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434 華夏只有一種電影,叫華語電影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影帝從簽到開始

  “回來了?”

  “哈,這兒可真熱鬧!”

  葉秦坐著接送車,望向道路兩旁瘋狂的粉絲驚嘆連連。

  “今年是例外,這些年連港人都不怎么關注金像獎。”

  陳客辛戲謔的語氣里透著一絲無奈,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倒是慶幸在難得喧囂的金像盛會,《親愛的》入圍幾項大獎。

  “哥,TVB到了。”

  坐在副駕駛座的林彬一提醒,葉秦從車里鉆了出來,腳踩在紅毯上,迎面是笑瞇瞇的曾之偉,還有一票的TVB小花。

  “曾哥。”

  葉秦幾次婉拒TVB的邀約,但架不住熱情,也算是給《親愛的》壯聲勢。

  步入演播室,曾之偉立刻引薦他的女兒,曾保儀,經典的父女檔組合。

  彼此寒暄一番,正式錄播,曾保儀面對鏡頭,克制激動的心情,做開場白:

  “歡迎收看《一葉知名》,這是金像獎前夕最后一期特別節目,這次的特邀嘉賓就厲害了,就是葉先生本人!”

  葉秦揮揮手,“電視前嘅觀眾朋友,你哋好。

  曾保儀大大咧咧說,“我聽老豆講,你們很早就認識?”

  “是啊,我人生主演的第一部電影,《秘岸》,我跟曾哥就認識,當時,還有E神、karen姐(莫文味)。”

  葉秦發笑道:“曾哥演我老豆。”

  “哇,那我豈不是不用叫你葉先生,改叫你葉哥?”

  曾保儀賣萌地瞥了眼曾之偉,吐吐舌頭道:“不行哦,你喊我老豆是哥,我喊你叫哥,我跟老豆,既是父女,又是兄妹,喊下去輩份亂了!”

  曾之偉配合地翻翻白眼,“你都知(你還知道)?”

  “可以各論各的。”

  葉秦打個哈哈,“曾哥在時你喊我叫先生,曾哥不在,你喊我叫哥。”

  慢慢地進入節奏,曾之偉開始接手主持的指揮棒,言簡意賅道:“葉仔,你這次當頒獎嘉賓,頒的獎叫咩?”

  “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咦,我聽說陳主席是想讓你給最佳男演員頒獎,怎么會變成這個獎?”

  “是我自己挑的。”

  葉秦神經放松,說道:“最佳男演員我覺得很怪,一個名單,一個人同時兩部作品提名。”

  香江金像獎簡直是滑稽,劉青蕓竟然靠《暴瘋語》、《竊聽風云3》,一次占據兩個入圍名額,擺明了內定。

  “為什么不多給其它一部電影機會,華語電影明明有很多佳作。”

  曾之偉不敢接話茬,笑呵呵地話鋒一轉:“葉仔你在香江也呆了一段時間,覺得這次入圍金像的電影,你印象最深的是哪部?”

  “唔,很難選。”

  葉秦摸摸下巴,“沒有特別出彩,不咸不淡,跟八九十年代的香江,沒法比,那時候的豐富度和創新性,太棒了,現在的港片……”

  曾之偉嘆了口氣,他是見證港片的興盛衰敗,振興是有心無力。

  “葉先生對港片的未來發展有什么看法?拿什么救港片呢?”

  “香江電影工作者低迷,需要檢討,更需要思變。”

  葉秦道:“這一點,陳客辛導演就做道很好,講好華夏故事,而不是只講香江故事。因為華夏只有一種電影,叫‘華語電影’。”

  曾之偉難為情道:“如果‘香江電影’拍得好,整個大中華區與有榮焉,難道這又不可以嗎?”

  “對也不對。”

  葉秦攤攤手:“根本上,沒有港產片一說,只有華夏電影,當初,華夏的電影市場中心地位是在香江,只是現在轉移,重新回歸到大陸正軌而已。”

  曾之偉臉色一僵,這個言論太驚世駭俗!

  “港產片跟大陸電影還是有區別,港產片有港味,這種港味獨一無二。”

  “我同意,本土化的粵語,標志性的取景,廟街、皇后碼頭、深水埗,還有演員戲里戲外的表演與氣質。”

  葉秦搖頭失笑道:“但是,時代變了,華語電影市場中心變了,我們變了,‘港味’難道還一成不變?”

  “電影可以有地域性,不能有局限,它面向的要么是國內大眾,要么是國際市場,想保證純正的‘港味’,因小失大,靠香江單一的電影市場能頂得住?”

  呵呵,《無間道》之后,可能嗎?

  他語氣堅定的喊出:“頂不了!”

  曾之偉臉色大變,苦笑連連。

  “香江的題材,空間上離我們內地很遠,時間上,離香江本土的年輕人也很遠。”

  葉秦身體向后一靠,標準的國際巨星姿勢,“再純正的‘港味’,只會越來越小眾化,就像粵語,在香江是通用語言,但放在泱泱華夏,華語是國語,是普通話,才是大眾。”

  “香江電影人取悅小眾,港片哪有未來?”

  “咳咳。”

  曾之偉心虛地咳嗽一聲,翻了翻稿子,“葉仔,我覺得吧,港片跟……”

  “曾哥,你的兒子曾國翔,我還是蠻欣賞的,有空的話,我找他拍華夏故事,試試新的電影味。”

  “好啊!”

  曾之偉笑臉盈盈,哎嗎,真香!

  金像獎頒獎地,尖沙咀文化中心。

  這里的氣氛極其喧騰,因為經費的陡增,會場細節精心別致,重回千禧年間的輝煌。

  剛下車,迎面就是一條華麗麗的紅毯大道,直鋪到十數級的臺階上。

  兩側是等候多時的媒體記者,舉著長槍短炮咔咔拍著各路明星。

  金像獎沒有紅毯次序,誰到了誰就走,自行搭伙。

  但葉秦特意指定一個人,一個本該沒資格在金像獎亮相。

  視線中,佘詩蔓穿著一襲波點吊帶長裙,不規則的藍色波點上身效果就很清新,俏皮又優雅,活脫脫凍齡少女。

  “葉先生,很冒昧,但我還是想問,為什么找我?”

  《無雙》女配,何蔚藍,葉秦傾點她。

  “在航班上刷到你的《使徒行者》,我很喜歡。”

  佘詩蔓笑靨如花,手伸向葉秦已經屈肘的臂彎。

  “佘佘?”

  “哇,葉秦的女伴是阿蛇!”

  香江媒體炒作了一周,“葉秦紅毯女伴抉擇”,從大甜甜,到楊小蜜,萬萬沒料到——

  竟然是佘詩蔓。

  她心神蕩漾,羞怯地看了眼,明明大一輪的年紀,反倒她像個懵懂的小女孩。

  并肩走向采訪區,主持人迫不及待提問:

  “葉秦,你在《一葉知名》里的采訪一播出,香江網民們有很激烈的反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想法,為什么一定要把港片說是華夏電影,港片不能是港片嗎?”

  “我覺得,回歸以后就沒有香江電影一說,不能把華夏電影跟香江電影割裂開,難道豫南電影,秦省電影,也跟華夏電影不同?”

  “香江電影人要包容,要開放,不要戒備,防御,抵抗,堅持本土化是好事,但面向國內外是大事!”

  葉秦: ̄へ ̄。

  丫的,和這幫的蟲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華夏電影?

  如果你們不開放,那就幫你們開放!

  說的很對,但我只喜歡說粵語的電影!

  我本來很喜歡葉秦,但我現在不喜歡了,因為他深深地傷害我的自尊。

  香江誕生了數一數二的電影王國,東方好萊塢,靠的就是港片,阿sir!有能耐,你們也走出去看看吶!

  當初誰爭著搶著來香江拍港片,我不記得是誰了?可能是臭要飯的。

  什麼時候大陸電影有八九十年代港產片牛皮,再說吧!

  葉秦呆在金像獎后臺,百無聊賴地刷著ins,全無半點惱怒,越看越覺得有意思,靠著椅背,自顧自的走神。

  “葉先生,醒醒!”林家東忽然推了推他。

  “怎么了?”葉秦挺了挺身子。

  “到你的了。”

  葉秦哦了一聲,起身別上西裝扣子,步伐沉穩地走向前臺。

  “今天要頒發的是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有請頒獎嘉賓,葉秦!”

  伴隨著音響傳出報幕詞,葉秦拿著金像獎獎杯,走到講臺前,并不著急拆開獲獎名單。

  環視四周,金像殿堂里,坐無缺席。

  一張張面孔,香江電影工作者占去四分之三。

  “什么叫華語電影?我覺得,所有為華語電影發聲的電影,總稱為華語電影。”

  “這幾年來,全國很多的地方,都有很多優秀的電影工作者,都在默默地拍著,希望有一天,他們也可以來到這里領這個獎,因為電影創作大同小異。”

  “大同在于,我們聚焦的都是人,人跟環境,人跟人,人跟自己,人跟過去,人跟未來……”

  電視機播放著,曾之偉背對畫面,坐在TVB的副主席辦公室,正對衰老憔悴的方逸花。

  “方太,你搵我有事乜?”

  方逸花呵呵一笑:“睇完先(看完先)。”

  “小異來自電影工作者,導演、編劇、演員,他的文化背景,生活環境,思考方式,他的個性,他的視野。”

  葉秦字正腔圓,娓娓道來:

  “希望這種精神能延續在我們華語的電影精神里,大陸電影,港產電影,灣灣電影,還是在美利堅拍的電影,甚至于華語發聲的電影,都應沒有地域界限,能稱作華語電影。”

  “那么,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今年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有……”

  什么叫格局?

  港片就是小了,格局小了!

  方逸花收回眼神,問道:“你點睇葉總嘅講法(你怎么看葉總的想法)?”

  曾之偉低聲說:“有道理,但系咪全有道理。”

  “TVB咩環境,你知啦?”

  “知,方太,同港片一樣,要變!”

  “噉咪搵你返巢嘅道理(這就是找你回巢的道理)。”

  方逸花摘下眼鏡:“重有,我想見一見佢,可唔可以幫我請一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