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音樂沒有未來。
即便是百度能借助百度MP3搜索在國內數字音樂領域一度如日中天,但是在時代的滾滾車輪之下,站錯了邊也只有被淘汰的命運。
借助避風港原則,百度MP3搜索在幾乎沒有受到什么實質性懲罰的情況下,以提供盜版音樂的方式獲取了天量的流量,為百度的搜索生態的快速壯大成熟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要不了幾年,當百度習慣了通過提供盜版音樂輕松獲取流量,再借助占絕對大比例的流量來掌控國內數字音樂市場時,變化悄然而至。
首先是隨著國家互聯網基建的不斷升級,網速越來越快,在線播放音樂不僅成為可能,還逐漸成為主流。
而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3G、4G網絡的發展,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
據公開數據顯示,2007年百度占據音樂搜索市場92.8的份額,2009年這一份額已經下降到45。
面對風向的劇變,吃多了盜版“紅利”的百度卻顯得步履蹣跚,改變艱難,生生將自己從國內數字音樂市場一哥給耗成了掉隊者、出局者。
究其原因,盜版“紅利”吃得太爽,在百度內部形成了路徑依賴,在需要改弦易轍走上正版之路時,即缺乏對正版路線的緊迫感,又缺乏版權方(唱片公司)的認可,還缺乏對盜版得利痛下殺手的決心。
例如前世2011年,百度音樂曾宣布將于該年6月底全部刪除其提供搜索的盜版音樂,但最終無疾而終。
到2015年,后起的海洋音樂、QQ音樂與阿里音樂成為國內握有音樂版權最多的三家音樂平臺,百度直到此時仍未有效建立起自己的正版曲庫。
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門也開始對盜版加大了打擊力度,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
即為“加強對音樂作品著作權人權利的保護,規范網絡傳播音樂作品版權秩序”,要求各網絡音樂服務商在7月31日前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否則將依法從嚴查處。
在這一嚴令下,遲遲未建立自有曲庫的百度音樂不得不一口氣下架了64萬首盜版歌曲,下架數量位列當時各大音樂平臺之首,百度音樂用戶立時陷入無歌可聽的境地。
這讓本就掉隊明顯的百度音樂的情況雪上加霜,大量用戶流失,昔日如日中天的業務徹底淪為百度手中的雞肋。
嘉盛不走百度的老路,陸道升老早就在搜索部門重點強調了自己的態度,明確了尋知搜索引擎將不會提供基于盜版的音樂服務,不要眼紅百度MP3搜索的狂飆猛進。
但僅僅干看著肯定不是陸道升的風格,嘉盛同樣要涉足數字音樂市場,還要走正版路線,現在就是靠柯曉雯帶隊的娛樂部門開路了。
實際接觸下來,唱片公司不能說很好說話,倒是也不太難說話。可能Napster的沖擊和百度MP3搜索的崛起已經讓這些版權大廠意識到了危機。
如果能再等兩年,那時候唱片公司的態度能更加跪舔,因為整個行業都會在盜版在線音樂的沖擊下顯得岌岌可危。
那時候跑去臨陣磨槍撿便宜是個方法。
不過陸道升和芮青、柯曉雯合計了一下,決定還是早接觸早準備,慢慢談,時間站在自己這一邊。
“最近進展比較明顯……”
柯曉雯也挺干練的,幾句話把情況介紹清楚了。
簡單來說,之前嘉盛名不見經傳,知名度不高,雖然在打擊盜版的態度上很得唱片公司的好感,但唱片公司的態度并沒多重視。
最近通過盛大的投資案,嘉盛著實露了一把臉,加上之前業務方面的積累,大家總算不再把嘉盛當做盛大背后的一個“小弟”,而是一個擁有很強實力并且有前景的互聯網公司。
并且真金白銀拿到的幾億美金也讓帶來了“財大氣粗”的印象,唱片公司知道你兜里有錢的時候態度總是更好的。
“嗯……不僅要和幾家大的版權公司談,咱們還得自己種田,成為版權的提供方,不能僅僅作為渠道方。”
陸道升邊點頭邊點評道。
別以為作為版權方的大小公司都是孱弱的羔羊在互聯網技術浪潮的沖擊下艱難求生瑟瑟發抖,很有必要未雨綢繆提前防一手。
前世過了幾年苦日子后,隨著監管趨嚴正版化趨勢無可逆轉,各大音樂平臺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版權大戰,為了獨家音樂版權打得烽煙四起頭破血流,最后監管部門不得不多次出手干預降溫。
而版權方的公司們則是在音樂平臺的廝殺過程中成為了最終的受益者,手里版權的價錢一天一個樣,說躺著賺錢都嫌不夠。
前世2011年,百度和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華納唱片、索尼音樂,可謂地球上最大的版權方)簽署版權合作時,加起來掏了3000萬。
2015年,蝦米音樂購買臺灣華研唱片這一家區域性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時,出價就高達2000千萬。
到了2018年和蝦米的合同到期,網易參與競價,同樣是這家公司的版權授權,原本2000萬的版權費被炒到了5億元,3年25倍,這資本收益率簡直駭人聽聞。
據統計,各大音樂平臺的版權成本,自2013年到2019年,總體飆升了50多倍。
隨著音樂平臺之間的版權大戰白熱化,加上國內版權結構較國外更為分散,一度還會出現大量專門薅音樂平臺公司羊毛的版權公司。
(注:國內版權集中在頭部公司的比例僅為5060,海外則是頭部唱片公司掌握了接近90以上的版權,國內的版權分散情況給了一些公司在特定情況下的套利空間)
在音樂平臺大戰烽煙四起戰局未定之時,各大音樂平臺為了爭奪版權擴充軍備,給出了保底加分成的支付模式來進行版權購買。
由于有保底的存在,一些版權公司開始以幾千到幾萬塊不等的價格四處收購音樂版權。
星散的音樂版權資源絕大多數都不是什么“能火”的搶手資源,留在音樂創作者手中根本沒有變現的可能,絕大多數人在面對版權公司收購時也樂于出售(至少還能變現一點)。
也因此,這些四處出擊的版權公司能以低廉的成本快速擴充自身曲庫規模,然后轉手賣給“冤大頭”音樂平臺,一年拿到百萬授權費輕松,遠超成本投入。
最終這些不走大道的“薅羊毛”版權公司過上幾年好日子后也逐漸衰微,但陸道升可沒有縱容他們薅嘉盛羊毛的“善心”。
既然零散版權會造成較高的成本支出,而且基本上不會有什么流量,除了堆高曲庫規模的數字看著好看點,那么避免做冤大頭的同時,嘉盛也需要未雨綢繆,提前在版權供給端布局,自己來做版權供給商。
一方面提前部署大量收購零散的版權,一方面自建造血能力,讓自身成為具備優質版權生產能力的上游。
實際上,前世反應過來的各大音樂平臺早晚都會進行自身造血的嘗試,只不過起步較晚,陸道升重生之前起色不算太大罷了。
想到造血,陸道升又問了一句:“曉雯姐,你韓國那邊JYP的事情推進的怎么樣了?”
高速文字章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