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天子

第一百二十六章內閣變化  楊士奇走的時候,滿城文武幾乎沒有幾個人去送行。倒是臨去之前,曹鼐倒是秘密拜訪恩師,具體說了什么。

  卻沒有人知道了。

  楊士奇卸任華蓋殿大學士。由楊溥接任。

  內閣的排名變成了。

  楊溥華蓋殿大學士,內閣首輔,其次乃是胡濙謹身殿大學士。曹鼐文華殿大學士,王直武英殿大學士。馬愉文淵閣大學士。

  楊溥推薦的新晉大學士乃是陳循。

  之前說過,乃是永樂十三年狀元。而是江西人,卻是楊士奇的同鄉。

  這也是楊溥為安撫朝堂的決策。

  首先陳循與楊士奇之間并不是很親近的,否則上一次楊士奇推出的人選,就不應該是曹鼐而是陳循了。

  都是狀元,誰還比誰差了?而且陳循的資歷要比曹鼐還高。

  不過,同樣是狀元因為在不同的省份,卻待遇不大一樣,江西與浙江,福建都是科舉大省,很抱歉,多一個狀元人家不稀罕。

  但是北地就不一樣了,一個狀元足以讓全省的士紳推為翹楚了。

  對于江西來說,大明開國以來,洪武年間科舉舉辦并不頻繁,中間還停辦了十幾年,但是到而今細細數來,江西有五六個狀元,最少有兩次,是江西人包攬前三甲。至于榜眼探花等,更是不用說了。

  滿朝半江西這話,從來不是隨便說說。

  所以陳循雖然為狀元,但是他背后的政治資源反而不如馬愉與曹鼐,人家上有大學士支持,下有山東,直隸鄉黨。

  縱然北地少文,但是畢竟一個省的體量還是在哪里放著。

  這也是為什么楊溥要推薦陳循入閣的原因,他總要安撫一下江西人。

  再加上陳循才也堪用,畢竟能在這么多人之中一舉奪魁,都是有本事的。

  朱祁鎮也知道而今一番大動蕩之后,正是要鎮之以靜的時候,所以也就沒有反駁。

  只是朱祁鎮萬萬沒有想到,內閣的變動,并沒有因此終止。

  胡濙向朱祁鎮乞骸骨了。

  朱祁鎮大吃一驚,立即召見胡濙。卻見胡濙雖然安步當車,卻鶴發童顏,一點沒有顯老,甚至讓人有一種懷疑,懷疑胡濙的頭發是假的。

  胡濙行禮過安坐之后,朱祁鎮立即問道:“先生是要棄朕而去嗎?”

胡濙說道:“老臣豈敢,只是老臣實在是年事已高,臣生于太祖洪武八年,而今六十有七,年老體衰,不堪重負,尸餐素位,恐  誤國家大事。故而臣請陛下擇賢德之輩代臣。”

  朱祁鎮聽胡濙這一番話,再看胡濙的相貌,總覺得有一點諷刺的意味。

  如果去掉胡濙一頭白發,說胡濙四五十歲的人都有。

  朱祁鎮只知道胡濙好養生,而且很有成效,其實他并不知道,這位現在就告老的人,在歷史上經歷英宗年間一切風波。如果歷史沒有改變的話,歷史的正統皇帝與眼前這個老人,也不過是前后腳離開的人世。

  胡濙足足活了八十九歲。更可怕的是,他為大明朝廷效力了六十多年,不管是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還是奪門之變,其中收拾爛攤子的人中,都有胡濙。

  胡濙決計不是不堪重負,而是看到朝廷政事的變化,不利于胡濙。所以胡濙才想退一步海闊天空。

  畢竟胡濙本身好養生,好道法。對名利不敢說不貪戀,但是卻足夠的理智。

  他見楊溥掀翻楊士奇的種種手段,心中擔心,他是楊士奇下一個目標。

  原因很簡單,胡濙在資歷,能力,潛勢力上,他自己也知道,他比不上楊士奇與楊榮,而今如果是楊榮當政。

  胡濙不用多擔心。

  但是楊溥卻不一樣了。

  三楊之中,楊溥從來是小老弟。算是后起之秀,胡濙在永樂年間就是尚書級別的重臣,但是楊溥那時候還在翰林院讀書。

  在內閣之中,張輔是決計不會插手文官這邊的事情的。所以可以忽略不計。曹鼐,王直,馬愉,新進的陳循。都威脅不了楊溥,六部之中,也少有能威脅到楊溥的。

  但是胡濙卻是一個。

  想讓胡濙向楊溥低頭,胡濙自己的驕傲,他是決計不想的。他又不想與楊溥斗個你死我活的,索性致仕,寄情山水之下,也算是一大樂事。

  其實胡濙很早就有這個傾向了。

  在三楊當政的時候,胡濙一直把持著禮部。但也僅僅如此而已,不關禮部的事情,胡濙一概不管。

  朱祁鎮心中對此也有猜測,正因為如此,朱祁鎮才更不能讓胡濙走了。

  對于內閣成為楊溥一言堂,朱祁鎮也是有足夠的警惕的。胡濙這個老臣,畢竟是太宗皇帝留下來的臣子,宣宗皇帝所選的托孤重臣。即便不想管事,但是對大明忠心卻是可表日月的。

  這樣老臣在內閣之中,真有什么事情,或者楊溥有什么意外,足夠作為替手。鎮得住場子。

所以,朱祁鎮連忙說道:“先生那里的話,先生養生之道,朕早就羨慕已久了。正想朝夕請教。先生如果覺得公務  繁忙,禮部的事情可以多找幾個人分憂,先生只需每日進宮傳授朕養生之道即可。”

  說實話,禮部就是一個清水衙門,除卻今年下半年要辦的各地鄉試,明年上半年的會試之外,就沒有什么大事了。

  胡濙本身就很閑的。

  胡濙又堅持了幾次,但是朱祁鎮說什么也不會讓胡濙還鄉的。胡濙這才說道:“陛下有意,老臣不敢不從,只是養生之道,卻是沒有什么大道理,只是少年戒之在色,陛下已得其中三味,只需持之以恒就行了。”

  朱祁鎮聽了,只覺得胡濙這個老不修的在諷刺他。

  他本心不想這么早與錢氏同床,只是他高估了自己的意志力。少年夫妻,正是食骨知髓的時候。

  朱祁鎮唯一能堅持的,僅僅是有錢氏一個女人而已。

  卻不知道胡濙所言,其實并不是諷刺。

  宮中所有的宮女,可以說都任朱祁鎮采摘。朱祁鎮只要有意,不用動手,只要動動眼神,就有女人脫光光躺在他床上。

  朱祁鎮還能保持不亂性,已經是難能可貴了。甚至宣宗皇帝駕崩,很多人都暗地里說,是宣宗在女色上太過了。

  比起宣宗,朱祁鎮簡直是苦行僧了。

  朱祁鎮好生安撫了胡濙,不去說了。只是他送走了胡濙之后,心中才若有所悟,暗地:“胡濙這一次乞骸骨,是給我看的,還是給楊溥看的。”

  他越琢磨,越覺得自己被胡濙給套路了。

  胡濙不想向楊溥低頭,但是又不想與楊溥爭斗,自然要向楊溥釋放一些信號了。口中說什么,并不重要。

  政治家的話,能信得過才怪。

  這種主動請辭的話。楊溥知道了會怎么想?

  甚至楊溥想不想胡濙請辭?

  朱祁鎮想了半天,估計楊溥是不想的。

  因為朱祁鎮固然不想讓楊溥在內閣獨大,楊溥又是一個聰明人,他也不會在內閣獨大,因為他在內閣權勢太盛的話,他在內閣首輔這個位置上也待不長了。

  所以,他不想將胡濙逼走,畢竟逼走了胡濙,未必能弄來自己的人。

  朱祁鎮心中暗道:“都是老狐貍。”

  如此他也放心了。

  之前的內閣,乃是三楊,張輔,胡濙分為三派,而今的內閣卻是,楊溥,馬愉,陳循一派,胡濙一派,曹鼐一派,王直一派,張輔自然是旁觀者。而曹鼐與王直兩派有聯合的跡象。

  朱祁鎮心中暗道:“如此一來,內閣里面暫時穩定下來了,穩定下來也好做事。”

  最新網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