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3章 董小宛,董鄂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影視諸天逍遙行

  正月,稱帝,二月,向京城進發,三月,破京城,四月,胸口插了一把刀。

  短短四個月,李自成經歷了人世間最大的起伏。

  刀鋒暗紅,血光隱隱,刀身輕柔,好似活蛇。

  被這樣一把寶刀洞穿胸口,便是狄光磊也不可能存活。

  鬼刀老祖的手腕上綁著天蠶絲,血刀洞穿李自成胸口后,輕輕一拉便回到手中。

  擊殺李自成,立下巨大功勛,榮華富貴就在眼前,鬼刀老祖興奮地把三角眼瞇成了兩條線。

  “小子,你刀法不錯,咱們有機會再打,老祖去也!”

  說罷,鬼刀老祖飛身想要逃離。

  胡護衛雙目血紅,好似厲鬼一般,喝道:“我和你同歸于盡!”

  大刀揮舞,猛劈猛砍,招招進攻,每一招都是搏命的招式。

  此等出手方式看似狂暴,實則已經大大違背胡家刀法真意,如果兩人單挑,十招之內,鬼刀老祖必勝。

  只不過周邊侍衛一窩蜂的沖了上來,鬼刀老祖存心跑路,沒時間比斗刀法。

  雙刀對砍,鬼刀老祖借力逃離,其余血刀門弟子拼死砍殺,以圖突圍。

  在眾多護衛的瘋狂圍殺下,包括鬼刀老祖在內,共有三人逃離。

  胡苗范田四大護衛,胡苗被血刀僧拼死砍傷,范田被斬殺,四大侍衛只剩兩人。

  鬼刀老祖回去之后,向清兵統帥愛新覺羅·豪格匯報,豪格連夜出兵,把亂作一團的闖軍殺得大敗。

  李自成麾下那一眾溜須拍馬的奸佞,盡數被“亂兵”殺死。

  得到消息的宋獻策仰天長嘆,狄光磊手握鳳翅鎦金镋,戰意滿滿。

  國不可無主,兵不可無帥,李自成身死,當另立新君,維持士氣。

  以威望而言,狄光磊比不得李巖宋獻策,甚至比不得劉宗敏牛金星。

  如今劉宗敏牛金星身死,李巖宋獻策支持狄光磊,士卒雖有不服者,但并未表露出來。

  威望是打出來的,只要帶兵打退滿清大軍,這個位置便坐穩了。

  狄光磊對于這一戰做了十足的準備,一道道命令吩咐下去,大軍全數調動起來。

  后軍都是精挑細選的精銳,軍紀嚴明,裝備齊整,戰力遠勝前軍。

  豪格乘勝追擊,本以為可以快速擊潰闖軍,沒想到剛剛遭遇,便被打了個伏擊。

  在狄光磊的指揮下,闖軍火炮,火槍,強弩,弓箭接連發射,攻勢連環不斷,打的清兵前軍抱頭鼠竄。

  李巖領兵從側翼發起進攻,兩面夾擊,滿清兩萬前軍只有不足兩千逃離。

  豪格在鰲拜和鬼刀老祖的拼死護衛下離去,統領中軍后軍準備接下來的決戰。

  滿清為了入關,拿出了全部家底,足足二十萬鐵騎,兩萬人還不算傷筋動骨。

  清兵單兵戰力強,士氣也比闖軍高,怎奈闖軍裝備好,還有超越這個時代的戰術思想指點。

  這卻是狄光磊此前做計劃的時候,知道滿清是大敵,查找了大量的史料和論文,從多個方向把這一戰研究的極為透徹。

  說的傲氣一點,狄光磊比豪格更懂八旗鐵騎。

  單兵戰力比不過就拼戰術,拼裝備,拼后勤。

  隨著一場場勝利,闖軍士氣迅速穩定,李自成被刺殺的影響降到了最低,狄光磊威望大漲,已然超過李巖宋獻策。

  雙方從五月戰到七月,大戰三次,小戰每天都有。

  底牌盡出,大招小招明招暗招不斷。

  白天正面對戰,晚上暗夜刺殺。

  滿清一方有血刀門的高手以及中原的江湖敗類,狄光磊除了胡苗兩位護衛,師兄褚青山,還通過鳳凰請到了沙天廣,程青竹等高手。

  殺傷力最大的,自然是五毒教主何鐵手,各式各樣的毒蟲讓清兵吃了無數苦頭。

  豪格每一餐飯每一壺茶都要經過五次以上的檢驗,兩個月沒吃過一口熱的。

  七月底的時候,二十萬八旗鐵騎還剩十來萬,能戰的不足十萬,士氣極其低落。

  闖軍也傷亡不小,士卒損失超過三成,彈藥箭矢消耗六成多,士氣相對較高。

  就在豪格決定孤注一擲全軍壓上的時候,一個噩耗傳了過來。

  皇太極突發惡疾,暴斃身亡,莊妃扶持年僅七歲的幼子福臨登基,下旨讓豪格回去攝政。

  豪格是皇太極長子,若說他對皇位沒有野心是不可能的。

  可登基的是他弟弟,雖然不同母,年齡差了一輩人,但豪格和福臨關系極好。

  要他奪走弟弟的皇位,豪格內心有些糾結。

  更別說他領兵出征連戰連敗,傷亡慘重,便是福臨讓位,怕也有無數人不服。

  萬一引得內亂,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思慮一夜,翌日,豪格帶兵撤回。

  狄光磊帶兵追擊,把清兵一路打回山海關外,斬殺吳三桂,大勝而回。

  此戰過后,狄光磊的能力無人不服。

  回京半月后,狄光磊于天壇祭天,登基稱帝,國號為“秦”,改元“永昌”。

  鳳凰為皇后,袁曉梅和董小宛為貴妃。

  董小宛的封號是她自己選的,是“鄂”,也就是“董鄂妃”。

  關于這點,狄光磊也是無奈。

  董小宛實在是太有名了,時代背景是清初的演義小說,和“董”沾邊的多要提一嘴,哪怕那個“董”是音譯,并非真的姓董。

  最大的杜撰便是把順治的董鄂妃說成是董小宛。

  據說是洪承疇好色如命,早聞“秦淮八艷”之名,尤慕董小宛,攻占江南時,擒獲董小宛。

  本想收為侍妾,怎奈董小宛誓死不從,洪承疇無法,把董小宛獻給了順治。

  董小宛思念冒辟疆,積郁成疾而死,順治因董小宛之死削發出家。

  武俠名家梁羽生的小說《七劍下天山》就沿用了這個說法,“天山七劍”中的冒浣蓮就是董小宛和冒辟疆的女兒,為了救母多次闖皇宮。

  狄光磊對此只是笑笑,并沒有特別在意,甚至想著以后生了女兒,就給她取名為“浣蓮”,傳授她醫術和劍法,封為“天山公主”。

  今時無心之舉,未來收獲滿滿。

  狄光磊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未來世界進化,源頭不是袁承志,不是阿九,而是自家的寶貝女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