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黑夫,眾人喜,他則憂。
  驚問道:
  “仲兄為何不樂?如此,我們兄弟三人可闔家團聚了。”
  黑夫暫時拋卻了對這新消息的懷疑,轉而雙目變得空洞起來。
  “真的有這么一天嗎?我們老秦人不打仗了。”
  黑夫低頭望望自己的手,滿是老繭。
  黑夫還在納悶呢。
  好事來的這么快。
  黑夫尚且在懷疑此事的真假,可是遠處已經有秦人留起了眼淚。
  驚見到這場景,一時間也望著殘陽如血傷感起來。
  比起戰事的危險,在潮濕悶熱的楚地戍衛,鎮壓楚地百姓,更為艱辛。
  而且因為沒有戰事,所以他們的軍功無法晉升,也無法為家中帶去功勛和爵位。這一切,就相當于,他們被困在了楚地。
  驚驚喜道:
  “不過,聽陛下的意思,吾兄弟幾人終于可以還家了。”
  黑夫聞言,也振奮起來。
  黑夫腹誹:是啊,不管怎么樣,我們不用再待在這個鬼地方手受窮受困了。
  黑夫老早就發現了,這荊楚的老百姓的日子,過的比他們這些戍邊的將士都要滋潤。
  兩個人這才互相碰胸膛。
  輕車的車輪飛速的轉動著,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輕。
  老秦人做夢都不敢夢的那一天,竟然突然降臨在了面前。
  很快,軍營之中飄出了歌聲。
  黑夫和驚兄弟二人緊緊握住彼此的手,莫名其妙也跟著唱了起來。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在帳中昏睡的衛長聽到聲音,緊著步子趕了過來,他一手按著長劍,一手提著短鞭,走出軍帳,到了外面一看,卻發現外面已經是一片混亂。
  聚眾議論的議論,圍在一起唱歌的唱歌,更有人把利劍直接丟在了地下。
  哪里還有行伍嚴整肅穆的樣子!
  “衛長,陛下決定裁減大軍,放士卒還家了。”
  衛長在原地頓住。
  隨侍對著衛長說了所有的情況后,衛長很是機敏的察覺到:
  “竟然會有這種事?那我大秦軍功爵制何在?”
  這一聲暴呵,傳到了每個人耳中。
  “非戰,何以升?”
  “可,天下大定,本就再無戰事。不若還家,種地營生。”
  “當是,當是。”
  但是衛長還心心念念,想要做個像王賁一樣的大將軍呢。
  會稽郡,松江匯流入海處。
  (今上海松江)
  崖岸上,排滿了密密麻麻的黑頭。人人都來觀望秦皇。
  而在海岸邊上,更有一大群護衛聽著驚濤拍岸,肅穆嚴整以待。銀色貝殼在太陽的光照下不斷的閃耀著。
  萬里汪洋,碧波澄澈。
  天水相接之處,寬闊無垠的海面上,飄著一艘巨船,船上面插著數桿黑色的旌旗。甲板上,有一大群人站著。
  大家對此議論不已,他們相信,嬴政一定就在人群之中。
  甲板上,盡是功臣將卒云集。
  眾臣跟著嬴政,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如今又跟著嬴政漂浮在這東海上,此時,他們的心情,就像是這大海上面的波濤一樣,起伏不定。
  驕傲之情,在胸膛里油然而生。
  嬴政登高而望,極目遠眺。迎著海風,望著東海以東的茫茫一片藍白交際處,嬴政捋捋胡須。
  一個全新而未知的世界,就在這海的另一端?
  “這東海以東,當真有陸?”
  扶蘇對曰:
  “若夢非假,自然是有的。”
  這父子兩在說什么,旁人自然是聽不懂的。
  只聽到扶蘇又道:
  “陛下,臣以為,或許可派人東渡,若尋到大陸,不就恰好證實了扶蘇所夢究竟是真是假嗎。”
  嬴政聽了,自然道:
  “可。”
  吞不下大陸,但是可以吞下島國。畢竟島國比之小島嶼,還是挺大的。
  嬴政對王綰下令:
  “王賁——”
  “臣在。”
  “朕之前命你在這江東之地籌建水軍,如何了?”
  “不敢延誤陛下之期,五萬水軍,已經備齊。”
  嬴政聽了,臉上露出笑意。
  “善。著三千水軍,東渡尋陸。”
  王賁深知為人臣子的道理,君王吩咐的,照做就是,不要多問。
  但是這件事,可不是尋常事。
  王賁復請:
  “若是真的探出有陸,三千水師,原路返回嗎?”
  王賁的意思是,如果真的找到有這樣的大陸,到時候又該怎么辦呢。
  嬴政挺直胸膛,陷入沉思。
  扶蘇想聽的,自然是一個打字。
  嬴政問道:
  “王賁,你以為當如何?”
  王賁思量了一會兒。
  “若真有陸,自當是命其知曉我秦國的存在。到時候,兩地互相派使者,溝通往來。”
  “善。”
  扶蘇又問:
  “若是無人之境,又當如何”
  這一次,嬴政沒有多想。
  “派兵駐守。”
  “若真如此,三千子弟兵,是否不夠?”
  上曰:
  “朕再給你兩千兵馬。無論是否無人之境,留守兩千將士于東夷。”
  王賁心會。
  這些將士,前途難測,生死難卜!
  “唯!”
  眾人聽了這件事,一個個心里各自敲打著自己的鼓。
  這太子不知道又在起什么心思。
  去東海之上尋陸,要知道,自己家的秦國問題尚且如此多呢。
  自然有很多人認為,太子這個決定,有些離譜。
  王綰其實是想阻止這件事的。
  王綰早就認為,陛下大修皇陵,太子主張大建皇宮,再加上修筑馳道,這所有的事情,太過勞民傷財。
  如今皇帝陛下又派人東渡出海,五千水師,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而且東渡,就為了求證一塊陸地的所在?
  這難道不正是君王無道的體現嗎。
  從前李斯在,王綰不好直接對著和嬴政干。
  很多事由著嬴政去做了。
  但是現在,李斯沒了,但是皇帝和太子,竟然都主張要去探求之外的世界。
  待嬴政回到船舍之中,王綰趁著其他武將沒有陪同,他私下去找了嬴政,扶蘇自然也在。
  這也算是親戚碰面,只是王綰見到扶蘇,兩人自然沒以前那么親切。
  嬴政自然知道王綰這個時候來是干嘛的。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嬴政現在才發覺,王綰其實和呂不韋的政見是一樣的。
  王綰想要建立的,也是仁政。
  (又是,又是徐福東渡,我就覺得,日本肯定和秦朝有關系肯定沒跑。
  但是日本這個失敗的例子,也告訴我們,不可取。
  然后求證:當時日本究竟是空島,還是有野人在?原住民什么的,語言空島不通,是屠殺還是馴化……
  論政治的破壞力。
  接下來有些地方必定會寫的很兇殘,很暴虐,但是也見諒。
  然后東夷這一塊,大家聯想當時歐洲開辟了大航海時代,對于世界人民的影響。
  另外招募探險小隊,去四野尋求種子的那種,自己報名。)插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