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么,我不信”是一句很神奇的話。
以狄光磊的心性,董小宛的美貌,聽到這句話,狄光磊仍舊手癢。
手非常癢,想要一個大耳刮子打掉一個人滿口牙。
董小宛是自己人,董小宛是自己人,董小宛是自己人……
狄光磊心中默念數十遍“董小宛是自己人”,手終于不癢了。
一把抓住董小宛:“小丫頭,竟敢和我犟嘴,反了你了,不打你一頓亂棒子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天高地厚!”
調教侍女,查找情報的工作耽誤一日。
翌日,兩人在盛京逛了一天。
到了傍晚,董小宛換上男裝,兩人一同去往盛京城最大的青樓。
每一家青樓的老鴇都是見慣了迎來送往的人物,除非容貌特殊,否則女扮男裝扮的再怎么像也逃不過她們的眼睛。
因此,董小宛只是換了一件衣服,胸口都沒有束起來。
青樓招待四方客,只要有錢,男人女人太監都招待。
狄光磊一錠金子遞過去,老鴇只當什么都沒發現,把兩人引到樓上暖閣。
今夜有花魁評比,七個最紅最火的歌姬輪流獻藝,恩客出錢打賞,誰拿的賞錢多,誰就是魁首。
“小宛,你當初也是這么選出來的么?”
董小宛傲然道:“公子覺得,有人敢和奴婢比么?若真有的比,舒寒也不會那么老實。”
“你覺得,韃子的大官會來幾個?”
“聽說韃子彪悍殘忍,好殺成性,這種風流之事,來的多是大明的降將吧?”
狄光磊心說逛青樓這事不分明清,再過百年,韃子皇帝都會下江南逛青樓,一擲千金睡花魁。
對,說的就是乾隆。
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把乾隆里里外外黑了個遍,充分展示文化人是怎么罵人的。
乾隆在景點寫詩,那叫“唐突勝景,作踐山水”。
乾隆逛青樓,那叫“粉膩脂香羈至尊”,文罵武罵一齊罵,罵的狗血噴頭(注1)。
領略過大唐盛世的夜宴,這些庸脂俗粉自然難以入眼。
狄光磊搖頭晃腦,思維早就不知道飛到哪去了。
反倒是董小宛看的津津有味,倒不是她對歌舞有什么喜好,只是忍不住要比對比對。
這個琴沒我彈得好,那個曲沒我唱得好,這個舞跳得不錯,就是眼睛小了點,那個腰真細,就是腳大了點……
一邊比對,一邊四處看。
哪些人身上有官威,哪些人身上帶煞氣,哪幾個丫鬟伶俐,哪幾個龜奴聰明。
四人獻藝之后,董小宛已經看的差不多了,招手把一個龜奴叫了過來。
“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劉三,‘畫眉’劉三。”
畫眉鳥機靈可愛,聲音清脆悠揚,以“畫眉”為外號,顯然是個八面玲瓏,機靈討喜的人。
董小宛拿出一錠銀子,道:“問你點事兒,說的好了,二十兩紋銀,說的不好,你知道后果。”
“您問,您問,小的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董小宛指了指一個身上帶著一絲煞氣,但神色抑郁的人,問道:“那位大人是誰?”
劉三道:“一個大明的降將,叫什么祖大壽,時常來這兒喝悶酒,一副傷春悲秋的樣子,好像多委屈似的。”
這劉三當真是個精細人,董小宛只問了一個問題,他便看出董小宛是從大明來的。
一個從大明來的人,打探大明降將的消息,想做什么用腳后跟想也能想明白。
既如此,那就順著罵幾句,人家高興了沒準多打賞點兒。
他是個小人物,只求老婆孩子熱炕頭,祖大壽死不死,他一點都不在乎。
董小宛指一個,他就說一個。
問了幾個問題之后,董小宛又拿出一錠金子。
“這東西足夠你在鄉下買幾畝地,娶妻生子,你要不要?”
劉三面色略有糾結,隨后道:“我若不要,是不是走不出去了?”
“我家公子一向不喜歡牽連普通人,你若不合作,不會殺你,但你這幾天怕是要受點罪了。”
無法無天的武林中人!
劉三見過不少武林中人,這些人粗魯暴躁,喜歡欺凌無辜,對于董小宛的話自是不會全信。
但黃澄澄的金子就在眼前,他要賭一把。
“姑娘請問吧。”
“聰明,我就喜歡你這種聰明人,先說說,祖大壽平日有什么愛好?”
問完了問題,董小宛把金銀扔給他,道:“你可以走了,若是敢騙我們,天涯海角,我必把你千刀萬剮。”
不理賭咒發誓的劉三,兩人轉身離去,去了下一家青樓。
一來是搜集更多的情報,二來是相互比對,免得出了缺漏。
足足用了三天時間,狄光磊才把要對付的人的情報整理好。
“公子,我們要動手么?”
“直接動手有什么意思?不鬧出點動靜,怎么讓人動起來。”
“怎么鬧?”
“寄柬留刀!”
祖大壽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吃了口飯,直奔書房。
清廷對于他們這些降將看似禮遇,實則并不信任,尤其是他這個反復之人,更是被人看不起。
別說滿清重臣,便是大明的降臣降將,也看不起他。
“投降”的負罪感,被排擠的空虛感,讓祖大壽精氣神非常差。
用現代的話說,他已經有了抑郁癥的跡象。
坐在書桌前,祖大壽想拿《西游釋厄傳》看看,突然發現書下邊壓著個黑布包。
打開,里面是一把鋼刀,一封書信。
看到鋼刀,祖大壽反而感到了幾分舒適。
自從投降清廷,他遭遇過不知多少次刺殺,早就已經習慣了。
刺殺帶來的生死危機能讓他無暇傷春悲秋,睡幾個好覺。
展開書信,里面只有幾行娟秀的字,信紙清香,看起來是女子所書。
“督師祭日將至,尚缺三牲祭品,聞君有大好頭顱,可堪為祭,明晚子時,當踏月來取,君素雅達,必不致令我徒勞往返也。”
同一時間,范文程、鮑承先,馬國柱等人也在書房內發現了鋼刀和書信。
內容大同小異,都是要借他們的人頭當三牲祭品。
當天晚上,滿清官兵便包圍了幾家大臣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