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八十二章 家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越之國公繼室

  蕭甫山指著那三個奇怪的東西問捷報兵,“夫人有沒有說這是什么?”

  捷報兵說道,“夫人說您若是有不認識的東西,那就是帽子。”

  帽子?他還未見過這么奇怪形狀的帽子。

  帽子也是粗羊絨線編織而成,厚實柔軟,他忍不住摘下頭盔套了上去。帽子可以遮蓋住耳朵和后腦,甚至還可以遮住大半張臉和脖頸,只露出一雙眼睛來。

  鄭先忍不住驚嘆,“夫人真是奇思妙想,這個帽子可真是奇特,看著就分外暖和啊!”

  蕭甫山唇角微動,小丫頭是被老神仙的預言嚇壞了吧,從頭到腳把他武裝了一遍。

  看著兩封厚厚的信,蕭甫山問捷報兵,“怎么信是兩封?”

  捷報兵覺得夫人真是很聰明,怎么國公爺問什么她都猜到了?

  替夫人傳話是件很榮耀的事,小兵精氣神十足地回答,“夫人說,國公爺若是心有煩憂,便開那封畫著鵝毛的信。若是沒有煩憂,就開那封畫著兩顆心的信。若是看了第一封信還是煩憂,便找秦生問話。”

  蕭甫山仔細一看,果真是一封信畫著一根輕盈的鵝毛,一封畫著兩顆相連的紅心。指腹在紅心上摸了一下,頓時染了嫣紅,有淡淡甜香,是口紅,她平日里最喜歡用的顏色。

  小丫頭是在公然調戲他嗎?

  這讓捷報兵傳話的口吻,分明是把他吩咐小兵的話,原樣學了去。

  他打開了第一封信。

  先入手的是厚厚一疊銀票,他數了數,一共五十萬兩。

  一旁的鄭先,幾位將士,都呆愣住了,夫人好闊氣!之前已經為大軍做了羽絨坎肩,也不知花了多少銀子,現在居然又送銀票來了!

  這哪里是千里送鵝毛,分明是雪中送炭啊!他們已經沒銀子買糧食了!

  蕭甫山看完了信,臉上忍不住露出一絲笑容,看呆了在場的幾人。國公爺會笑!笑起來這么和煦好看,顛倒眾生!

  蕭甫山對呆愣的鄭先說道,“你派人去碼頭等著,這幾日會有兩船糧食到涼州,三十萬擔。”

  鄭先剛從云山霧罩中回過神來,又被震的暈暈乎乎的,糧食?怎么憑空會有糧食?三十萬擔,大軍兩個月的口糧!

  鄭先強自鎮定下來,覺得嘴里飄出來的話都是零碎的,“國公爺,下官買的糧食都沉河里了……咱怎么……還會有糧食到?”

  蕭甫山淡淡說道,“夫人送過來救急的。”

  他有些好奇,幼菫遠在京城,怎么就猜到他煩憂的是糧草?沉船可是最近這幾日的事!

  還有,秦生是誰?他如何能徹底解決西北軍的糧草問題?

  鄭先已經不知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情了,震驚,狂喜,絕地逢生……

  夫人咋就猜到他們會缺糧呢?這簡直就是救命的糧食!

  他吼道,“夫人威武!夫人威武!”

  幾位原本心沉入谷底的將士,此時也是被突如其來的驚喜給填滿了,幾人也異口同聲跟著喊了起來,

  榮國公夫人送來了糧食的消息,口口相傳,越傳越遠,漸漸的,整座清泉城內外的將士都知道了。缺糧陰霾籠罩下的西北軍,士氣大增,將士們雄壯的吼聲此起彼伏。

  “榮國公威武!”

  清泉城的秋夜已經帶著寒意,月色冰涼,大將軍營帳外有層層士兵把守。

  蕭甫山坐在內間塌上,從懷中掏出那封畫著兩顆心的信,一字一句細細讀了起來。

  “甫山吾夫,既然您那里缺紙少墨,妾身便讓人給您帶去,以后家書也不必那般節省著寫了。”

  蕭甫山莞爾,平時他在的時候不肯喊他一聲甫山,在信里倒親昵起來了。

  缺紙少墨,小丫頭是嫌他寫的簡短,只是家書都是如此寫,哪有像她這般通篇白話的。她居然事無巨細把府里一個多月來發生的事說了一遍,連永青和卉云功課學到哪里了都要講,看著信他能想象出來她和兩個孩子鮮活的生活。

  “國公爺定然是奇怪,妾身如何猜到您有糧草煩憂的吧?您武功蓋世,智計無雙,吐蕃強櫓自不會讓您煩憂。西北最大的問題便是糧食問題,您若有煩憂,必然是因為糧食。”

  她倒是聰明,只是他又不是神人,哪有她說的那般厲害,怎么會沒有別的煩憂。賽德來者不善,并不好對付。若不是她的炸藥,西北軍說不定已經血戰了幾場。

  最近和賽德打的這幾場,也是險中求勝,賽德反應機敏又有幾十萬大軍,很是讓他頭疼。這次攻下清泉城等三城,西北軍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說到最后她又帶著委屈,“國公爺既然什么也不與妾身說,那我便也跟您賣個關子。您侍衛遍地,但總有您顧不到的地方,您猜是什么呢?”

  蕭甫山寵溺笑了笑,她說的是棉衣還是羽絨坎肩?或者是她鳩占鵲巢開的酒坊?

  信末尾也和他如出一轍,加了幾句。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蕭甫山撫著信,她年紀小,又是嬌氣柔弱的性子,冷不丁沒有他在身邊,定然是心里不好過,也不知偷偷躲在床上哭了多少次了。

  西北邊患不除,他們夫妻定然是要這般聚少離多,總該把這問題徹底解決了才是。

  鄭先領命,除了要等運糧大船,還要找一個叫秦生的人。

  都護府能動用的人手幾乎是傾巢而出,在大街小巷打聽一個叫秦生的人。

  當天晚上,士兵們便帶回八個叫秦生的,有黃口小兒,也有古稀老人,有農夫匠人,也有販夫走卒。

  鄭先挨個問他們,“可有妙計尋來糧食?”

  他們皆是一臉茫然。

  “大人,小的若是能尋來糧食,也不必現在這般吃不上飯了!”

  “大人,可否管頓飽飯?”

  “大人,聽說前面街口有個算命先生,甚為靈驗,大人不若去請他卜上一卦。”

  鄭先重重嘆了口氣,給了他們一人兩個饅頭,讓他們走了。

  只知道一個名字,也不知他具體情形,該如何尋?簡直是大海撈針啊!

  秦生,到底是何方神圣?

  西北的糧食問題可是個無底洞,他能幫著給填上?

  筆趣閣手機版:m.extree.cn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