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67章 致命一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秦皇二十七年秋,一道由會稽郡郡府發出來的密折,自出了城門,一路向西,風雨兼程,翻山越嶺,最終在五日后送達了秦國咸陽城。

  男子若非特殊情況,都是要留須冉的。

  嬴政早三十剛出頭,下巴上就一片濃密。

  而今虛歲四十二,胡須更是冉長。

  那雙眼睛,銳利之色更甚,面上驕橫之色更顯。

  舉手投足之間,盡是舍我其誰的意氣。

  嬴政端坐在章臺宮內,聽著外面傳來的鍾聲。

  宮室里帷幔隨風飄動,外面風聲雨聲一起作想。

  又是蕭瑟晚秋時。

  這鍾聲,來自太學。

  聽著來自太學的鍾聲,嬴政想起了小胡亥。

  曾經的小胡亥,如今也十二歲了。胡亥和其他幾個年歲相仿的兄弟,已經正式入了太學。

  在秦國歷史上,庶公子的待遇,經歷了低糜的數百年,如今地位被再次被抬升。

  嬴政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將分封制異化為郡縣制。

  那些郡守,不過是原先的秦吏。

  秦吏比之諸侯,壓不住荊楚齊魯的刁民,用延續了他血脈的秦諸公子,以分封為名,讓他們去鎮守邊地,這便是嬴政下分封制的初衷。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扶蘇帶動了一眾兄弟,他們向嬴政證明,他們可以治理地方。

  也有人,可以治理天下。

  嬴政望著他眼前這張地圖,思緒紛飛。

  去歲冬日,他命令太史令卜測。

  太史令的卜測結果可是,秦國未來的命運,全在扶蘇身上。

  (太史令本就負責占卜,不是寫史書的。大家不要誤解。言官史官才是真正記載歷史的。)

  易經之說,不知道可信不可信。

  但是嬴政既然選擇了立他我儲君,自然不會中途再廢。

  外面的謠言,就像是一支支毒箭,不斷的射向秦國朝中內部。

  嬴政知道,他必須要做出取舍。

  在風雨飄搖的秋日里,胡亥和諸公子一同搖頭晃腦的讀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據趙高講,他若是讀書用功,君父會封他除過東陽君之外最大的封地。

  為了未來能在一塊封地上逍遙自在,香車美女,胡亥如今自然是發奮學習。

  只是這學的,自然是律法。

  除了嬴政的兒子,世家大族的兒子們,也一起入了太學。

  勛貴之子們聚集在一起,也是學習律法。

  以法治國,是秦國的國策。

  一時間太學里充斥著諸公子和世子們讀書的聲音。

  太學本就設在皇城里,和皇宮的位置不遠。

  有時候,風聲會把太學里的讀書聲,送入到皇宮宮墻上。

  這是扶蘇先前預設的,把太學設在皇城里,為的就是要體現,國家重視文教。

  只是偌大的太學,原本應該充塞著諸子百家,但是被李斯一搞,太學院落如今只是個國家最高級大學而已。

  先前被命為太學祭酒的李斯,如今被更名為太學令,復居上卿之位。

  現下,李斯的耳邊,也響起同樣的鍾聲。

  這是昏省。

  李斯越是走近章臺宮,耳邊的聲音就越來越小。

  他又穿上了他的青色朝服。

  今日無朝會,李斯又被召去咸陽宮。扶蘇心目中的皇宮,在李斯眼中,還是咸陽宮。

  咸陽宮是實現他抱負,展示他才華的地方。

  有些事,不應該改變。

  這是已經和扶蘇對抗過的李斯的直觀感受。

  李由不是敢說出太子要造反那種的人,那就只有另一種可能,造謠的人,其實是別人。

  但是據李斯的推測,最不可能的結果就是,這次的謠言,是那個人一手推動的,他想要自己的命,為他的兩任師傅報仇。

  等李斯入殿,嬴政屏退左右。

  “李斯——”

  “臣在。”

  “你可知朕召你前來所為何事?”

  李斯作揖。

  “老臣振恐,唯望始皇帝陛下明察。”

  “看來你已經知道了那則謠言。”

  李斯頭上滲出冷汗,他顫顫巍巍道:

  “老臣教子無方,辜負了皇帝陛下的信任。老臣有愧,萬望皇帝陛下責罰。”

  而一襲黑色冕服在身嬴政,他背對著李斯,此刻在用他的劍挑燭火。

  原本正在燃燒的燭火,被嬴政親手一根根挑滅。

  對于不愿意讓它燃燒起來的小火苗,最好的處理辦法,自然是在一開始就撲滅他。

  嬴政聽了李斯的這番請罪,臉上布滿疑云。

  殿內空蕩蕩的,殿內的燭火,被嬴政挑滅了一半,于是殿中有些昏暗。

  “有一個人得到了一塊美玉。只是這塊美玉,在外然看來,太過耀眼,于是美玉的主人便將美玉藏起來,以日后之用。可是沒想到,如今有人誹謗這塊玉。”

  李斯聞言,倒吸了一口涼氣。

  “太子便是這玉。”

  李斯又道。

  “臣有負陛下隆恩。”

  嬴政開門見山道:

  “如今謠言四起,朕的這塊玉,怕是要被毀了。”

  外人盛傳,東陽君有謀逆之心,而支持東陽君的人,居然是相國王綰!

  事情的根由,關鍵還是在相位之爭。

  李由想幫他父親李斯坐上相國之位。

  可是如今一個相國王綰,一個御史大夫馮去疾,這兩人互相咬的死死的。

  怎么看,也輪不到李斯。

  可是李由萬萬沒想到,他得到一個天大的秘密。

  太子扶蘇竟然在離開咸陽之前立了王琳之子為嗣子,還將印璽交給了王綰。

  只是李由萬萬沒想到,他和他的幕僚門客討論這事情的時候,卻被幾個工匠給偷聽去了一半。

  李由原本只是想讓這件事情只被皇帝知道,讓嬴政對王綰心生厭惡。

  但是李由沒想到,在他還未放出消息之前,荊楚之地已經開始謠言四起,東陽君和相國勾結,有謀逆造反之心。

  而放出這話來的人,正是李由。

  李斯和太子不合。

  所有的一切,全部都被抖了出去。

  這種誹謗太子的話,誰人敢說?

  等到李由荊楚之地的故交將消息帶給李由,李由這才察覺出,事情開始不對勁了。

  更讓他意外的是,這消息,再次開始不脛而走,直接在咸陽城里謠傳。

  李由現在最恨的就是紙這個玩意兒。

  因為紙便于攜帶,而且可以折小,于是這種記載著秘密消息的小紙條,被到處亂傳。

  而李斯,他則是昨日才知道了這件事。

  李由如何得知王綰和扶蘇的秘密,自然是透過李斯。

  李斯一開始揣測出,編造出這種謠言的人,為的就是毀了太子。

  但是,知道王綰和扶蘇這件事的人,只有皇帝陛下、東陽君、王綰、李斯、由兒。

  這么一來,李斯便開始慌了。

  李斯知道,他的兒子李由有一個壞毛病,很多時候,他管不住自己的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