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生的將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征服者

手機請訪問  免稅土地改革必然得罪天下所有有功名的讀書人,土地兼并的事必然要站在全天下士紳的對立面,梁儲不知道皇帝的底氣有多大,但是他知道以他的老胳膊老腿肯定扛不住。

  這可是一步踏錯就粉身碎骨的下場……

  “梁輔的意思是不打算接任首輔?”楊廷和有些意外也不太意外,不過要是梁儲推辭,那么他倒是少費一頓唇舌,也能保住梁儲的面子。

  梁儲搖了搖頭道:“不是不愿,而是力微,不能也。”

  楊廷和點了點頭,然后看向楊一清、蔣冕、陸完、翟鑾、靳貴道:“梁輔無意暫代首輔之職,諸位皆是內閣輔臣,也是大明的肱骨之臣,誰愿為君上分憂?”

  幾人面面相覷,翟鑾、靳貴排的太后,沒理由先發言,而蔣冕則是皺著眉頭,一臉的若有所思,似乎拿不定主意,也似乎是在權衡利弊。

  至于兼任左都御史的陸完則是表情沒有絲毫變化,完全看不出內心在想什么。

  “一清呢?”楊廷和的目光落在楊一清身上,問道:“梁輔不打算接任首輔,那么就輪到一清你了,你如何打算?”

  楊廷和的話意很明,就是一個個按排序來問,楊一清要是勇于擔當,那么就沒后面的事,要是不愿,就問蔣冕。

  “當今圣上極有主見,難伺候啊。”楊一清輕嘆。

  “怎么,一清當年督師平寇的雄心此時已然消磨的差不多了?”

  楊一清微微搖頭道:“說實話,下官也算是久歷宦海,也算是飽讀史書,卻從未見過如今上這般難伺候的主。”

  “這么說來,一清也不打算接手?”楊廷和的話音里面似乎有些失望,和皇帝一樣,他也希望是楊一清能接任首輔。

  在楊廷和眼里,梁儲老了,沒了熱血,自然不可能緊跟天子的步伐,而跟不上就必然會被淘汰,而蔣冕老成持重,和梁儲差不多,陸完性情焦躁,讓他和皇帝配合施政,估計遲早惡了天子,落個慘淡收場。

  至于翟鑾和靳貴,資歷終究還是不夠,讓他們成為首輔,實在難以讓滿朝信服。

  而楊一清雖說也已經五十多歲,可要是用老當益壯這個詞來形容都不算準確,準確的說應該是年富力強!

  畢竟是帶過兵,體質終歸不是他們這些一輩子廝殺在朝堂上的官員可比,在楊廷和看來,楊一清的政治生命起碼還有二十年,屬于能和皇帝一條道走到黑的人物。

  至于他自己……

  說句實話,梁儲的擔憂和他如出一轍,所以這次丁憂回鄉,他也打算就算期滿了,也暫時不還朝,先看時態的發展如何再做決定,免得他的肩膀扛不起如山般的重擔。

  儒家人嘛,明哲保身的本事乃是基本功,實在不行他也可學王鏊做做學問,收收學生嘛。

  人家王鏊致仕之后,正德皇帝三請四邀都不肯回朝,嘉靖皇帝還用探討學問的名義想把他騙來京城再說,誰想到人家根本不賣賬……

  王鏊能這么干,楊廷和覺得自己也可以。

  不過當前的問題是誰來接他的擔子。

  “罷了。”楊一清似乎丟不下面子,長嘆一聲道:“既然首輔大人覺得下官能勝任,那下官就勉力試試。”

  “如此甚好。”楊廷和贊許的點了點頭,然后揮了揮手,待在值房內的非閣臣便盡皆退了出去。

  楊廷和的臉色略微有些凝重道:“當今天子是什么性子,本輔便不多說了,本輔返鄉丁憂,將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在朝中,而本輔覺得諸位很快就要面對兩件大事!”

  梁儲等人若有所思,楊一清則是神情一肅。

  “正德皇帝如今身在何處,諸位可有猜測?”

  眾閣老面面相覷,要說沒有猜測那是假話,可要說有多關注有多在意,那更是假的不能再假。

  嘉靖帝那么能折騰,應付這位爺,滿朝上下都夠累的了,哪里還有心思去關注一個已然禪位的帝王。

  楊一清凝眉道:“正德皇帝一喜美色,二喜虎豹,三喜舞刀弄槍,他既然選擇禪位,又不顯露人前,那么要么隱居于野,要么就是改名換姓躲在軍中,首輔大人的意思想來是已經知道了正德皇帝的下落,既如此,那下官也能猜到了八九不離十。”

  “不錯,如今的威武候朱壽便是正德皇帝!”楊廷和斬釘截鐵的話頓時在值房的上空炸響了一道驚雷。

  當初嘉靖帝要封朱壽為總督九邊總兵官的時候,外朝就猜測過,不過都沒太在意,因為覺得有些荒誕可笑,現在看來卻是一點都不可笑。

  楊一清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不過眉頭還是緊皺著,因為他沒想通為什么楊廷和會在這個時候告訴他們這個消息。

  按理來說,今上不可能將這樣的事告訴楊廷和,哪怕楊廷和是首輔也是一樣,那么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楊廷和自己的猜測然后找今上后得到了證實。

  但是這種事證實了也就證實了,難道不應該爛在肚子里面,說出來做甚?

  這一點都不符合儒家的韜光養晦之道啊。

  除非有別的目的。

  “本輔告訴你們這件事的目的是威武候在草原再次大捷,如今韃靼小王子已被其徹底擊潰,威武候出關四個月,俘虜蒙民七八萬,解救漢民萬五,斬殺俘虜敵寇過兩萬眾!”

  值房內傳來一陣陣倒吸涼氣的聲音,這個消息太震撼,震撼到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哪怕他們都是老江湖,哪怕諸老都是站在朝堂頂端的人物,面對這條消息也忍不住失態。

  武將立功不算大事,立下蓋世巨功,只要還能籌功也不算大事,可這事大就大在立下功勞的是正德皇帝!

  這說明什么?

  說明正德皇帝棄位逃跑是正確的,他就不應該是皇帝,他天生就是將軍!

  那么按照制度,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規矩,大臣們把正德皇帝綁在皇位上其實就是錯誤的。

  這是對儒家觀念的一次沖擊!

  當然,正德皇帝的事不會是常例,也不會對以后的國本傳統造成影響,可讓儒家大臣認為自己當初的選擇是錯的,那才是最讓他們難受的地方。

手機請訪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