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十三章 千古一國,政治同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秦開局混了個太子

  章臺宮。

  六月的天,可以融化一切。

  咸陽雖然地處內陸,但是咸陽宮內卻也有藏冰。

  有了冰,可以放于室內驅熱,還可以制作冷飲。

  嬴政退了朝,換了深衣,在極其清涼的瑤臺上等扶蘇,一個人挫糟凍飲酌清涼。

  “兒臣拜見君父——”

  扶蘇一襲青色深衣,獨自前來。

  這四下,也都是嬴政的近侍。

  嬴政看到扶蘇,狹長的雙眼流露出一股凌厲。

  “此去極廟,可有所悟?”

  “兒臣知過,日后都不會對君父有所隱瞞。”

  嬴政聽了,微微點頭,但語氣比先前,可謂是極為淡漠。

  “寡人聽說你對著孝公三叩首?”

  事實上,嬴政這些天,處理完政務的他,也時常想起孝公。

  扶蘇知道嬴政絕對會派人在極廟看著他。

  所以他才刻意當著蒙恬以及諸人的面對著孝公叩首。

  此舉,為的是激發嬴政的改革熱情。

  嬴政最大的優點,就是他想要做一個有所作為的秦王。

  但是如今,秦王嬴政已經完成了他政治生涯中的兩個大目標。

  一是嬴政已經鏟除了威脅他至高無上王權的所有對手,二是,嬴政打下了六國,完成了歷史上第一次華夏兒女的大一統。

  此舉意義非凡,奠定了以后華夏土地上的政治走向。

  而現如今,嬴政統一了六國之后。

  扶蘇自己也可以看得出,嬴政因為已經征服了六國,他的第二個政治大目標又已經完場。

  此時的嬴政,已經將他的政治重心轉向了建設這個帝國。

  那么,現在就時候由扶蘇出面,來忽悠嬴政,利用嬴政對于建設大秦帝國的強烈渴望和以及至高無上的權力,催動大秦帝國開始改革。

  從扶蘇被在極廟釋放的那一刻,扶蘇知道,未來天下的歷史要被改寫了。

  “確有此事。兒臣欲革秦法,惟愿孝公地下有知,護佑我大秦。”

  嬴政臉色陰郁。

  這些日子,扶蘇并不知道朝中都發生了些什么。

  諸將在嬴政面前,根本沒有反抗變革秦法的余地。

  雖然蒙武主動請陛下釋放太子,并且帶頭開始支持變法,隨后諸將也有所松動。

  但是這變法的事情,弄得朝中人心惶惶。這三日里,朝中上下陰云密布。

  而嬴政,雖然他再一次用自己的權威懾服了那些臣子,但是這一次,嬴政未感到喜悅。

  嬴政察覺的出,諸將似乎對他心有怨恨。

  “寡人十三歲繼位為秦王,至今已為王二十四載。除權臣,平六國,自問無愧于秦國歷代先祖。此等偉業,更是無愧于皇帝之稱。而今寡人既已得天下,自為始皇帝。寡人決意,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

  “兒臣心中也有一個千古一國之夢。兒臣愿盡渾身之力,助君父達成此夢。”

  “千古一國?”

  這對于嬴政來說其實是個新鮮詞匯,但是嬴政喜歡這四個字。

  “正是,兒臣希望,從今日起,我大秦帝國永遠屹立在這東方大陸。萬邦來朝。”

  這就是嬴政喜歡扶蘇的一點。

  扶蘇是個和嬴政有著幾乎同樣目標的人。

  “好個千古一國之夢,和寡人欲建萬世帝國基業之心不謀而合。”

  在趙高看來,陛下和太子已經達成了共同的政治目標。

  甚至于,太子在有意無意間鞏固自己秦國后繼之君的地位。

  嬴政不免一臉欣賞的看著扶蘇。

  “你這一年來的變化,寡人都看在眼里。事實證明,寡人當初的決定沒有錯。寡人諸子中,堪繼位者,唯你一人。”

  “君父厚愛,兒臣日后必定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嬴政聽了這話,只覺比這冰酒還要沁人脾胃。

  “好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為國效力,畢生之愿也。”

  扶蘇鄭重其事的回答。

  生為華夏兒女,穿越到兩千年前,自然是要讓華夏更為強大輝煌。

  談到治國的理想,嬴政和扶蘇自然內心都很是澎湃。

  隨即嬴政鄭重其事對扶蘇宣布了一個消息。

  “寡人業已決定變革秦法,以適應如今秦國萬里之疆。”

  這無疑是扶蘇聽到過的最好的消息。

  “兒臣愿助君父,改革秦法,以適天下。”

  嬴政看著眼前的溫潤如玉的少年郎,不由得對扶蘇又有了更高的期待。

  “而欲革秦法,必先請君父下令,令萬民休養生息。”

  嬴政聽了,眼底一暗。

  “你的舍人,確實不錯。對政事頗有見地。”

  嬴政似乎對于讓天下休養生息之策不滿。

  聽蕭何說他不在宮中的這三日里,嬴政多次召他。

  蕭何說的都是些道家的道理,而嬴政對于道家的印象,與對儒家的印象相比,只能說是更差。

  因為,黃老之學,和法家之術,幾乎處于兩級對立的地步。

  嬴政的眼皮微微耷拉了下來。

  “寡人一直不解,為何百家之中,你偏偏選擇了黃老之術來做這革秦的第一步。”

  “天下共苦不休,已有數百年之久。而今大戰剛歇,自然是要讓百姓休養生息。”

  嬴政和扶蘇,是政治同盟,但是政見,卻不合。

  政見不合這個問題,扶蘇很早以前就意識到了,但是若是扶蘇選擇明哲保身,順了嬴政的意思。

  那么,他這個滿身才華的人,就會變成嬴政手中一把利刃,逼得百姓更甚。

  所以扶蘇也做好了決定,絕不會和嬴政妥協。

  這樣做風險很大,但是幸虧,嬴政是他親生父親。

  而嬴政的回答,更是讓扶蘇堅持,他一定要在秦國的法中融入道家的思想。

  “扶蘇——你知道寡人最不喜的是你的哪點嗎?”

  扶蘇臉色一僵。

  “請君父示下。”

  嬴政毫不留情道。

  “婦人之仁。”

  如今,嬴政也了解了扶蘇,不等扶蘇為他自己辯白。

  嬴政又道。

  “寡人知道,你一向很看重那些百姓。在你看來,一個國家,正是靠著那些百姓為依托。”

  在這一點上,嬴政起身有些后悔。

  嬴政覺得,他當初不該把扶蘇交給那些儒家的人。

  扶蘇從淳于越身上學來就是些圣人的論調。

  “或許在你心里,一個完美的國家。正如孟軻所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嬴政的口吻很是輕蔑。看扶蘇的目光,也恢復了以往的嚴厲。

  “君父,兒臣絕非此意。”

  嬴政聽了,反而大怒。

  “不——你有。你憐憫百姓,想要寬宥刑法,如果寡人沒有猜錯,這就是你的革秦之法。”

  扶蘇聽著嬴政的這番誤解,自然生出反抗之心。

  扶蘇為自己辯白:

  “寬宥刑法,只是此次革秦法之一的內容。”

  嬴政聽了,自然覺得這是扶蘇的狡辯,不以為意。

(來晚了,感謝今天諸位群友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