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九章:太子用政策開拓市場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明世祖

  “太子殿下之法,乃是謀國之法,大善之!”

  一向沉默寡言的于謙卻是先一步開口,極為贊同朱見濟的提議。

  他本來就是很嚴格的人,在他手底下做事,想過考成法其實很輕松。

  但于謙終究不是個圣人,他是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整治全部官場的。

  景泰朝的前幾年,于謙一直立志于洗刷正統十多年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但光是整備軍隊訓練團營就花了老大心思。

  等到近來,眼見諸方太平,才慢慢升起了改良官場風氣的想法。

  朱見濟此時提議,簡直和于謙不謀而合!

  于是他毫不猶豫的贊同了。

  “那于卿家對于五軍都督府掌軍一事,可有異議?”朱見濟又問于謙。

  朝野都知道景泰朝以來,于謙率領的兵部在軍事方面做出的貢獻,眼下小太子如此要求,明顯是要奪權了。

  果然對帝王而言,“飛鳥盡良弓藏”都是必備技能嗎?

  其他臣子偷瞄著于謙的表情,想看來如何反應。

  于少保此時可是“救時宰相”——

  這外號不但表現出了于謙的偉大貢獻,還透露出了他此時的權力。

  真正的權傾朝野。

  要是他不肯交權裝硬骨頭,也能把小太子一口乳牙給磕下來。

  結果于謙反而略帶困惑的告訴朱見濟,“武臣升降、統兵一切事宜,按照祖宗成法,自當有都督府負責。”

  “此前事態危急,為國思量,方才和都督府與兵部同掌諸軍,如今國勢漸好,陛下和太子有意重續太祖之命,臣自然無有不可!”

  所以特意問他干嘛?

  于謙跟朱見濟開會也有不少次了,對于朱見濟提出的利國利民之事,于謙都會同意。

  難不成他于廷益會是個貪戀權勢的小人嗎?!

  于謙的反應讓其他人目瞪口呆。

  雖然早已聽說過于少保的“清正廉明”,但這么果斷的讓出權力,實在是令他們汗顏。

  畢竟他們都有私心。

  若是手里握著跟于謙一樣的權力,哪里舍得輕易放出去?

  果然這位于少保還是太理想化了。

  這種人要不是遇上了個不管事的皇帝,硬是把他提拔到了別人不敢亂動的地步,估計只能在史書上讓人感嘆他的清白傳奇了。

  但這種耿直又有才能的人,對于老朱家而言恰好是個頂級的工具人。

  所以景泰帝和朱見濟都非常喜歡于謙!

  “于先生果然為國為民,不謀私利!”朱見濟露出感動的表情,連稱呼都變為尊稱了。

  然后趁著于謙的輕易放權,他又轉向其余臣子,“既然如此,諸位有何決議?”

  閣臣商輅表態支持。

  作為被后世人評價為“我朝賢佐,商公第一”的商輅,性格也是剛正不阿的,人品很有保證。

  并且在黃觀被太宗除名后,商輅作為大明朝唯一的三元及第,他身上的光環是很有分量的。

  于是其他大臣竊竊私語一陣后,也不再說話。

  朱見濟雙手撐上桌面,踩著凳腳支起身子,掃視周圍。

  “現在關于考成法,有孤、于謙和商輅兩位卿家認同了,現在其余之人,誰贊成,誰反對?”

  “臣等沒有異議!”高谷陳循等人拱手拜服。

  朱見濟隨后就令商輅票擬此事,送往景泰帝那邊,等朱筆御批好后,就正式推行。

  南北直隸只是一個開始,以后肯定是要推廣全國的。

  “不過考成法使來需要人手,讓吏部、禮部、刑部和都察院一起督辦,遇到犯了事的直接抓起來便是。”

  都察院這個獨立于六部的監察機構介入,也有利于防止走后門這樣的事情發生。

  “只是吏部尚書王直已然上了年紀,孤和陛下提過,預計調任都御史王文與其共掌吏部事務,都御史一職則是由王竑擔任,如何?”

  王文是景泰帝鐵桿,這樣的人才必須重用。

  在大明朝,敢于直言亂噴口水的言官實在太多了,把王文放都察院有些浪費,不如讓他去權力更大的吏部發光發熱。

  對于這事,朱見濟既然已經說了跟景泰帝有商量,自然是沒有人敢提意見的。

  王文王竑的功勞也是實打實的,是時候提高點位置了。

  如此,六部之中就有四人是朱見濟及景泰帝的隊友了。

  禮部的胡瀅、吏部的王文、兵部于謙和被景泰帝提拔起來的新戶部尚書張鳳。

  至于刑部尚書俞士悅,其人性格柔和,習慣奉迎皇帝,并且年紀已大,只求退休前不犯事就好。

  工部尚書石璞性格樸素耿直,也是可以拉攏過來的。

  六部握在手里,內閣是皇帝的顧問,于是國家大權就穩當了。

  安排好人手后朱見濟又提出了另一件事。

  “既然說了要振作官場風氣,那么孤在這里也提一個小問題。”

  “孤往來于皇宮和昌平縣之時,常見官員乘坐轎子,這種方法對比馬車,豈不是費時費力?”

  “普通官員坐二人抬轎,高官顯貴則是以轎夫多為傲,不但浪費人力,以至于官員之間形成攀比之風,還增進人的憊懶之氣。”

  這好嘛?

  這不好!

  “孤決議在直隸嚴禁官員乘坐轎子,先正其身,再壯其氣,免得積年累月,官吏連路都不會走了。”

  “大善!當依殿下所言!”于謙又附和。

  反正連考成法都過了,不坐轎子又如何?

  而且這個月太子殿下以身作則,自己就沒有再坐過轎子,都是用個四輪小車找羊拉著自己過來的。

  的確比復雜的儲君出行簡便許多。

  “民間亦有一些游手好閑之徒騷擾他人,孤預備使錦衣衛和五城兵馬司巡捕京師及順天府,以掃除兇佞黑濁。如此朝野風氣糾正,可相得益彰!”

  內閣諸臣繼續應諾。

  其實錦衣衛充當捕快這事在此時也算常見,像前些年山東受災,造成流民失控和某些人渾水摸魚,就有官員請求皇帝派遣錦衣衛去巡捕鎮壓。

  特別是在錦衣衛還沒有完全和宦官集團沆瀣一氣之時,民間對于這群人的風評還是有好話說的。

  所以朱見濟可以把錦衣衛放出去,為他當打手。

  朱見濟說完話,結束了這次會議,提著腰帶走出殿閣,坐上了他的小羊拉車,趕去景泰帝所在的未央宮。

  在景泰帝私底下喊出“外事不決問于謙,內事不決問太子”后,朱見濟這個喜歡壓榨別人的老板終于迎來了好爸爸的壓榨,當真是天道好輪回。

  只要朱見濟對權力還有需求,奉天殿、內閣和景泰帝所在的宮殿,就是他準時刷新的地方。

  對此,朱見濟痛苦并快樂著。

  景泰帝先前被兒子鼓動下了“修身養性”的旨,沒過兩天就后悔了。

  因為后宮佳麗他早就跟她們知根知底了,再怎么磨合感情也擦不出火花,一身精力需要發泄,所以在朱見濟看奏疏的時候,景泰帝手邊堆著的是一疊新的有愛圖書。

  這樣也不錯。

  朱見濟自覺好爸爸一輩子就自己這么個兒子,不但精力質量堪憂,估計反饋到周期運動上也不是很行,偏偏景泰帝又自覺威武沉迷做操,導致掏空了身體。

  現在給他約束一點,讓景泰帝不會被愛妃們輕易的探囊取物,總比日后讓后宮佳麗們空穴來風的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