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04章 石背村外面有個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后我的福氣漲爆了

  其他學生不可置信地看向李明月,李明月不是一向最厲害嗎,怎么能寫得最不好?

  李寶玲勇敢舉手,“古老師,李明月是寫得最好的吧?”

  她委婉提示,老師你是還不是弄反了。

  古士杰笑瞇瞇道:“我們昨天學的是第6課,李明月默寫的是第8課,所以她最差。”

  正幸災樂禍的趙小蘭瞬間沒了笑,有種被萬箭穿身的感覺:李明月,你作弊!

  我們才學到第6課,你竟然已經能默寫第8課了!

她才剛剛預習了第7課的內容,虧她還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領先所有人一步呢,結果  其余人也心情很復雜,老師你是故意的吧!

  不管怎么樣,李明月成了石背村學校第一個讀報的人,其實這也是幾個知青商量過一致決定的事,這事兒是李明月提出來的,所以她必須先給大家示范一個。

  所以即使李明月默寫對了第6課,古士杰也會找其他借口讓李明月成為‘最差’。

  這天晚上吃過飯后。

  石背村的村民們大部分都歪炕上家長里短的時候,村里的大喇叭就響了起來。

  “喂,喂,喂,喂!”

  “哎呀,大晚上的,生產隊這是有啥事了?”

  “正好我沒事,管它是啥事,我都能出人出力。”

  有學生的家里則是另外的聲音,“啊,我知道,是我們老師要給大家念報紙聽。”

  正在眾人嘈雜中時,喇叭里響起了一個少女清脆的聲音。

  “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

  趙家的趙小蘭一下子愣住,這是李明月的聲音!不是說先從老師們開始嗎?怎么就變李明月了。

  不少人也聽出了李明月的聲音,畢竟石背村不大,人不多。

  喇叭里怎么會出現李老頭孫女的聲音呢?往常可都是隊長李石柱的。

  還要那什么光明,什么希望,又是什么東西?

  在大家的疑惑聲里,李明月繼續講了下去。

  “回郭鎮公社位于XX省SS縣,有二十一個大隊,二百一十一個生產隊,五萬八千口人,四萬畝土地,坡地占一半以上。”

  村民們稍微愣了下后,就開始和石背村所在的公社對比了起來。

  這個回郭鎮公社可真夠大的,反正算下來應該比石背村人口多,地也大。

  廣播里繼續響著李明月的聲音。

  “近幾年來,回郭鎮公社的生產條件變化很快,全社百分之八十的徒弟實現了園田畫,耕作、排灌、脫粒、農副產品加工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和半機械化,所有生產隊都通了電,化肥自給有余。”

  一聽這,父老鄉親們就轟然起來。

  “啥,人家都有機器耕地、澆灌、脫粒了,電也通了,化肥也自給還有多余的!”

  “那為啥咱們生產隊啥都沒?啥都是靠人,咱們村還沒通電!”

  “就是,我還以為其他地方跟咱石背村一樣呢,沒想到人家比咱強這么多!”

  大家的心里一下子不平靜了。

  李明月繼續給大家的心湖里投石子。

  “回郭鎮,去年平均畝產一千零一十六斤,向國家上交糧食五百四十二萬斤。”

  眾人一聽更炸,這畝產比石背村高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呢!好羨慕,好嫉妒,好恨!

  “回郭鎮去年辦工業總產值達到了五百八十九萬元,大隊工業達到四百二十八萬”

  啥?!

  有不少人聽到589萬元這個數字的時候直接從炕頭掉了下來,這是假的吧!?

  他們石背村生產隊,一年加上糧食,加上所有的收入連人家零頭都抵不上。

  很多人覺得肯定是李明月在胡說八道,可一開始的時候李明月就說了,這篇報道是國家最有公信力的報紙上的,不可能是假的。

  李石柱站在自家院子里,雙手緊緊握成拳頭,豎著耳朵認真聽著,生怕錯過一個字。

  “回郭鎮一開始關于辦不辦工業的問題,也經歷了多年的爭議,一開始沒錢、沒機器,有了機器也買不起,買了機器用不起,修不起,反正就是沒錢。

  有人主張等一等再說,社員們說:等到何時?等就是不干,等就要耽誤時間,等就要落后!”

李明月清脆的聲音在喇叭里傳出,在石背村的天空炸響,炸進每一個村民的心里,炸得他們羨慕、嫉妒、著急、激動  此時的石背村極安靜,除了喇叭里的聲音外,幾乎再聽不到任何其他聲音。

  高豐收抱著他妹妹,只要他妹妹一有哭的架勢,他就立刻舉高高。

  萬四海抓住他家養的旱鴨子,只要鴨子有“嘎”的意思,就立刻抓緊鴨子的脖子。

  此時沒有一個小孩哭鬧,沒有一個老人咳喘,都在傾聽著喇叭里的聲音。

  “也要人主張向國家伸手,社員們說:國家出錢,農民種田。這條路我們不能走,公社根據當時的條件,努力辦了些小工廠,過了幾年,社隊工業就給農業提供了三百萬元和一千一百多件農機和設備。”

  “回郭鎮立足農業辦工業,糧食年年增產,對國家貢獻越來越多,集體經濟越來越好,社員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盧醫苗大隊是全公社最早辦工業的大隊,現在每年工業和副業收入二十多萬元,這些收入,除了用于農業生產和增加社員收入之外,這幾年還打深井七眼,買拖拉機十二輛,辦起來機修、炸  “公社隊員農閑做工,農忙務農,亦工亦農,多種經營,僅大白菜一項,就可為國家供三千萬斤,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石背村的人全都呆住了,白菜就能供三千萬斤,那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啊!

  “現在,公社辦的工廠有化肥、水泥、農機修造、鑄造、化工、機制磚瓦、電器材料等十多個中小學勤工儉學生產濾油器、砂輪、電池”

  這篇報道其實李明月早就看到了,她當時看完就震驚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那場景,是她上輩子無法想象的,如果石背村也能她不敢想。

  所以當定了她第一個要和村民們分享外面的信息時,她思考良多,決定把這一篇拿出來,給石背村一劑狠狠的刺激。

  這個刺激的當量很強悍,很多人這一夜輾轉發側無法入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