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33.左右為難的難兄難妹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十八線錦鯉逆襲攻略

  景栗這才明白,米子游剛剛說沒有帶銀票,純屬是借口,他其實是想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另外,米子游這個人盡管看上去油膩討人厭,但心地并不壞,離開之前還勸她趕緊走,免得落入這一左右為難的困局之中。

  可惜,他倆誰都沒來得及撤退,淪落為一對難兄難妹。

  賑濟所內人聲嘈雜,見有官員前來,難民一窩蜂地沖上前,不過全部被衛兵攔了下來。

  景栗仔細聽了聽難民所講的內容,基本都是在哭訴賑濟所中缺衣少食,看來朝廷賑災銀糧的確短缺嚴重。

  她生長于小康社會的和諧大環境之下,看到一位位面如菜色、衣衫襤褸的饑民,著實同情不已,甚至想把捐款的數目增加一倍,好幫助難民渡過難關。

  但是,她轉念一想,認為官府未必會把收到的錢全部用在賑濟災民的正道上。

  唐朝中后期的宦官大多橫行暴虐、作惡多端,而朝臣也非善類,在他們眼中,政zhi利益遠遠高于百姓安危,否則也不會在募集賑災善款時搞出南衙和北司對峙的場面。

  無論是李正德還是小仇大人,他們親自出面籌集善款,最為重要的目的,不是單純地救助災民,而是彰顯權勢與拉攏商業派黨羽。

  古代商賈地位極低,為了保證生意順利經營,少不得要拍官府和官員的馬屁。

  譬如米子游,他對小仇大人的熱絡態度并非出自真心,純屬不得已而為之,從其竭力想要避開南衙北司的慈善擂臺便可以看出,他壓根兒不愿蹚朝堂紛爭這灘渾水,只求安安生生做生意。

  可是,面對權勢,廟堂高官貪如饕餮,不但在朝堂爭權,還在民間爭勢,不遺余力擴大勢力范圍,用慈善擂臺的方式逼迫商戶站隊,真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所募集到的善款,有多少耗費在了朝廷內斗上,有多少進了官員的私人腰包,有多少切切實實用在了災民的身上,此問題的答案,出錢的商賈永遠不會知曉。

  如此黑暗的社會現實,景栗只能感嘆,無法改變。

  即便是戰天斗地的大女主,也無力扭轉時代的悲劇。

  她實力的極限,只是化解苦主楚鳳鳴的怨念,懲治楚家惡人,重振鳳臨閣金字招牌,沒有能力像觀音菩薩那樣普度眾生。

  獨教授提出一個想法:“要不然你把要捐的錢和物平分成兩部分,向南衙和北司各捐一半,誰都不得罪。”

  這確實是個脫身的辦法,景栗打算聯合米子游一起行動,這樣才不會顯得太突兀。

  聽過她的方法之后,米子游一秒都沒有猶豫便否決:“南衙和北司擺出對立的陣仗,就是逼迫我們站隊,你如果帶頭一碗水端平,人家兩方完全爭不出高低,到時候還不得把怨氣都撒在你的身上!

  在如今的形勢之下,你越是想兩邊都不得罪,就越會把兩方勢力得罪的徹徹底底,還不如從南衙和北司之中挑一條大腿抱著,至少另一方想拿我們開刀的時候,或多或少會有些顧及。”

  不得不承認,他的顧慮很有道理,難題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

  景栗苦惱地問道:“你選擇抱哪一條大腿?”

  米子游郁悶到即將提前謝頂,扇扇子的幅度越來越大,心卻越來越燥:“南衙和北司兩條腿都靠不住,我恨不能自斷雙臂,好名正言順地拒絕抱腿。”

  斷臂實在太過于血腥,景栗思前想后,決定實在不行就扮柔弱裝暈,一頭栽倒在地假裝人事不知,拿出演技的最高水平,只求躲過此劫。

  賑濟所是標準的三進院,外兩層擠滿了難民,官衙在最里面,外有官兵把守,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景栗進入里院才發現,這里比外面寬敞得多,古代官員的排場果然大,任由災民在外人擠人,也不肯讓出一半的官衙多修一處供難民容身的棚屋。

  一眾官職低微的官差小跑著前來迎接南衙與北司的兩尊大神,李正德黑著臉發起了脾氣——

  “大唐乃巍巍盛世、浩浩強國,但近來賑濟所的災民頻頻在都城內游蕩乞討,著實有損我朝威儀,讓你們盡快在城郊找個合適的地方安置災民,不準這些人再入城內,怎么還沒有辦好?”

  小仇大人難得和南衙官員站在同一戰線,擺譜講話時嗓音愈發尖銳——

  “萬歲爺本想出宮微服私訪,我費勁口舌才勸住,為的就是替你們遮掩賑災不利一事,一個個的居然還不長心,非得等龍顏震怒才肯用心辦差嗎?”

  賑災所的官員趕忙點頭哈腰地解釋,千句萬句融成兩個字——缺錢。

  景栗從小官們的站位推測,賑濟所的官員應該一半屬于南衙,一半屬于北司,分別跟在李正德和小仇大人的身后。

  不是人生性偏愛搞小團體內斗,而是朝堂因官員爭權奪利而變得烏煙瘴氣,連商賈都被逼著站隊,小官們要想就在官場繼續混,就不得不前赴后繼地加入抱大腿的隊伍。

  聽到這里,米子游忽而有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啪的一聲合上折扇,低聲道——

  “一會兒好好配合我,本小爺帶你脫身!”

  景栗很想細細詢問他的計劃,可惜時間不允許。

  李正德和小仇大人已入屋落座,一左一右,擺開陣仗,二人神情復雜的雙眼齊刷刷地盯著“楚鳳鳴”和米子游這兩只待宰的“商賈肥羊”。

  官員送上兩套筆墨紙硯,分別置于兩尊大神的正前方。

  李正德道:“二位請在善心簿上留下姓名與所捐贈的金銀與物資數目。”

  小仇大人也不甘示弱,做出請的手勢:“本官代表災民感謝二位的善心。”

  單從態度來講,小仇大人明顯更好一些,而且剛才還在門口對“楚鳳鳴”一通夸獎,為了還這一份人情,景栗似乎更應該把錢捐到北司這一邊。

  反觀李正德,端坐如松,氣場十足,從頭至尾沒有任何誘導性的言語,似乎把選擇權完全交給了前來捐錢捐物的商賈,不過,大家都是智商在線的成年人,誰都能讀的懂其倨傲眼神之中的潛臺詞——

  “只要你承擔得起后果,不給本郡王面子也無妨。”

  “游公子,您先請!”

  景栗果斷把當出頭鳥的機會讓了出去,靜待米子游的表演。

  米子游語出驚人:“二位大人,在下改了主意,決定不將財物捐入賑濟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