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39章:神威將軍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明世祖

  酒足飯飽,李秉又提議,帶著沙不丹看一看他先祖生活的地方。

  “大寧城自去年修繕,沙首領應該還沒見過它此時的樣子吧!”

  李秉拉住沙不丹的小手,在對方半推半就之下,走出了舒適圈,來到了仍被太陽籠罩的大寧城城區。

  沙不丹進城的時候就有見識過市區規劃,并沒有被大寧城內的水泥路嚇到——

  連通關外各衛所的水泥路早就修好了,要驚訝也不至于放在這時候驚訝。

  沙不丹只是配合著李秉,夸贊他作為這里的巡撫,一年之內把荒廢已久的大寧城建設成這樣,實在是大大滴能臣。

  李秉謙虛的接受了,不過也表示這是朝廷關注,一年到頭都打錢過來,方才撐起了城池的重建。

  錢財并不是萬能的,

  但做事情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

  沙不丹聽了心寒。

  作為一名統治者,年幼時還在大寧城里住過,他知道建立起一座位于邊境的雄城需要花費多少精力。

  聽到大明朝廷時刻對這邊表示著關切,那它對兀良哈乃至于其他蒙古部落的態度,已經徹底顯露了。

  但李秉還在繼續凡爾賽。

  他帶著沙不丹來到了城墻附近,帶他參觀了下大寧城的防衛措施。

  沙不丹呼吸有些急促。

  因為繼燧發槍之后,他又在城墻上面看到了類似的東西,就像放大了很多的火銃。

  這是大銃。

  他以前騷擾大明邊關去打秋風,見識過這玩意兒。

  “這個看上去,與以前我見過的大銃不同啊!”

  沙不丹迫切想知道那東西是不是和燧發槍一樣,威力增加了。

  “此乃陛下賜名的神威將軍炮,聽說發射起來,能轟炸到兩百丈遠的地方……不過這也只是工部那邊發來的數據,具體的嘛……”

  李秉攏袖笑道,“九邊也沒有嘗試過呢。”

  當然,如果有機會,李秉也想體會一下這些新式大銃的厲害。

  可惜持續一年的“打草谷”行動見效良好,近來也沒有膽大的蒙古部落犯邊,讓李秉只能失望了。

  可親眼見證了這玩意兒誕生的朱見濟則是能夠肯定,它絕對會給企圖攻城的敵軍帶來巨大的殺傷力。

  這種大炮,是后世著名武器“紅夷大炮”的仿制品。

  畢竟大炮的結構比起燧發槍來說有些復雜,制造它的材料也更加挑剔,這給一向自豪于自己知識儲備量的小太子帶來不少麻煩。

  不過他有幾百年的眼界加持,即便無法像燧發槍那樣熟悉炮體結構,卻也知道后世流行的大炮長什么樣子——

  無數電視劇上的火炮,基本都是前長后粗的模樣。

  在燧發槍成功研制出來以后,朱見濟便召集了工部的工匠,繼續琢磨如何制造出大炮來。

  以此時的大明情況,他們把大炮稱之為“大銃”,后世影視劇里,那種固定在城墻上對人攻擊的炮還沒有出現,并且形制也不一樣,炮體是直來直去的那種。

  不過太宗皇帝對于研制“大型火銃”很有想法,還特意組織人手對其進行過改造。

  如果這種政策堅持下來,大明此時的火炮應該會發展的更好。

  可惜后面不是迎來了搞戰略收縮的仁宣二帝嘛!

  他們為了減少國家財政支出,從太宗朝的“窮兵黷武”中走出來,不但放棄了大明邊關的眾多衛所,破壞了太宗為子孫打下來的戰略縱深,還廢掉了各種“勞民傷財”的政策。

  像研究大銃這種沒用的東西,也被下令停止。

  這讓得知情況后的朱見濟非常感嘆。

  雖然“仁宣之治”的確有利于國庫攢錢,可錢賺來就是為了花的!

  如果沒有土木帝的意外,兩位祖宗留下的遺產能順利落到自己手里,那朱見濟還能開心笑納。

  但現在……

  小太子只能祈禱太祖太宗把這兩位打一頓屁股了。

  畢竟放棄大明建國以來的尚武雄風,對于整個國家氣質來說,是有影響的。

  好在朱見濟來的早。

  他再一次慶幸自己沒穿越到明末那種大亂斗戰場后,便請來了當初參與過研究的老匠人,把自己關于大炮的想法說了出來。

  就像那些制造過鄭和寶船的老匠戶一般,這群軍工匠戶也是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當朱見濟召見他們后,還有一個年老到牙只剩幾顆的匠戶激動的差點中風。

  因為他以前就嘗試過改良大銃的形狀,讓它更有利于火藥的發射。

  奈何朝廷不再提供資金,以大明匠戶的身份,他也不可能湊出昂貴的研發費用,只能遺憾到了今天。

  作為為官方服務的匠人,他們是被禁止接私活的。

  沒有了掌權者規定的工作項目,匠人們連微薄的基本工資都時有時無。

  就在小太子找到他們之前,這群人還有不少掙扎在溫飽線上。

  匠戶們,窮啊!

  可朱見濟有錢。

  他對于自己能用的人,總是非常大方。

  造船業的人才被他養的面色紅潤,軍工匠人們也不會落下。

  所以為了報答小太子的仁德,匠戶們很努力的按照朱見濟的思路,嘗試著做出大炮。

  直到今年七八月份,暑熱正當頭的時候,大炮宣布研制成功。

  第一發就放在了皇城一個荒廢的角落,觀眾席上站滿了大明尊貴的君臣。

  看著遠處巨大的煙塵,景泰帝高興的合不攏嘴。

  他又不傻,

  這種威力,能在戰場上發揮多大作用,簡直顯而易見!

  于是他下令工部趕緊的多做幾尊這種形制的大炮出來,運去南北邊關,對蠻夷們進行“友好交流”,并且親自賜名,“神威將軍炮”!

  之后,圣心大悅的景泰帝還在兒子的提議下,對研制出燧發槍和大炮的那些匠戶進行封賞,免除了他們身上的戶籍限制,賜金封官。

  如果這兩樣新武器能在實戰中為大明立下更大的功勞,這些人就能得到朱見濟最初的承諾——

  “封爵!”

  匠戶封爵!

  這種優待讓于謙等臣子試圖勸諫,可皇帝太子都表現的頗為堅決,便不多言語了。

  大明朝也不是養不起幾個不世襲的爵爺。

  對于這件事,后世常有一些智障說中國人沒有創造力和學習能力,只會啃老本。

  每次聽到這種言論,朱見濟理都不會理他。

  畢竟跟這種人爭論,只會拉低自己的水平。

  只要人多讀點書,就能知道古人有多么的機智好學。

  在原歷史記載中,像弗朗機炮流入大明,本就是由于大明海軍擊敗了企圖進犯的葡萄牙海盜,隨后獲得的戰利品。

  在那次海上驅逐戰中,大明軍方很明顯的注意到了西式大炮的先進,然后更高興的把弗朗機炮拉回去仿制了起來,并且迅速的出現了相應的生產線。

  更后面流入明朝的紅夷大炮也有同樣的待遇,在大明制作出來的銅鐵復合紅夷大炮面前,即便是身為火炮專家的葡萄牙人,也不得不承認它的精良和強大,將其稱為“十七世紀全世界最好的火炮之一”。

  而這,還都是明中后期的事情。

  在各方面都走向固化衰退的情況下,還能做出這種創新發展,反過去痛毆一頓當時的海上強國,還逼的人承認“后起之秀”,足以見得中國古人本身的優秀。

  如此,后人做的,立國還沒百年,一切都還在良好運轉,國勢蒸蒸日上的大明就做不得?

  別開玩笑了!

  這又不是被韃清禁錮思想數百年后的時代!

  朱見濟一想到明明很聰明的人,卻因為韃清的落后統治,在鴉片戰爭之時,竟然把敵人的堅船利炮當做妖術,還讓道士和尚登城做法以求退敵,無數百姓把西方洋人當做神魔降世,就心生悲涼。

  這也是他明知統治一片區域需要充足的人口和穩定的秩序,可仍然暗自下決心要把遼東那片地區“犁庭掃穴”的原因之一。

  和韃清一比,只知道壓榨錢財以供自己享樂的蒙元都顯得頗為純良了。

  而當沙不丹被李秉告知將軍炮的用途,那鋼鐵鑄造的將軍炮看著也是“名副其實”后,便跟他的祖先一樣純良起來。

  他知道,即便不動用這種新武器,光是大明此刻的軍隊就足夠兀良哈好受的了。

  他拒絕不了大明的要求。

  更別說李秉的語氣里貌似還挺遺憾沒人挑事,讓他懟人開炮了!

  這個老頭子,

  心眼壞得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