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此刻,很多讀者在閱讀《牧神記》這本書。
瞎子道:“破廟中神易,破心中神難。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
秦牧被石像震懾心魂,無法回答。
“說出這句看似大逆不道的話的人,正是大墟外的延康國當朝國師,被譽為神下第一人的存在!”
瞎子威風凜凜,喝道:“牧兒,存于你心中的神,都是異神、偽神,打破它,才能豎起自己的神像!”
“別說一個石像,就算是一尊真神站在你面前,你也決不能跪!”
他將竹杖插在一邊,解開褲腰帶,哈哈大笑:“非但不能跪,反而要尿它!”
“尿它?”
秦牧呆了呆:“尿一尊神?”
瞎子沖石像撒尿,哈哈笑道:“對,尿它!小時候你尿過它不下百遍,現在不敢了嗎?”
秦牧咬牙,解開腰帶,一股熱流沖出,尿在石像上。
這一尿非同小可,秦牧眼中的神像還是神圣莊嚴,充滿了壓迫感,但那種壓迫心靈讓他跪下的感覺不翼而飛!
一老一少對“視”,哈哈大笑起來,很是歡悅。
天下間能有如此槍法和氣概的,只有那位槍中之神!
但那位槍神最強大的地方并非是槍,而是他的眼睛,那是一雙神眼,能夠看破一切招式破綻的神眼!
而現在,瞎子將神眼傳了出來,傳給了秦牧。
“瞎子竟然是槍中之神。”
“殘老村果然藏龍臥虎。”
“感覺村長比瞎子還神秘,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
讀者們議論紛紛,隨后他們繼續閱讀下面的內容。
“又覺醒了?
眾人面色古怪,秦牧向他們說了自己靈胎三度覺醒的事情,村長、藥師、馬爺他們的面色就變得很古怪了。
別人的靈胎只需要覺醒一次,為何秦牧的靈胎動不動就玩沉寂玩再度覺醒?
“四大靈體,也會三度覺醒嗎?”秦牧問道。
眾人對視一眼,各自搖頭,然后齊刷刷的看向村長。
村長不禁頭大,心里直犯嘀咕,秦牧覺醒了一次倒也罷了,偏偏覺醒了一次又一次,現在三度覺醒,讓他也覺得莫名其妙。
“是霸體。”
村長咳嗽一聲,將自己也不懂不知道的事情直接推到霸體上,淡淡道:“你們未免太沒有見識了。”
“霸體的功法叫什么?霸體三丹功!何謂三丹?第一次覺醒就是第一丹,第二次覺醒就是第二丹,第三次覺醒就是第三丹。現在牧兒三度覺醒,表明他的霸體三丹功小有成就了。”
“牧兒,不許驕傲!”
秦牧連忙點頭道:“我一定不會驕傲。”
藥師似笑非笑道:“倘若牧兒覺醒了第四次呢?會不會是四丹?”
村長老羞成怒,恨不得撲到他身上,在他兩肋上插上兩刀。
不過藥師卻也沒有說錯,萬一這小子的靈胎,真的四度覺醒呢?
到時候自己該怎么把這個謊圓過去?
“哈哈,村長撒謊的時候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秦牧不會真的要覺醒四次吧?”
“真想知道秦牧第四次覺醒之后村長的表情。”
讀者們議論紛紛,隨后他們繼續閱讀下面的內容。
村長面色平靜道:“朝向你的敵人這邊映照的是你的敵人的良心,一邊是善,一邊是惡。”
“劍就是你的尺子,用以衡量善惡是非,既是衡量你的,也是衡量敵人的。劍法是衡量對手的善惡,也是衡量你的。”
“我現在傳授你我的劍法的第一式,學會之后,你便算是通過我這一關,可以走出村子去外面闖蕩了。”
秦牧心情激動,村長終于要傳授他劍招了!
馬爺、瞎子等人心頭微震,紛紛向村長看去,司婆婆也推開房門,向這邊看來。
村長終于要傳給秦牧劍法了,這件事在別人看來或許是小事,但是在他們看來卻是了不得的大事。
尤其是藥師,他知道村長傳授秦牧劍法,里面蘊藏的含義!
村長的劍法,不僅僅是傳承,更多的則是責任!
學了村長的劍法,便要肩負起村長也不曾完成的責任!
藥師低聲道:“村長,你覺得他能夠肩負起來嗎?”
村長笑道:“我不行,并不意味著他也不行。魔教祖師老了,還有七年的壽命,我也老了,最多比他晚死幾年。該留下傳承了。
“村長的劍法到底蘊藏著怎樣的秘密?為何藥師認為‘村長的劍法,不僅僅是傳承,更多的則是責任’?”
“感覺村長好神秘,他到底是什么身份?”
“秦牧一定能肩負起村長也不曾完成的責任!”
讀者們議論紛紛,隨后他們繼續閱讀下面的內容。
秦牧活動一下身軀,骨骼噼里啪啦作響,淡然道:“我是霸體。”
青牛喝道:“我家老爺在這座黃金門下,沒有敗過!”
秦牧神色木然:“我是天生霸體,普天之下,相同境界,無人能勝我。”
那位鳥翼巫士取下兩根黃金杵,眼中光芒閃爍,笑道:“什么狗屁霸體,沒聽說過。”
秦牧以霸體三丹功催動元氣,元氣爆炸般的運行,霎時間涌蕩周身。
“我,霸體!”
他抬腳,腳下的黃金地面頓時深深凹下一個腳印,轟隆,他的身體向那鳥翼巫士沖去,身體移動速度之快,讓人只來得及看到一連串的殘影。
“無雙的霸體!”
那鳥翼巫士臉色大變,急忙振翅起身,身體還未飛起,便見秦牧的拳頭轟來,那一拳轟出,龍吟震蕩,他的眼瞳驟縮,看到的不是一個拳頭,而是猙獰兇惡的龍頭!
下一瞬,他看到兩個龍首,然后是三個,四個!
他的翅膀震動,想要躲開,已然來不及,倉促之下只得兩根黃金杵交錯擋在身前。
兩根黃金杵突然間彎曲下來,秦牧那一拳的力量竟然將這兩口靈兵打得像是泥做的一般,將黃金杵轟成薄紙。
“‘我是天生霸體,普天之下,相同境界,無人能勝我’,這句話好牛逼呀。”
秦牧好奇道:“國師暫時不會動天圣教,那么道門和大雷音寺呢?”
“那要看他們怎么做了。”
延康國師認認真真道:“看看他們是否能夠做到知行合一。倘若他們能夠貫徹他們的理念,做到知行合一,我會盡一切力量和手段除掉他們。倘若他們做不到,存活下來也是不難。”
秦牧心頭微震,問道:“國師的理念又是什么?”
延康國師搖頭,道:“我不必告訴你。不要看我說什么,看我做什么,我的理念會體現在我做的事情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之中,這便是知行合一。年輕的圣教主,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秦牧還是看不透這個人。
現在的他,還無法與延康國師這個層次的人做出理念上的辯論,延康國師的眼界太高,見識太廣,城府太深,對于道法神通的理解,也達到了令人仰止的程度,他沒有達到這個層次。
他無法琢磨透延康國師的心思,也不知道將來會是敵是友。
“‘我的理念會體現在我做的事情之中,這便是知行合一’,這句話讓我受益匪淺。”
徐文喃喃的道。
“知行合一?”
秦明感覺這四個字有神奇的魔力,讓自己陷入深深的思索中。
“所謂的‘知’,應該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
“所謂的‘行’,應該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
“因此,知行關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系。”
秦明喃喃的道。
“徐樂應該在小說中多寫一些關于‘知行合一’理念的內容。”
石開道。
石開繼續閱讀《牧神記》,他驚喜的發現在隨后的章節里出現了更多有關“知行合一”理念的內容。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饑,必已自饑了。知行如何分得開?”
“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
“立志用功,如樹使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
“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只為后世學者分作兩截用功,失卻知行本體,故有‘合一并進’之說。”
讀者們在《牧神記》中讀到這些理論的時候如醍醐灌耳。
“今人做事,絕大多先立志而后行,我亦屬于那范疇,以致說多做少,最終落空。知行合一是為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
“惟言行合一,知行合一,方可立命。”
“沒有那么復雜,知行合一簡單地說就是‘既然知道,那就按你知道的去做,不要找理由,特別是不要被內心的欲望、情緒等主觀因素影響’。”
“不怕從零開始,只怕從未開始!人生就像選擇題,無法回避,你我都得做出選擇,若要如何,全憑自己!最怕你不甘平庸,卻又不去行動!空有志氣,沒有勇氣!讓勇氣配得上志氣,才是知行合一!”
讀者們議論紛紛。
“每個人都是知行合一的,不存在知行不合一的情況。”
“人和人的區別在于覺知到的規律,有多大程度上是接近客觀規律本身的,有多少偏差。”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像旁觀者一樣的自我,我把它稱為覺知者,它好似一面明鏡。”
“當這面明鏡沒有灰塵時,它可以照出世間萬物的客觀規律,行動就利用可用資源來構建某個客觀規律,也就是道法自然,以道御術。”
“當這面鏡子上有灰塵時,比如被驕傲的情緒所挾持時,這面鏡子所照射出來的影像與客觀規律就有了偏差。”(影像是大雍特有的詞匯。)
“人們就會依照這個被扭曲的規律采取行動,就會做出一些不自量力的事。”
“按照沾有灰塵的鏡子所反射出來的扭曲影像行動,也是知行合一的表現,只是所構建的規律比較低效。”
“所以想要有更高效的行為,就要擦除灰塵,使得內心的明鏡能夠照射出,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的客觀規律。”
魏得祿在天下酒館之內向眾人闡述自己對“知行合一”理論的理解。
“所謂的知行合一,從字面講就是認知和行為是一樣的。認知是對事物的看法,大腦里面演算了事物的原理、運作。可以是從自己的思考中誕生,也可以是來自于他人的經驗。”
“我認為認知里面包含了大部分對我們行為的指導,且這部分都大概率是我們所認為的‘正確的行為’,因為認知本身就是歷史經驗的累積和對未來計劃的糅合。”
“知行合一這個理論實踐起來是困難的。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做不到知行合一的。”
“普通的行為,比如走路先邁左腳還是右腳,這種是不需要有認知的,但是下面的路是跑步還是走路,這個是需要決策的。認知在我們的決策的時候發揮作用。”
“但是在我們的過往決策經歷中,實際做這些大大小小的決策時,會受到很多的影響,這些影響有外部快速變化的因素,有對風險的評估,還有來自人性的扭曲。”
“在這些因素的干擾下,我們的認知在決策中被執行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最后導致我并不能在某個事情上做到知行合一。”
李云對自己身邊的朋友道。
“書中的說延康國師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句話,有點像繞口令。”
“舉個例子,我們吃飯。知道如何吃飯是知,吃就是行想吃飯這個行為成立,必須要把飯吃了,知道如何不吃飯,或者是知道如何吃飯卻不去吃,吃飯這個行為都不成立。”
“所以說,知道如何吃飯是吃的開始,吃是知道如何吃飯的完成。這就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許多人一生中總有些半途而廢的事,為什么會半途而廢呢,有兩個原因。”
“一是做一件事時的念頭不對,導致事情本身就是錯的,所以半途而廢,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明白知是行之始,卻沒有做到行是知之成。從術的層面來講,知行分離了。”
“比如,任何人都知道要做道義之事。知道做道義之事就是行的開始,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去行動,就沒有完成這個知。”
“再比如,任何人都知道不義之財不可取,知道不義之財不可取就是行的開始,但又因為種種原因去取了,這就是沒有完成這個知。”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給了我們兩個啟示。”
“一是,知行不可分,是一回事,而且必須要是一回事。二是,知和行要是一條線,不能知的對不去行,也不能知的錯而去行,所以,知行合一。”
陸武對自己身邊的朋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