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10章:京城的新變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明世祖

  景泰六年的四月到五月。

  擊敗瓦剌的消息傳到各處,很明顯的振奮了大明上下的心氣,讓永樂盛世時那種睥睨天下的豪氣稍稍回到了大明人的身上。

  不論真實想法如何,起碼在這一段時間里,朝堂總是會對景泰帝和小太子歌功頌德一番的。

  至于打仗導致的國庫空虛……

  朱見濟毫不留情的派遣盧忠和阮伯山聯手出動,抄了幾頭年豬的家,翻出來的贓款被充公,給國家創收了。

  國庫瞬間回了一點血,等今年的夏季稅到賬,那就能緩解朝廷財政匱乏的問題。

  而且攜大勝之威,趁著臣子們被朝廷的軍事行動所震撼,不敢多搞事時,更加嚴厲的考成法被推行了出去。

  不少官員聞風喪膽,就算是吏部自己人看見了頂頭上司,那在考核官員時走路都帶風的王文尚書,都有些害怕。

  去年沒有被揪出來的豬兒蟲被摘了烏紗帽,輕者通報批評,重者被革職查辦。

  地方上面的吏員也有慢慢來吏部報道的。

  他們起先并不相信朝廷真的想任用自己成為新官僚,畢竟三途并用還是太祖皇帝時候的事情了,到現在基本沒人會提。

  但隨著考成法的強力推行,頂頭上司都被都察院帶走了,心中自然生出了點大膽的想法。

  特別是直隸地帶的,距離京城又不遠,來回根本不怎么浪費時間,來試探試探,假的他不虧,真的他更是賺了。

  于是有人在吏部門口徘徊幾天,最后大著膽子進去報道,還真成了!

  那人被留在吏部考核了幾天,在確定他處理地方事務很有經驗而且作風踏實后,便授任某一地方的代理知縣,等三年后再考核一遍,通過便能轉正。

  官吏官吏。

  官和吏,是兩個相近卻又像白云黑土一樣遙遠的東西。

  不是隨便哪個都能當官的,尤其是在太平繁盛年代,怎么著都不缺能當官的人才,內卷嚴重。

  可他真的……

  那人走出吏部,懷里捂著委任狀的時候,還有點飄忽,感覺自己在做夢。

  這種感覺讓他見了王文這個近來被官僚們罵的狗血淋頭的刻薄尚書時,都覺得這上司和顏悅色,氣宇軒昂。

  這是好人啊!

  而有了這個例子擺著,其他地方的吏員也動了起來。

  去關外那種破地方,都有人忍不住報名。

  畢竟只要多熬幾年,就能立地當官,光宗耀祖。

  而沒過幾天,宣府那邊又傳信過來,說是阿剌知院愿意接受冊封,并且把太上皇的妻子都送了回來。

  至于玉璽……這人沒有提到。

  估計還想著用它從大明那里換取更多的東西。

  對此,大明方面也假裝什么都沒有發生過。

  “鼠目寸光!”

  “他以為玉璽能有什么用?”

  未央宮里,朱見濟跟好爸爸一塊躺著聽報告,完了冷笑一聲。

  玉璽讓皇帝拿著,才會引天下人趨之若鶩。

  一個部落酋長拿著,難道也能號召天下?

  也先還飄在天上看著他呢!

  原本以為阿剌知院是個聰明的,沒想到一上位,他就走上了也先的老路。

  “青哥兒理他做什么?大不了過幾年再去打他一頓,讓他見識下大明天威!”

  景泰帝看的很開,安慰著兒子。

  自打贏了瓦剌,他對大明的軍事行動就抱有很大的信心。

  當然,這和太上皇的盲目自信是不一樣的,景泰帝除了有些膨脹外,還是“專人專事”,不去亂插手自己處理不來的事情。

  一切發展的都挺好。

  “父皇最近怎么不和唐妃一塊玩了?”

  朱見濟啃著景泰帝遞給他的大青果子,一邊問道。

  按照好爸爸睡美人的頻率,唐妃應該是他的真愛,兩人也常湊在一塊探討磨合技巧,但這兩天卻是少見二者貼貼了。

  在原來歷史上,朱見濟依稀記得,唐妃還成為了大明歷史上第一位皇貴妃,只是后面被他大伯強行送去殉葬了。

  在兒子沒有出問題的情況下,景泰帝的心態也沒有崩的稀碎,行事也很端正,并沒有給人冊封皇貴妃,算是很尊重杭皇后了,防止了后世喜聞樂見的“宮斗”事件發生。

  畢竟太子的生母,景泰帝必須給面子,就連杭家那遲遲沒有受到的皇親待遇都被補上了。

  可以說景泰帝為了好大兒,已經給足了太子外家體面。

  所以朱見濟和杭皇后都對他寵信唐妃一事并不排斥,看兩人不操勞了,還得過問兩句。

  景泰帝就此搖了搖頭,“她和為父鬧了別扭,正躲起來哭呢!”

  “為何?”唐妃是有些嬌縱,但她不至于這么不給景泰帝面子吧?

  景泰帝一臉唏噓,“為父臨幸她的時候,說親起來有些扎嘴,她便生氣了。”

  好爸爸至今搞不明白,唐妃說親自己扎嘴,那自己也反嘴回去,怎么就把人氣哭了呢?

  朱見濟一頭霧水。

  他看了看好爸爸的胡子,有點稀疏,感覺非常柔順,不像會扎人的。

  而且唐妃是女的,哪里能扎上人的嘴?

  他倆親到哪兒了?

  小太子跟父皇交流完畢后,在返回咸陽宮的路上,才后知后覺的發現,他爹剛剛從自己臉上碾過去一輛五菱神車。

  差點又把臉給蹍腫了。

  算了。

  小人不記大人過!

  朱見濟自我安慰著,心想他爹的姿勢水平越來越高了。

  自己以后必須向好爸爸學習!

  “軒輗怎么突然提出辭呈?”

  兩天后,景泰帝忽然翻出一份奏疏,對著兒子問道。

  朱見濟也非常疑惑。

  軒輗在衡州府賑災一事上表現的非常良好,吃苦耐勞還敢于辣手殺官,根本不怕別人噴自己唾沫星子。

  這讓景泰帝和小太子都關注起了這位老臣,還打算過段日子把人召回京城任職。

  賑災結束之后,軒輗返回南京,推廣考成法。

  由于中央三令五申而且徐永寧去了一趟南京搞事,所以這次考成法施行起來比較順滑,成功抓出來了更多蛀蟲。

  作為交換,徐承宗受到了一份來自皇帝“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問候圣旨,雙方敘述了一番太宗和徐皇后的情誼后,徐承宗便順便出任了南京左軍都督府。

  由此,南京的老派勛貴們對軒輗的工作支持起來。

  相對的,辦事越順利,也意味著軒輗要干的活就多了。

  誰讓他能干?

  朱見濟當然要人盡其才了!

  更離譜的是,鑒于衡州府瘟疫之事,朝廷又抓緊時間刊印了一份由小太子指導總結出的防疫手冊,分發地方,并且要求當地官員嚴格按照小冊子行事。

  一旦出現問題,就要問責。

  朱見濟知道在小冰河期古怪的氣候之下,總避免不開各種天災禍亂,但他能救多少是多少,凡事防患于未然。

  于是在原本歷史上,本應該橫掃東南諸府和西安府的巨大瘟疫被削弱了許多,并沒有造成幾萬人的傷亡。

  但抑制了天災蔓延,自然意味著背后付出了巨大犧牲。

  比如軒輗這個犟老頭又白了一半的頭發。

  所以連續忙碌了大半年后,基本沒休息過的軒輗罷工了!

  他媽的!

  工作永遠干不完,領導還不停的下發新任務,干得好是應該,干不好就問責,生產隊的驢都不敢這么被使喚!

  在勉強平定爆發于松江府等地的瘟疫后,軒輗終于想通,上表了辭職信。

  奏疏之中,他自述年老力衰,已經無法為朝廷效力,希望能告老歸田。

  看著這封奏疏,朱見濟反思了一下——

  大半年不放假,一直高強度的工作,對軒輗的傷害很大嗎?

  上輩子作為一名打工人,朱見濟覺得這程度還可以啊!

  起碼給他辦事的,雖然因為事情多會沒有假期,但小太子給的福利到位啊!

  而且這不僅僅是能拿更多的錢,你還能升職成更大的官!

  沒看到考成法之下,都察院的御史們一邊拖著疲憊的身體,一邊還要忍痛舉報同僚換錢?

  又不是讓你白干活!

  于是受好大兒影響的景泰帝回復軒輗,說他去年才升任南京左副都御史,今年就辭職,影響不好,不給通過,如果身體不舒服,可以派遣太醫過去為軒輗調理身體,并且安撫他,繼續努力,再過不久自己就把他從南京調回京城當差了!

  老夫身在南京就被你們父子如此壓榨,去了京城那還了得?!

  辭職信被打回來的軒輗更加氣憤,偏偏忠君思想根深蒂固,讓他不能隨便吐槽皇家,于是就拿南京周邊的官員們撒氣。

  由此,王文和軒輗一北一南,成了讓官老爺們繞著走的存在。

  更年期的老男人真可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