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元是嘉靖皇帝的爺爺憲宗的駙馬,與嘉靖皇帝親戚關系本來沒那么近,但最后仍然成為嘉靖皇帝最信任的皇親國戚,封為京山侯,又召入無逸殿。
由此可見,崔元為人處事能力不是頂級也是一流,連嘉靖皇帝都能侍奉好,那肯定不能小看。
王廷相為了李涇出任協同坐營官的事情,找競爭者崔元說道時,崔駙馬一直推三阻四,沒給痛快話。
今日秦德威在長安左門遇到了崔元,便親自直接開口了。
沒說上幾句,崔駙馬就干脆利落的答應說:“既然秦學士親自開了口,那我自然要賣秦學士的面子!不用再說了,這次我堂弟退出,秦學士放心就是!”
這個爽利程度,連秦德威也感到意外,只道是崔元會做人。
崔駙馬笑了笑,就往西苑仁壽宮謝恩去了。
這就叫賣人情要賣到關鍵人物這里,先前來說情的王廷相又不是真正事主,直接把面子賣給秦德威才是人情最大化。
秦德威也先去了西苑謝恩,不過在仁壽宮門外被擋住了,于是就象征性的對仁壽宮拜了拜,算是盡到君臣禮數。
然后秦學士折返回皇宮東邊,沿著內金水河,穿過上朝的奉天門外廣場,一直走到左順門。
再往左順門里面走,路北邊是文華殿,路南邊是文淵閣,這里就是大明近百年來的決策中樞。
但從今日起,決策中樞暫時轉移到西苑去了,皇宮東邊這里就只留下了年幼的東宮皇太子和奉旨留守文淵閣的秦德威。
秦德威看了看天色,已經不早了,沒有多少時間讓他繼續感懷,便大踏步轉向路南,來到文淵閣的院門。
此地本來是內閣重地,不輕易放外人擅入,但今日不同,秦學士就很順利的就進去了,還是他第一次來到這里。
或者說,三名內閣大學士都已經撤走了,所以此地已經不能算內閣了,只能繼續叫文淵閣。
秦德威里里外外巡視了一遍,內心大失所望,這里的硬件設施真不行。
京師其他衙署不管占地大小,大多都是有大門,有前廳,有正堂,有左堂,有右堂,還有膳堂、司務廳等附屬建筑。
而眼前這里,主要建筑就是一棟文淵閣,貴為大學士也要全部擠在文淵閣里辦公。
而文淵閣內部只有中間是公用堂屋,其它地方都是小單間,光線也特別差,畢竟這里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辦公設計的。
然后文淵閣外面兩側臨時搭建了卷棚屋舍,供中書舍人們辦公使用,看著跟違章建筑似的。
大概地方實在不夠了,又在院子東頭增修了個東閣,毫無建筑美感。
對于今天的參觀文淵閣初印象,秦學士曾寫過一篇散文,多年以后還在流傳:
“宮里文淵閣的格局,是和別處衙署不同的:都是里面幾個暗幽幽的格子間,桌上預備著筆墨,可以隨時寫字。
入直的大學士們,早晨上了工,每每花些時間,先點幾根蠟燭......
我從二十一歲起,便在宮里的內閣當學士,皇上說,年紀太輕,怕參預不了機務,就留守外面做點事罷。
外面的中書舍人,雖然容易說話,但嘮嘮叨叨纏夾不清的也很不少......”
現在就有一個姓李的老中書舍人,陪在秦德威身邊,絮絮叨叨的介紹著文淵閣掌故。
轉完一圈后,李舍人就詢問道:“學士坐哪里視事?”
主要是秦德威這種半吊子入直文淵閣,近百年沒有先例,李舍人也不知道怎么安排才符合規矩,干脆讓秦德威自己拿主意。
秦德威視線就移到了文淵閣中間的堂屋,這堂屋里供奉著“大成至圣先師”。
然后在圣人牌位下面,朝南專設有一個御座,給皇帝預備的,但近幾十年從來沒用過,成了純擺設。
御座再往下,才是東西相對的幾個座位,供大臣們使用,一般大學士們碰頭開會就在這里。
秦德威便站在文淵閣門口,指著中間堂屋說:“將御座之外的多余座椅全都挪走,然后坐東朝西設一公桉和座位,本官以后就在這堂屋里辦事!”
李舍人大吃一驚,勸了句:“這間堂屋,本是閣老們聚齊議事的地方。”
秦德威不耐煩的說:“閣老們都撤走了,只有本官留守文淵閣,還留那么多座椅作甚?以后文淵閣堂屋就是本官獨自辦公的地方!”
李舍人囁喏了半天,不敢抗命,只能照辦。
然后秦德威又吩咐道:“現在可以把舍人們都聚齊了,一起來參拜本官!”
每個閣老搬到無逸殿的時候,都帶了兩名貼身中書舍人作為隨從,其余的基本都留在文淵閣了,加起來還有四十多人。
說起這內閣誥敕、制敕兩房中書舍人,聽起來似乎很高大上,其實從官場品流來說,本質上還是雜官,性質與其他衙門經歷、知事、司務、孔目之類的沒多大區別。
只不過內閣這地方高級,所以使用的雜官也顯得高級一些,甚至還是七品。
但雜官就是雜官,內閣中書舍人可以積攢資歷加品級,五品甚至三品的中書舍人也不是沒有過,但不允許遷轉科道六部,一般就是當一輩子中書舍人。
所以內閣中書舍人與秦德威本質上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彼此之間的身份鴻溝是無法逾越的,根本不可能存在給新來的秦德威一個下馬威的情況。
奉旨入直文淵閣的秦學士一聲令下后,兩房中書舍人全部老老實實的出來,站在院中。
秦德威站在文淵閣堂屋門口,面朝眾人道:“今日余時不多,本官不想長篇大論,只在此說一句話,爾等記仔細了!
以后文淵閣只能有一個學士,那就是我,秦德威!”
于是這位年輕的有點過分的新來入直學士,立即給全體內閣中書舍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鐵打的舍人,流水的宰輔,內閣閣老可能會來來去去、進進出出,但中書舍人經常一干幾十年。
很多老舍人見識過楊廷和的強勢,見識過張孚敬的嚴苛,見識過夏言的專橫,可謂是見多識廣。
但他們今天看到直接霸占文淵閣堂屋的秦德威,還是感覺開了眼。你秦德威并不是正牌子閣老大學士,就敢這樣肆無忌憚?
還有,秦學士做人從不考慮退路的嗎?等到那些閣老大學士們搬回文淵閣的時候,你秦德威又將何以自處?還好意思占據中間堂屋辦公嗎?
他們又哪里知道,閣老若想回歸物理意義上的文淵閣,那要等到嘉靖皇帝駕崩了......
講完話的秦德威揮了揮手,準備讓大家散去時,忽然有個年輕中書舍人排眾而出。
又對秦德威叫道:“慢著!下官方佑還有話要說,秦學士尚有疏漏之處!”
這是自恃有背景的刺頭跳出來作死了?秦德威忽然莫名的興奮,很好,你成功的引起了我的興趣。
內閣中書舍人里,不乏有背景的二代,實在考不上舉人進士,就找關系補了內閣中書舍人的大有人在。
說實話,秦德威自從混跡于朝中后,就沒見過無腦跳出來找打臉的白癡人物了。
而那些被自己打臉的人,其實都是有利益驅動的,最后演化成了送臉上門。
這個叫方佑的年輕舍人走到文淵閣臺階下,繼續對秦德威:“下官以為,對秦學士的稱呼不是很妥當,必須要改進!”
以秦德威之機智,也感到莫名其妙了,這個年輕舍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朝中皆知自己坐擁雙學士,是名副其實的秦學士,又有什么問題?
又聽到方佑繼續說:“以后秦學士必將長期入直文淵閣視事,而秦學士的兩個學士,一是翰苑官職,二是春坊官職,皆不屬于文淵閣!
是以下官以為,若秦學士今后公事以文淵閣為主,用其它衙署的學士為稱號,其實并不妥當!”
秦德威也沉默了,此人說的似乎也沒錯?
然后隨即在場其他人卻都陷入了為難,如果不用“學士”,那還怎么稱呼?
難道要稱為閣老?但這是不可以的!
正常情況下,入閣的大學士都尊稱為閣老。可秦德威這種半吊子入閣,根本就不是正經的閣臣,絕對不能與其它大學士同稱閣老,必須要區分開。
想到這里,眾人不禁都埋怨起來。
這方佑簡直就是吃飽撐的沒事找事,湖弄著叫秦學士不就完事了,非要吹毛求疵的作甚,這下就陷入了禮法困境!
但方佑卻胸有成竹,指著文淵閣中間的堂屋,大聲對眾人說:“在外面官署,主官可以雅稱正堂,取其坐正堂理事之意也!
而文淵閣乃輔弼君上之處,固然不能有正堂官員,但秦學士坐中堂而視事,可以雅稱為中堂也,我大明獨一無二的中堂!”
隨后方佑立刻對秦德威行禮道:“下官方佑,再見過秦中堂!”
秦德威目瞪口呆,中堂是后世流行的對宰輔大臣的稱呼,清宮戲里經常見,但從什么時候開始流傳不太可考。
難道在本時空,自己就是開風氣之先的人?
不是沒有人對自己拍馬逢迎過,但眼前這位方佑的實力還是超越所有人,這樣清新別致的拍馬方法,簡直聞所未聞。
眾人此刻都緊緊盯著秦學士,等著看秦學士本人對新稱呼到底是什么反應。
秦德威稍加思索后,就對方佑說:“甚是有心了,以后你就做本官的內閣隨從!”
于是兩房中書舍人又一次抱拳見禮,改口呼道:“見過秦中堂!”
現在大家都知道,秦中堂是什么性格了。
申時將過,快到宮門閉鎖時間,在內閣上班的人都要出宮了。這個時候,也是各大衙署下班的高峰期。
秦德威出了長安右門,與提前在此等候的馬二會合,然后翻身上馬,朝著家里走去。
不知為什么,秦中堂感覺彷佛很多人對著自己指指點點。看來關于自己的新任命,已經逐漸擴散出去了。
“秦德威!”忽然有人當街暴喝一聲!
秦中堂皺了皺眉頭,是誰如此無禮,甚至不愿意叫一聲中堂?
扭頭看去,身后不遠處有一頂官轎,轎簾已經掀開,里面坐著個吏部尚書,臉色不是好看。
秦德威毫不猶豫的雙腿夾緊馬腹,驅動胯下寶馬一個加速度,甩開許尚書跑了,轎子是永遠追不上快馬的。
回到家里,秦中堂沒有回正房,來到了李家寄住的院落。
“成了!”秦德威對李涇說,而李涇一頭霧水的,“什么成了?”
秦德威才想起,自己并沒有透露過細節,便解釋了幾句:“南巡之前,我說過要送你一個大驚喜,如今大驚喜就要來了!”
李涇雖然不知道是什么大驚喜,但也能猜到,能讓秦德威稱為大驚喜的,絕對不會小。
秦德威揭穿了謎底:“很快就有任命,讓你當個協同坐營官了!”
李涇頓時大喜,這個驚喜比自己想得還要大,他從來沒指望自己真能當上協同坐營。
一邊消化驚喜,一邊又想感謝說:“在下何德何能......”
秦德威立刻打斷了李涇,“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不用謝我,我也是看在令妹的面子上!”
李涇有點沉默,這個時候秦德威忽然提到妹妹李淑,以秦德威的心眼子,絕對不是毫無目的。
他們邊疆人士對男女大防可能沒那么在意,所以李小娘子經常與秦德威一起鬼混,但對名分卻十分看重。
李家再怎么落魄也是個武官世家,平白讓妹妹給別人做妾室,心里總是過不去。
又想到家里的父母,李涇更覺得沒臉。來幾年京師,結果把妹妹送權貴了,傳回老家這算怎么回事?
秦德威沒有直接強行指示李涇,又說:“等你在京營鍍完金,今年之內肯定讓你再回遼東,到那時就是一個分路參將!不說光宗耀祖,也是門楣光彩了。”
遼東鎮最高武職是鎮守總兵官,其次是副總兵,再往下就是分路參將。
而先前李涇在遼東時,連個千總這樣的破營官也沒撈到,而這下一躍而起,直升數級,分路參將唾手可得,堪稱衣錦還鄉了。
秦德威靈魂直擊的說:“這樣總能對令尊有所交代了吧?想必令尊也不會再說什么了。”
李涇咬咬牙答道:“秦大人乃是天上的人物,舍妹對秦大人情根深種,今后就只能托付給秦大人了!”
秦德威哈哈一笑,拍拍李涇:“說了別那么見外,都是一家人!將來若有機會,保舉你做總兵,再追封令尊!”
------題外話------
還是沒空加更,等5號娃開學,拜托諸君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