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十四章 兄弟相殘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聽著這話,扶蘇覺出顯然嬴政已經對于分封之事有了他自己的主張。

  而且這次召見不同以往,四周言官在側,嬴政似乎有意要將分封之事開誠布公。

  “不知君父意欲如何為之?”

  “朕欲先立之,而后廢之。”

  扶蘇聽了,心猛地跳了一下。

  此事也只有嬴政想得出。

  但他也真的是說得出,做得到。

  嬴政還是和以前一樣,霸道暴力。

  扶蘇忽的開始喜歡嬴政的本性了。

  “君父,兒臣這里還有個法子,惟愿君父參考。”

  “說來聽聽。”

  “君父可先立諸侯王。待時日既久,封地勢力過大時,君父下令讓諸侯王各分為若干國,使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地盡為止;封土廣大而子孫少的人,便費力削之。”

  “臣請君父先于邊地分封,立君封候以震邊地,待邊地穩定,而后再推行這推恩之令。如此,王國越分越小,分封之患便可解決。等到時日既久。”

  嬴政聽了這話,當即贊道。

  “善。”

  隨后,嬴政因為過于高興,微微有些坐不住了。

  “便以此計為之。”

  扶蘇自然是要比嬴政感到更高興的。

  嬴政開始給旁人分一點微薄利益的同時,就意味著大秦的統一將要被穩固的更好。

  這么一來,分封的過渡就算是完成了。

  但是,他們先前不是論的是在秦國立儒的事情嗎。

  但是立儒的事情,他只能對嬴政一個人說,當下這么多人站在這里,他說出去,就是自尋死路。

  嬴政他確實有了他的想法。

  扶蘇先前的全部考量和建議,嬴政都全部重重思索了一番。

  未必要全為,但是均可小試。

  “朕一人治天下,確實力不從心。”

  這話,不像是嬴政說的。

  扶蘇自己多留了個心眼。

  旋即,嬴政又道。

  “朕決意,封朕之諸子于秦國邊地。扶蘇,汝以為如何?”

  扶蘇心里微微打了一個顫。

  諸位王弟。

  嬴政為什么要問自己這個問題。

  扶蘇自問雖然不是心狠手辣之徒,但是如果威脅到皇權,他絕對會將威脅他的兄弟毫不客氣。

  比如他現在的十八弟。

  因為他是東宮,所以扶蘇有條件有能力控制了他的教育,也因為控制了他的教育資源,所以順勢控制了他的周圍人脈接觸。

  但是其他王弟,如將閭、高、羽等,早年他未被正式冊封為太子時,他們幾人便踴躍表現。

  而今,他們的表現也比從前更為低調了。

  這意味著他們成熟了,見機行事。

  這幾個弟弟,才讓扶蘇更感到擔憂。

  “臣以為便之。”

  話音剛落,扶蘇又意識到新的問題。

  嬴政總不至于,這就直接開始分封吧。

  雖然說要封同姓為王,以最大程度確保嬴氏稱天下,但是,扶蘇始終沒忘,秦國的天下,是靠著無數武將打下的。

  尤其是,先前嬴政已經封了幾位將軍為君侯,如果要封君,當下只有燕代之地。

而且,他的幾位王弟,歲數都沒他自己大。這就意味著分封諸王弟  并不是讓那個王弟一個人去邊地鎮守,還要派輔佐之臣。

  他們自己手下的家臣嗎。

  顯然,在秦國,在現在的秦國,邊地分封,其實并不具備條件。

  不過,等到將閭成年,事情就會見分曉。

  甚至于,不用等到將閭成年,扶蘇自己本身也是君侯啊。

  若是嬴政在他成年后直接給了他實權,那其他幾個王弟也就穩了。

  至于封地,南越那些地方,對于他們來說,未必不是個好去處。

  不僅如此,當下嬴政還是沒有解決掉軍功爵制的問題。

  那幾位立下赫赫戰功的大將軍們,如果聽到這個消息,雖然名義上,他們始終不是收益者,分封之制,于他們利害關系不是很大。

  但是他們的君侯之位還在,如此為之,他們必定心里不舒服。

  所以推行分封制之前,扶蘇必須要和嬴政解決掉軍功制的問題,這不能再拖了。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

  不能再讓邊地成為秦國的權力空白地帶,由著那些六國沒落貴族四處流竄,意圖謀反。

  但是嬴政這邊,他現在思考的,重心卻不在這里。

  他嬴政對他其他的兒子不信任是一回事,因為他們畢竟太年輕了。

  但是當下,嬴政對眼前的扶蘇,那卻是最大的不信任。

  因為嬴政相信,現在的扶蘇,已經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他絕不會再像往常那般,會視自己的親兄弟為手足。

  當初的謠言,其實嬴政事后每每回憶起,為扶蘇高興,自己卻也每每心涼一番。

  扶蘇啊扶蘇……

  一時間,章臺之中氣氛忽的顯得有些怪異。

  嬴政打量著扶蘇,他忽的為日后預見到的兄弟相殘的畫面而感到心寒。

  而扶蘇自己,他倒是目前還沒有想那么遠。

  嬴政還有十三年的為帝時期,他得把這十三年利用的好好的,能解決多少問題就解決多少問題,如此,他也可以早日實現他的愿望。

  扶蘇正想的出神,前面傳來一道冷冷的聲音。

  “汝當真如此做想?”

  “原燕、齊魯之地、荊楚之鄉,皆距秦遙遠,需要有我秦嬴宗室之人鎮之。”

  嬴政聽到這樣得體的,毫不猶豫的回答,更是落實了他對此事的悲觀預想。

  嬴政一時間不知該說什么。

  扶蘇復請。

  “君父,臣以為,此時并不宜推行分封之制。王家、蒙家兩對父子,李信、趙佗、屠唯等諸位將軍,于秦之天下立下汗馬功勞。君父既已拜諸位將軍為侯,且諸位王弟尚且年幼。不若將此事暫緩,且看荊楚水鄉、齊魯之地狀況如何。”

  嬴政再次陷入沉默。

  扶蘇的意見,沒有任何不妥的地方,他倒是條分縷析,把事情看的很全面。

  嬴政只是想看看扶蘇的反應而已。

  分封,在嬴政心目中,它將只能成為一個過渡!

  嬴政正色:

  “待將閭、高幾人加冠之后,朕再行定奪。”

  扶蘇笑道:

  “那臣回去之后,就對幾位王弟告知此事。想必幾位王弟得悉此事,必定感激君父。”

  嬴政也不曉得,扶蘇這話是真心還是假意。

  若是真心,嬴政覺得扶蘇做皇帝不夠格。

  若是假意,嬴政對著扶蘇時,內心總覺得悲涼。

  這么想著,嬴政忽的覺得和扶蘇相處有些累……

  嬴政微微動了動嘴,始終未說什么。

  立儒,得慢慢來,而這推行分封,就非得打破軍功爵制。

  相信,這些道理,嬴政比他更為了解。

  但是當下,軍功爵制轉向常備軍建設的問題更為急切。

  因為這關系到分封,讓權力下放到邊遠之地。

  否則那里就將是十三年的權力真空地帶。

  軍功爵制的問題處理的越快越好。

  (提醒一下:這里扶蘇提出的推恩令和嬴政后期廢分封兩者并不沖突,寫到后面時間線成熟了才會詳寫。當下只是略略一提理論,接下來才要為這個政策實施一步步走。秦國的情況和漢朝的情況并不一樣,所以不可能直接就像漢朝的歷史上那么推個推恩令封國的問題解決了。而且因為分封制始終都和嬴政的集權違背,所以推恩令會在這本書中被異化。也希望大家繼續追讀的同時給予合理的可行的意見。)

  請:m.biqiuge8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