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417 名人與廣告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真不是個文青啊

  文章開頭就引用一篇古文:

  “名人在中國早已有之,《戰國策。燕二》記載,“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貢。”

  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這意思是說:同樣一匹馬,在伯樂來看之前,市場上呆三天無人問之,而伯樂一看不僅賣了,而且價格多了十倍。

  作者從一則古文開始,敘述這個看似舶來品實際確是本地貨。

  然后又對名人做出定義:是以影視、歌星體壇名將、社會名人等作為品牌代言人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借勢營銷策略,利用名人所具有的優勢來推介產品,快速提升產品的知名度,促進產品的銷售,實現快速營銷的目的......

  緊接著又提出名人的幾個原則:

  一、共生原則:名人中的名人要和品牌共生,相互依賴,互相依存。

  二、冰山原則:如果把產品比作冰山,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消費者看到最多的是企業,給消費者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企業。但是在實際的消費中能感受到。在銷售實踐中冰山下面的如產品的質量等等,可能比冰山上面的起的作用更要大。

三、黑馬原則:其實選擇名人做就象香江人選擇股票一樣,你選擇的股票可能是績優股、可能是黑馬股,也可能是潛在的垃圾股選擇黑馬股票,是企業的夢想  四、串聯原則:一個運動是一個整體的系統,里面有太多要素要把握,一定要企業和公司密切配合才能出來好的作品。單單有了好的作品才是成功了30。有一句話說:效果的70在于營銷組合的執行。

  最后又說出名人做的優勢和和注意的問題:

  優勢:1、能強烈的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2、.快速提升產品的知名度.....

  3、有力地促進了產品的銷售.....

  注意的問題:1、名人不要做得太濫..維護企業形象,及時處理與名人有關的新情況......

  2、處理好敏感問題......

  洋洋灑灑五六千字,幾乎占了燕京日報副刊的一個版面!

  作者夏紅軍。

  沒有像王朔那樣針鋒相對,而是從“專業”的角度敘述名人和之間的共生關系,而且很清楚告訴大家這是一門學問。只要處理好若干問題,名人做對于企業和名人而言都是“雙贏。”

  這篇文章刊登后,贊同的人有之,當然也有人嗤之以鼻,不過里面大量的專業術語很明顯告訴你:爭論可以,專業學術間爭論,不準動不動就扣帽子、打棍子。

  相比王朔那篇火藥味十足的文章,夏紅軍這篇冷靜平和得多,特別開篇那篇古文,讓人大開眼界。沒想到這小子知識還挺淵博,博古通今。

  他們似乎忘記了,夏紅軍是中文系畢業的.....

  時間到了七月底,這場爭論慢慢平息下來,陳家姐妹已經回老家,而韓寧又開始去外地作畫,這次去的山東一帶的海濱城市。

  夏紅軍等人積極籌辦第二屆燕山詩歌大獎之事,盧偉海還提前去了成都和《星星》詩刊協調溝通。這小子對這事比夏紅軍還上心。

  用他的話說這可是件大事,將來肯定會在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比自己的書店重要多了。

  不過這家伙做生意也挺厲害——應該說是她媳婦徐美珍做生意厲害,連續開了三個書店,紅紅火火。

  具體書店的經營實際上是徐美珍在負責,他實際上成了甩手掌柜,一心撲在文學上。

  寫文學評論,搞文學沙龍,還有就是忙詩歌大賽的事情,日子過都很是逍遙。

  就在夏紅軍等人準備出發去成都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趣事,他竟然接到燕京廣播學院的一封信,大意是對他寫那篇《與名人》非常感興趣,決定列入學院新開設的專業必讀篇目,并邀請他九月份開學后到學校進行講座。

  我的天......

  我只是憑著穿越前在網上看到的一些東西結合自己的原來的感受隨意寫的,皮毛而已。

  我哪里懂什么學?!

  夏紅軍打電話過去婉拒,說了半天才推脫掉。

  更離譜的是,竟然有人找上門來請夏紅軍拍!

  這天早上,夏紅軍剛剛起床就聽到門口土狗豆苗狂叫,他過去就看到一個長得粗壯的中年男人提著一個人造革的公文包站在門口。

  鄉鎮企業家?

  大熱天的穿著白襯衣短袖藍褲子,一雙皮鞋只是上面沾滿了塵點好像好幾天沒有打油。

  更要命的事粗短的脖子竟然還綁著一條皺皺巴巴的紅領帶,夏紅軍真擔心會不會自己把自己勒死?

  “夏作家,鄙人姓劉。”在客廳里,對方從公文包里掏出名片,雙手恭恭敬敬遞了過來。

  心夏紅軍接過名片一看樂了:“富農飼料有限公司!背面還畫著一頭胖乎乎的豬!

  臥槽!

  竟然是賣豬飼料的!

  當對方說明來意,夏紅軍簡直是哭笑不得“劉老板,您這讓我做不合適吧?”

  “俺覺得合適!你是大作家,有文采!豬吃了你做賣的飼料,個個聰明!長的快!”

  我暈.....

  你咋說個個都是豬八戒呢?

  夏紅軍拒絕,但對方苦苦哀求,說我大熱天的從河南跑來,你一定要幫這個忙,費多少你說個數!

  夏紅軍實在被纏的沒辦法,最后說道電視我堅決不上但我可以給你們搞個創意,你看怎么樣?

  “中!”

  “四月肥,四月肥,四月不出肥,廠家保索賠!.....對了,你如果找人拍,這句話要一口氣至少念三遍!”

  “更中!”對方聽聞大喜。

  立刻從公文包里掏出五千塊放在茶幾上,千恩萬謝才離開。

  一幫人去成都的差旅費連帶到成都的花費到手了!

  嘿嘿.....

  如果賣幾條詞,沒準還能發一筆小財呢。

  夏紅軍心里想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