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3章 借雞生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挖到一艘宇宙戰艦

  京都理工大學,主要都是以理工科為主,但也不是所有學生愿意去做研究,或者在工廠上班。

  所以,漢語言編程教學就是一個很好的出路。

  一般的老師在社會上的地位也不低,工資也算可以,尤其像京都理工這樣的頂尖學府出來的老師,絕對是教師行業中的佼佼者。

  他們不僅僅學歷高,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基礎知識非常扎實,不是一般師范生所能夠比擬的。

  姜余承諾給這些教師的工資,至少都有1000元,甚至比大學講師和教授們的工資還更高。

  而其他理工生,學了這門基礎技能,走上社會絕對不會吃虧。

  京都理工大學作為初創學校,肯定也不會默默無名,他的未來將會相當于北美的斯坦福。

  因為姜余準備用龐大的資本打造一個由漢語言操作系統為基礎的電子信息社會。

  比如電腦,無線通訊,工業用數控操作系統和智能社會系統等等,都會采用同一種類型的漢語言編程操作系統。

  以后,所有的軟件,所有的基礎數據和程序基本都會使用漢語言編程技術。

  作為華夏初代編程技術的高級學生,他們很有在即將到來的互聯網和智能社會中,比普通人更具有優勢。

  姜余現在要做的就是要改變世界互聯網和電子信息產業格局。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漢語編程語言能夠在國內普及和推廣。

  一個新生事物,可能會暫時存在一些阻礙,普及和應用漢語編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也幸好,華夏國內現在還處于互聯網和計算機沒有普及的年代。

  人們的思想還沒有形成思維定勢,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這也給他將來改變整個世界格局,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華夏要想成為軟件大國和互聯網強國,就一定要普及大眾化。

  像打乒乓球一樣,人人都能寫程序,都可以用自己的母語編程,形成廣大的用戶基礎。

  其實,漢語不僅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語言,而且將是互聯網時代最科學的語言!

  每一個掌握漢字的人,都是這個星球上最獨特、最聰明的人中的一員!

  這也是菲菲告訴他,未來的地球聯邦,漢語成為了最主流的語言,沒有之一。

  華夏人的智慧被漢字呈現的淋漓極致。

  華夏人的思考速度比歐美人的思考速度快。

  華夏人最聰明的原因就在這兒,這是華夏民族的先天優勢。

  如果能省去學習英語的第一步,直接用母語進行思考,那么就更有可能在華夏發展真正有創造能力的人才。

  楊校長主要擔憂的是資金和設備方面的問題。

  現在的電腦可不便宜,動輒8000到1萬,一個學校至少要幾百臺吧!

  那就是幾百萬了。

  建一所學校,最少也要幾百萬到上千萬。

  林林總總算下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作為京都理工的一份子,姜余表示自己可以借錢給他們,或是合資,隨便他們怎么選。

  作為第一個試點學校,姜余也毫不吝嗇,將會拿出1億美元作為啟動資金。

  楊校長再一次被他的土豪、敗家子行為震驚到了。

  思考良久后,他才謹慎的表示要開會研究研究。

  接下來兩人就開始探討出行烏克蘭的問題。

  這一次出行,是教育部牽頭組織的活動,主要是學習如何徹底掃除文盲,提高高等教育學習質量。

  要考察的國家除了烏克蘭之外,還有俄羅斯。

  不過從楊校長的口中得知,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挖人。

  把那些知名高能物理或者空氣動力學方面的教授和學者,從水深火熱當中“拯救”出來。

  從蘇聯解體后,這個政策已經實施兩年了,今年是第三次出訪。

  全國共有10所院校各出兩人,而這兩人其中之一最好能夠精通俄語。

  姜余很好奇,這可不關他事啊,為毛要喊他回來?

  楊校長似乎看出他的疑慮,便解釋道。

  “烏克蘭和俄羅斯現在的消費水平很低,正適合我們學校去挖人。”

  “那些西方人我們用不起,也不敢用,而且他們也不會來。”

  兩害取其輕,肯定是對比自己弱的人下手會更加穩妥。

  斯拉夫人和烏克蘭人也是倒了血霉,虎落平陽被犬欺。

  “校長大人,那是你們應該操心的事,干嘛又把我拉上?”

  姜余非常不解。

  楊校長表情有點為難,還是說了出來。

  “雖然,那里雖消費便宜,但那也是指美元。”

  “咱們這里就缺這個玩意。”

  姜余微微頷首,笑著說道。

  “小意思啦,您說個數。”

  楊校長心里琢磨了一下,伸出一個手指。

  “1萬美元?”

  “那不是小意思嗎?”

  “明天給您拿過來,咋樣?”

  姜余拍著胸脯,信誓旦旦保證道。

  楊校長擺擺手,又趕緊解釋道。

  “小姜,你誤會了,我說的是10萬美元。”

  “這一次我們學校要出去的專家和教授有超過20人,包括你我在內。”

  “很多五六十歲的老教授都想出國一趟,領略一下外邊的風景。”

  “你應該也知道咱們學校的來歷,不像清華北大那樣隨時可以出國。”

  “這一些老輩,一輩子都沒出過國,想出去走走,看一看世界。”

  “奈何學校一直不夠寬裕,不能滿足他們這個愿望。”

  說完這話,楊校長也是頗為無奈。

  這時候的外匯管制雖然比80年代稍微好了那么一丁點,但要拿出10萬美元確實很困難。

  “10萬美元而已,這錢我還是拿的出來的,您放心,明天準拿過來。”

  “那大概什么時候出發?我也做好準備啊!”

  姜余依舊沒有把這錢放在眼里,土豪的本質暴露無遺。

  楊校長這時才眉開眼笑,心中懸著的一塊石頭總算是落下來了。

  姜余從校長那里得知,古問天的大兒子已經從港島大學轉校過來了,小兒子也在理工附中。

  這兩個小子的到來,現在也算是比較新鮮的話題。

  畢竟,這個年代從港島過來的學生少之又少,尤其是京都理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