丹不能忍受。
  他到底是個正常的首領,怎么可能把部落生死存亡的權利,放到別人手里?
  可是看著目光銳利起來的李秉,周邊手持燧發槍的士卒,沙不丹張了張嘴,不敢強硬的反對。
  他只是說道,“這等大事,我怎能獨自做主?”
  “無妨,事情嘛,總是談出來的。”
  李秉讓人端出一份新的和約,上面關于雙方的買賣關系,做了新的調整。
  比如說大明可以承包對兀良哈的武力保護,對后者生產的羊毛進行合理收購,允許兀良哈的牧民進入大寧城居住等等。
  看上去不錯,
  畢竟有官方組織的統一收購分配,顯然是有利于雙方獲利。
  沙不丹不知道什么叫做“經濟控制”,但他知道“利器不可予他人”的道理。
  所以不管李秉怎么說,他還是堅持回去跟兀良哈其他首領商量。
  李老頭非常遺憾,但還是同意了沙不丹的請求。
  “看來這位沙首領,還是有些目光的。”
  返回宣府后,方瑛對此感嘆。
  “他能殺掉女婿脫脫不花,足以見得是個狠手,”李秉呵呵發笑,“不過他有底線又如何?”
  別的人沒有啊!
  以蒙古那松散的權力體制,沙不丹這個已然年老,還沒有為部落開拓過偉大功業的首領,是控制不住所有人的。
  別忘了,靠近大寧城,能夠為紡織廠提供羊毛的,有三個大部落!
  大致上看去,此地雖然以兀良哈為最強,但其下還有翁牛特部和烏齊葉特部兩個大部落,再往下還有更多的小部落。
  沙不丹管的住?
  “參見英勇的阿札失里!”
  翁牛特部,也就是大明的泰寧衛,當代的首領阿札失里接見了幾個前來拜訪的其下小部落主。
  “你們這一年發了不少財啊!”
  阿札失里看了眼對方比起往年來,明顯好上幾個檔次的衣物,以及發福的臉龐,豪爽笑道。
  “都是托了您的福!”
  小部落主們紛紛開腔,先是一頓狂舔,將功勞全歸于領導。
  然后,在阿札失里的飄飄然中,他們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我們幾個部落聽說,大明的商人通過朝廷,又提出了新的條件……”
  “也有一些商人主動聯系我們,說想多買一些羊毛。”
  小部落主乖乖的將提前準備好的精致玻璃雕像敬獻給阿札失里,附帶了一套景泰藍瓷器。
  瞄見對方收了禮物,眼中有些滿意后,他們便大著膽子繼續訴說請求。
  “我們想知道,首領們是如何看的……”
  翁牛特部在兀良哈三衛中,屬于實力最弱的,對于大明來說,更是一個弟中弟。
  相對的,翁牛特部的牛馬數量,也比較少,但牧羊很多。
  還是那個意思——糧倉嘛!
  只是單純的放牧牛羊,那地位也就跟中原的農戶差不多。
  他們耕種放牧,但所得的收獲大多不屬于他們,而是被更上面的統治者搜刮而去。
  所以翁牛特部的牧民,乃至于附屬于它的小部落主,日子都過得不太行。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大明重新回到關外這張牌桌之上,并且拿回了自己原本的莊家位子,才得到改變。
  大明的商人,不管是官方組織還是自發過來的,都開始向著草原收購羊毛。
  因為紡織廠開起來了。
  紡織廠需要羊毛,而商人,是逐利的。
  他們低價從牧民手里購入羊毛,轉手賣給紡織廠,不遠的距離,便是近一半的利潤。
  這樣的行動,讓牧民們受益匪淺。
  雖說是低價,還有“以物易物”的情況,可草原的經濟就這樣,牧民的生活也就這樣。
  有錢就夠了。
  為了鼓勵牧民主動和大明商隊交易,朝廷還頒布法令,向后者售賣羊毛到達規定數額的牧民,可以獲得大寧、開平等城池的通行資格,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從大明這邊購買他們所需的物資。
  這意味著,條件好一些的牧民可以轉換身份,在大明和部落之間充當二道販子,也賺他一筆中間商的差價。
  所以這一年以來,很多牧民都借此提高了生活水平。
  再相對而言,位于肉食者階層的大小首領獲利更大。
  商隊往來是需要賄賂他們,以保證能順利拿到貨物的。
  而等他們知道大寧城紡織廠其實自己就在招標購買羊毛后,基本上也學起來生意人,拔下了部落里的羊毛大衣,拿去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然后繼續當二道販子。
  生意做完了,按照部落里的食物鏈規矩,牧民手中的財物也會流入他們手里,又是一筆收入。
  牧民舔到了湯,首領吃上了肉,大明利用經濟鏈條讓草原上的野馬不知不覺的走到了自己這里,自愿被圈養,大家都很快樂。
  而翁牛特部,則是這種變化中的典型獲利者。
  他們原本只能給兀良哈和烏齊葉特做糧倉,現在給大明做起了供貨商,一下子鳥槍換炮了。
  阿札失里的帳篷里,在去年就多出來了不少來自大明的奢侈品。
  所以他們是不想變回去的,還想要變得更好。
  作為實力弱小的那一個,對于大明的軍事管轄,翁牛特部的部落主們并沒有很抵制,畢竟給誰當小弟都是當。
  現在很明顯,奉大明為新老大,可以吃上更多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