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三章:孝賢皇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盛京有美人兒

  你說你看就算了,還單手放在桌上支著腦袋,目不轉睛的看。

  那眼神炙熱的,生怕別人注意不到她是嗎?

  要不給你在我身邊添張凳子?坐過來?

  早知道,她之前就該一狠心,直接一匕首扎進他的脖子里。

  沒準兒皇上還會賞賜于她。

  或者皇上先前賜婚之時,就該直接了當的拒絕了他,讓他丟個人現個眼。

  雖然她一向被人圍觀的多了,早該已經習慣了這些。

  可是那些人圍觀她的她都不認識,所以讓他們看看就算了,反震她也不會掉塊肉。

  但是這三個人不一樣,他們曾經都先后被她揍過,有了些許交集。

  怎的,現在一個個的,又開始皮癢了,想找抽?

  蘇漠現在心情有些許暴躁,蘇璃見了立即給她還沒見底的茶杯里添了些茶。

  美其名曰:“姐姐多喝點清茶,好去火。”

  蘇漠聽罷轉頭看了蘇璃一眼,看到她眼中有些幸災樂禍的表情。

  眼神微微一瞇,蘇璃則換上一副無辜的表情。

  她說的可是大實話,姐姐惱恨的看著她做什么?

  同時在心里還在想著:得虧今日,金三少爺在外地沒在盛京。

  不然今晚怕是只會更熱鬧,沒準兒還能看到金三少爺跟那血王搶人的場景,可惜了這血王這么輕而易舉的就讓他得逞了。

  蘇璃有些惋惜的搖了搖頭,蘇漠的臉色頓時更黑了。

  胳膊肘往外拐,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她這妹妹絕對是第一人、

  霍慶,蕭煜,蕭欒幾人看向蘇漠的目光,安平公主也瞧見了。

  她看到一直心不在焉的程言,心中不免有些泛酸。

  有些事騙自己騙的久了,也是會將自己騙過去的。

  一開始安平公主,固然只是存了將程言,從蘇漠身邊離間開的心思。

  后來她為了刺激和試探蘇漠,安平公主又不斷催眠自己,是真的喜歡程言。

  久而久之,在她心底便把這種催眠,當成了真的喜歡。

  聽到程言要回京了,她是真的欣喜。

  看到程言擋在自己面前,她也是真的開心。

  后來蘇漠負氣說程言對她有情,她心底也是真的歡喜。

  再后來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一起出力,讓父皇給她賜婚,她也是真的以為自己能得償所愿。

  可是最后程言卻在父皇沒開口之前拒了婚。

  剛開始她是真的生氣,認為程言沒有資格拒絕她,不該拒絕她。

  出于公主的儀態,她沒有發作。

  可是冷靜下來之后,她真的有些難過。

  蘇漠到底有什么好?可以引得他們一個二個的,對她趨之若鶩?

  蘇漠察覺到了安平公主的目光,這是她第一次,在安平的眼中,感受到了一絲除了惱恨和戲謔之外的其他情緒。

  很意外,但是她并不認為安平此后會因此放過她。

  這時,最后一個貴女的才藝表演完畢。

  到了論功行賞的環節。

  按照以往宴會的慣例,那些東西都是直接賞給,宴會表演的舞姬和樂師等人的。

  今年因著多位貴女的加入,便多了一個名次排名。

  其實往上追溯,在很早以前,爍朝的宴會是從來沒有舞姬和樂師的。

  這個歷史就得追溯到,當初開國皇帝登基初期。

  那會兒爍朝剛打完仗又加上天災,不僅國庫空虛,舉國上下都沒什么余錢。

  正巧又碰上那年中秋,看著空空如也的國庫,新皇很是發愁。

  自己個兒剛登基的第一個中秋宴,到底是辦好呢?還是不辦好呢?

  他是有心要辦的,但是沒錢,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要說不辦吧!又丟面子!

  身為新皇登基的第一個中秋宴不辦,那些文武大臣,以及那些黎明百姓,會怎么想?

  人家會不會覺得這新朝不行?這新皇也不行?

  長此以往,人心渙散,那他費心打下來的這江山不就完了嗎?

  新皇為此愁的頭發都快白了,卻始終沒能想好對策。

  這時,新皇的皇后想到一個妙招。

  她對新皇說:“皇上咱們今年的中秋宮宴,得辦;不僅要辦,還要辦的漂漂亮亮的。”

  “因為這不僅僅是皇上您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宮宴,這還代表著皇上您的一個態度。”

  那新皇就好奇了。

  怎么辦個宮宴,還牽扯到態度上了?

  再說了,這一場宮宴辦下來,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

  作為新登基的皇帝,天下百廢待興,他不更應該以身作則,勤儉節約么?

  聽到皇上如是說,皇后微微一笑。

  這才娓娓道來。

  在她小時候村子窮,大家都是在一口鍋里吃飯的。

  每日都是這家拿一點米出來,那家拿一點面的。

  沒米沒面的就出力,切菜的,炒菜的,生火的各司其職。

  皇上您不妨效仿一下。

  就放出消息去:就說今年的中秋宮宴,您想體驗一下民間風情,與民同樂,特邀盛京的百姓們,在玄武門前歡聚。

  這樣,一來能體現皇上您的親民愛民,二來可以表明皇上您愿意跟百姓同甘共苦的決心。

  之后然后咱再辦個才藝比賽,邀請盛京所有適齡男子女子參加。

  之后我們再挑揀幾件上好的物什,用來獎勵才藝表演出彩的那些人,這一下表演不就也有了嗎?

皇上聽完皇后的話,心中這么一合計似乎可行  雖然他不是窮苦出聲,但也是見過人間疾苦的。

  所以不久是與民同樂么?

  以前行軍打仗的時候,又不是沒做過。

  只不過這次人多了點而已。

  此消息一傳出,舉國沸騰,還特地有外地人,從外地趕來盛京赴宴的。

  要知道這可能是很多人,這一生中唯一一次可以面見皇帝的機會,回去可以吹好久的牛皮了。

  不過為了避免中秋宴當日,有人上臺表演胸口碎大石這種才藝。

  在中秋之前,禮部還先行淘汰了一波表演才藝的人。

  那陣子禮部那些人,一個個眼睛都快瞎了;各式各樣,奇奇怪怪的才藝,層出不窮,讓人應接不暇。

  他們在心里叫苦連天,紛紛在想,這真特么不是人干的事兒。

  但是好在最后的結果:是喜人的。

  那年的中秋宴,辦的可以說是熱鬧非凡,空前絕后。

  事后,黎明百姓都在傳新登基的皇上好啊。

  和百姓同席而食不說,還親民,愛民,與民共歡,與同樂,是個難得的千古明君。

  這事跡越傳越開,老百姓心里歡喜啊。

  有這么一個明君,他們何愁過不上好日子,于是這干起活來就更加賣力了。

  第二年,各地收上來的賦稅,相較于去年翻了幾倍。

  新皇高興的幾天幾夜沒合上嘴,賞了皇后好些東西不說,并賜了她一個孝賢皇后的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