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四十一章:比賽前的準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山澗閑農

  后面的時間,陳放磨練著自己的垂釣技術,并且嘗試了各種窩料,餌料。

  釣魚,確實有一寸長一寸強的說法。

  釣1——10斤的魚,5.4米以上的竿子比較好操作。只要熟練掌握了如何控制魚竿,五斤以下的魚,不怎么遛了,輕輕松松就能拉到岸邊。

  后面的幾天,陳放分別嘗試了不同的魚竿。

  魚竿的手感,和長度有一定關系,但主要是魚竿的重量。

  魚竿越輕,手感越好。魚竿越重,手竿越差,然后就是調性……

  調性,說簡單一些就是魚竿的硬度。

  比如黑坑釣,競技釣,面臨搶魚的情況,就要選用硬度高的桿子,

  比如19調、28調或硬度4H以上的魚竿。硬釣竿的優點就是釣力大,竿身堅挺、控魚有力,適合黑坑,競技。硬竿起魚速度快……

  缺點也非常明顯,竿子本身比較硬,韌性差,釣大魚的時候需要一定的提竿技巧,如果操作不當容易切線、炸竿。

  中調竿,37調或硬度2H—4H的魚竿,綜合性能強,最適合新手玩家。

  軟調竿,46調、55調的魚竿,竿體纖細、質量較輕,垂釣輕松。這種桿子有較高的柔性型,拋投釣時可發揮魚竿的彈性張力拋投鉤餌。同時由于魚竿非常柔軟,遇到大魚時緩沖余地大,斷線跑魚的機率就相對較小。但起魚的時候,很麻煩,特別是釣到大魚……

  這種魚竿適合資源比較差的地方,用以休閑娛樂垂釣,也適合新手……

  用軟竿,一斤左右的魚,就能拉出十幾斤的感覺。讓新入坑的朋友體驗到釣魚的真正快感,也讓沒有入坑的朋友直接淪陷。

  軟釣竿起魚、溜魚手感好,相對適合新手使用。

  硬釣竿起魚速度快,適合有經驗的釣友。

  單下競技釣中,最好使用硬竿……

  陳放給自己準備了5根輕奢魚竿,硬調,長度5.4米,重量194g,線組搭配6+4,三四斤的魚,可以直接飛岸上了。50斤左右,只要會遛魚,也能拉上來。

  長度7.2米,重量334g,線組搭配9+7,四五斤的魚直飛上岸,35斤以內輕輕松松,70斤左右慢慢遛。

  長度10米,重量670g,線組搭配12+10,七斤以內直飛上岸,55斤以內輕輕松松,100斤左右考驗技術。

  長度12米,重量1020g,線組搭配14+11,巨物殺手。

  最后是一根中調竿,3.6米,重量62g,專釣小魚。

  窩料,陳放向老爸取經,嘗試了多款窩料。

  釣魚比賽不限制窩料和餌料,全都自制。

  陳放和老爸還有趙叔,他們一起研究了各種窩料……也測試著效果。

  最終他們確定了兩款窩料和兩款餌料。

  其中一款是職業釣手黑坑常用的窩料,釣底用的。另一塊是加了蚯蚓粉制作的霧化餌料,主要是蚯蚓粉,炒香玉米粉、炒香大麥粉等等。

  兩款餌料,全都加了蚯蚓粉,一款是拉餌,另一款搓餌。

  拉餌不容易霧化,適合快速釣魚,比如鯽魚,雜魚。搓餌容易霧化,可以釣草魚,大鯉魚,鰱鳙等等。

  幾天的嘗試,陳放發現空間里的蚯蚓,對魚的吸引力,確實比外面的蚯蚓要強那么一些。

  一條空間蚯蚓,一條外面的普通蚯蚓……通過觀察,百分七十以上的魚會先去吃掉空間蚯蚓。

  陳放做過幾百次對比試驗了,這個數據準確性很高。而且,空間蚯蚓對大魚的誘惑性特別高,特別是對青魚,鯰魚這些魚。尤其是對青魚的吸引力……

  兩條蚯蚓,幾乎所有青魚都是先去吃掉空間蚯蚓,再去吃普通蚯蚓,或者干脆不吃普通蚯蚓。

  為了這次的比賽,陳放將空間里的蚯蚓禍害的不輕。空間的陸地面積本就不大,里面稍微大一點的蚯蚓,差不多讓陳放刨完了。

  九月三十日了。

  前段時間下過幾場雨,大山里的清晨,已能感受到涼意。

  早晨的被窩,特別溫暖。

  “老公。”趙吉陽小聲喊道,手指頭在陳放胸口畫著圈圈:“醒了沒有……”

  陳放的手,握著柔軟小籠包,捏了兩下。

  趙吉陽轉過身,面帶羞澀,甜甜糯糯的喊道:“老公。”

  陳放笑著吻上了趙吉陽溫潤的嘴唇,拉上被子:“什么事。”

  趙吉陽美美的躺在陳放懷里:“你說,我爸爸有多少私房錢?”

  “我怎么知道。”

  這個問題,趙吉陽已經不是第一次說了。

  這段時間,吉陽爸爸天天過來釣魚,測試比賽用的窩料和餌料。大竹村這邊釣魚的人少了,魚兒就多了。

  前兩天,他們遇到了鰱鳙群,三個人逛拉了兩百多斤鰱鳙。再加上之前釣的魚,總共賣了三千多塊錢,每人分了一千多。

  “我爸經常在我媽面前哭窮。”趙吉陽抱著陳放,漂亮的眼眸,一眨不眨的盯著他。

  “別管你爸了,釣魚人都不容易。”

  趙吉陽鼓起臉腮,氣呼呼的轉過身,不理陳放了。

  陳放好笑的,將趙吉陽抱在懷里,邪惡的爪子,又不老實起來:“咱們將來的孩子,可慘了。”

  趙吉陽抓住陳放不老實的手:“誰要給你生孩子了,想得美。”

  陳放發出嘿嘿壞笑……

  又是美好的一天。

  九點過了,陳放才從床上爬起,洗臉,刷牙,喂魚。

  生態池和魚苗池里的爬鮡,還是沒長個頭,依舊細小蝌蚪那么大。

  爬鮡,在空間里是數量最少的魚群。

  如果是自然生長,空間里的爬鮡數量應該很多的。長大的爬鮡,在空間里是沒有天敵的……

  空間里的爬鮡之所以這么少,就因為魚仔時期,它們長得太慢。魚仔時期的爬鮡,生長慢,自然淪為了空間細鱗魚的食物。

  細鱗魚的魚仔成長速度就很快。養在大池子里的細鱗魚,體長已有1.5厘米。

  當如一二號池子混養的,如果沒有把它們分開,那兩個池子里的爬鮡,應該都被細鱗魚光吃了。

  最大的爬鮡,長度也就4毫米左右。至于生態池里的爬鮡,體長才3毫米左右。

  1.5厘米的細鱗魚,已經可以捕食這些小爬鮡了。

  細鱗魚的食性特別好,攻擊性強。除了吃陳放投放的飼料,它們還會躍出水面,捕食水面上的蚊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