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九十二章 王守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征服者

手機請訪問  “臣王守仁叩見陛下,陛下萬安。”王守仁恭恭敬敬施了大禮,伏拜于地。

  “平身,賜座。”

  待在王守仁坐下,朱厚煒這才用略帶好奇的目光打量起這位大明歷史上堪稱傳奇的超級牛人。

  立志成圣、龍場悟道、單手定寧王,四句震千古!

  這是位被封圣的神人,也是大明三百年歷史上唯一一位得到公認的圣人!

  他的心學思想影響了無數人,即便到了現代依舊光耀整個世界!

  可眼前的王守仁說白了就是位平平無奇的中年男子,身材瘦削,沒有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來的所謂浩然正氣,完全就是個貌不出眾的平常讀書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家名震千古,就算相貌再如何尋常,朱厚煒也不敢有一絲一毫的輕視之心。

  王守仁被看的很不自然……

  如果這么看著他的是一位國色天香的美人,那沒準他還能泰然自若,可現在面對的是天子,是至尊,強大無比的王霸氣場多少讓他有些不那么自在。

  但是君王召見,帝不垂問,他就是坐死在凳子上也沒先開口的道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朱厚煒念道:“據說王卿年少之時便立志成圣,前幾年被劉謹迫害去了龍場,一朝頓悟,說下此言,朕每每讀之,都覺振聾發聵吶。”

  王守仁肅然道:“年少無知,故而大言不慚,陛下見笑了。”

  朱厚煒呵呵笑道:“有志者,事竟成,王卿能有此志,并且一直為了追逐圣人腳步,敢于質疑并且提出自己的觀點,這便是圣人之道,王卿無需妄自菲薄。”

  王守仁赫然道:“有所感悟罷了,當不得陛下謬贊。”

  朱厚煒微微搖頭道:“王卿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天下間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也就是說心即是理,此乃思之萌芽,在朕看來,王卿即便如今不是圣人,來日也會在成圣之路上越走越遠。”

  王守仁微微有些詫異,他確實是立志成圣,也不認為自己成不了圣,但是古往今來有幾人成圣?

  成圣之路遍布荊棘,他要著書立說,他要擁有一套完整的屬于他的思想,而且這種思想還要得到天下讀書人的認同,否則就是一個笑話。

  然而年輕的皇帝似乎比他更有信心,相信他能成圣,這種信任從何而來?

  “陛下謬贊,臣必當全心竭力,不忘初心!”王守仁拜道:“臣早歲業舉,溺志詞章之習,以為圣人之學在矣,然與孔圣之教,間相出入,故且信且疑,其后謫官龍場,居夷處困,動心忍性之余,恍若有悟,體驗探求,再更寒暑,證諸五經、四書,沛然若決江河而放諸海也……”

  朱厚煒笑道:“王卿悟道,知行合一,說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所謂‘知’說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所謂‘行’則是指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與行也就是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

  王守仁更加驚訝,天子能說出這番見解,說明天子真正研究過他提出的心學概念,否則絕對不會說的這么透徹。

  都說當今天子野心勃勃,想要開創一代圣世,做那千古一帝,所以又是整軍又是要征商稅來充盈國庫,忙的一塌糊涂也折騰的外朝苦不堪言,今上竟然在百忙之中還有時間來研究他的思想學說,當真讓王守仁有些受寵若驚。

  王守仁不解,朱厚煒則是欽佩,真正的欽佩!

  陽明心學的出現奠定了王守仁圣人的地位,也讓他成為封建時代的最后一位圣人。

  能讓自己的思想學說震古爍今,就算到了后世依舊擁有極其強大的影響力,光是這本事,朱厚煒就望塵莫及。

  其實朱厚煒對于陽明心學并不是多了解,總的來說王守仁繼朱熹之后成圣,前后兩代圣人探討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類秩序的起點和依據在哪里?

  兩人的回答都是很玄的天理……

  不過朱熹的天理,是格物,而陽明學的天理是人心。

  簡單點說王守仁的觀點是通過致良知直指人心的良知來開導,然后就能安天下之民、成天下之治。

  不過一開始的時候王守仁是遵循朱熹格物致知學說,為了驗證格物致知,直接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夠格出竹子之理,可惜竹子的理沒革出來還把自己革病了,可也就是因為沒革出竹子的理,從此王守仁開始問心從而悟道。

  而且最重要的是朱熹的格物和王守仁的致良知不說完全背道而馳,可在本質上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區別。

  朱熹和王守仁都想要以天下為己任,但朱熹是‘得君行道’,也就是通過君主的權力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可王守仁提倡的則是‘覺民行道’,也就是通過開啟民智,讓更多的尋常百姓或者普通讀書人來認可自己的思想從而得道,從而催生了既立己也立人的思想道路。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乃是王卿學說的根本。”朱厚煒正色道:“知而不行,不算真知,良知無不行,只有自覺之行方才為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有一種錯覺,覺得當今天子所理解的心學思想似乎比他還要透徹……

  或許真正悟道的不該是他,而是當今大明的至尊一樣!

  “王卿可知朕為何將你調回京師,為何在這里召見于你?”

  王守仁立即躬身道:“請陛下開惑。”

  朱厚煒笑道:“你龍場悟道,明心即理之論,朕得知后整理你之言論,獲益良多,王卿立志成圣,而成圣必先立言,然后著述,不知王卿可為自己言論定名為何學說?”

  任何想要成圣的讀書人都必須要走這一條路,這就跟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的理論之后,后人將朱子學說定為理學是一個道理。

  當然,理學并非是朱熹首創,但毫無疑問在朱熹的手上達到的巔峰。

手機請訪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