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醫生懷疑中醫古代的濕是神教一套,得再說說中醫古代說的“濕”是什么,現代中醫學要不要再繼承古代中醫學里的“濕”?
“臨床是實踐性學科。”
不管怎么黑,實踐性學科只認事實,只要療效有效是王道。
西醫臨床同遵循這個規則,只要先治好病是勝利。
臨床證實中醫歸類為濕的病因理論對臨床療效有奇效,為何不用。
現代中醫回頭去做濕的研究,好比西醫學發現在臨床治療上有效的現象去做回溯性的研究。
不要以為只有現代醫學這樣做,古代中醫大夫做回溯性研究佐證前人發現的工作一直沒有停過,有歷史記載的。
之所以古代中醫沒能像西醫形成現代的科學體系,是由于國內當年的整體科學體系落后。這個鍋讓中醫單獨來背是鐵定不成立的。
現在國內科學體系發展了,中醫要一塊發展。
一會兒說中醫不是先人一套不叫做中醫,一會兒指責中醫不夠科學方式。
這些人對中醫安好心嗎?真了解中醫嗎?
現場兩位西醫大夫聽到此,表情肅穆。
在學術的闡述中,溫子涵語調平靜,沒叫過苦。
可能是她越平和越只講事實,反讓人越領教到現代中醫生的苦:一方面被中醫黑罵,一方面被中醫粉罵,現代中醫生所處的環境是妥妥的兩邊不是人。
以溫子涵醫生的家境可以選擇西醫路一帆風順,什么緣故讓她最終選了條最難走的醫學路?
佟醫生墨鏡后的目光爍了爍。
醫學的道理一時半會兒不可能全講明白,能讓病人和家屬折服的永遠先是醫生本身的治學態度。
溫醫生的學術態度在表述中明明白白顯示出來:太正經。
殷奉春表態:“請溫醫生給我太太治。”
溫醫生把她老公說服了,吳麗璇心頭小雀躍一把,因為她是越來越喜歡溫醫生。
瞧瞧溫醫生如她的謝閨蜜好貼心,先笑笑對她說:“女孩子對扎針還是比較怕的,我換個比較舒服的方式給你治。”
說著溫子涵拉開診臺下方的抽屜拿出塊塑料板。
塑料板分有多個均等小格,格凹里放的“小黑石”是王不留行籽,一種中藥。
板子上面貼有醫用膠布,按照格子分割后每塊膠布上貼有一顆王不留行籽。
再用醫用鑷子將貼有王不留行籽的每塊膠布撕下來使用,而且不像西醫用來治療人體傷口,而是貼在人體上穴位上進行治療,因此是針灸療法的一種。
針灸里頭的“針”定義很廣,很多東西可以作為針灸里的“針”。這里的王不留行籽是“針”。
治療之前患者要明確診斷,不是濕是?
“她是心火旺。”
火旺豈不是和之前說的寒濕外侵為一個內熱一個外寒差了十萬八千里。
殷奉春問:“我怎么還聽說外寒和內熱可以并存?”
中醫是可以外寒內熱并存,但和西醫同樣的邏輯,多種病因并存的情況下要抓住主要病因去治。這點無需解釋。
殷醫生:……我傻逼了。
讓他更覺得傻逼的是:溫醫生給患者耳朵貼了兩粒王不留行籽,治療結束?
謝謝親們的支持,晚安親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