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九十六章 送上門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茍出一個盛唐

第(1/2)頁  自大唐崛起之后,王建政治和經濟上向唐廷靠攏,但軍事上一直戒備森嚴。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地理上的發現越來越多。

  從漢中進入蜀中,除了傳統的金牛道、米倉道,還有荔枝道。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此路從長安之南,過子午道,穿行漢中,南至涪州,全程兩千里。

  不過涪州現在是蜀楚爭奪的要點,唐軍從此路而進,就是三方混戰了。

  而且這么多年來,王建在荔枝道上修建了七座關隘,想從此地過,基本就是做夢了。

  荔枝道尚且如此,傳統的金牛道、米倉道就更不可能了。

  歷史上鄧艾偷渡陰平,然后江油關、涪縣、綿竹、成都。

  陰平即為現在的文州,早在大唐治下,這條古道,經過八百年的開發,早就成了蜀中通往隴南的要道,王建不是劉禪,在江油關后修建了綿陽關、綿竹關,滴水不漏。

  而米倉道上更是大小關隘十四處,堡城十三座,皆依山傍水,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名震后世的釣魚城就在這條路上。

  金牛道上一座劍門關,成為南下的天塹,鐘會十余萬大軍止步于此。

  明知只要剝開這道外殼,蜀中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但就是難以突破。

  當然,還有一條路,就是楊崇本從維州進攻成都平原。

  然而這條路上,也是關隘重重,唐軍在松維的動靜,王建早就覺察到了,蜀軍汶山、汶川、石泉、通化皆有重兵城防。

  總之李曄能想到的,王建基本都想到了。

  王建在政事時糊涂,在軍事上一點都不糊涂。

  看他在蜀中的架勢,準備子孫綿延萬年的。

  難道真要像當年司馬昭一樣,正面死磕?

  這要多少大唐健兒的性命去填?

  樞密院的策略也是大同小異,什么從荊南而進東川,什么佯攻劍閣,以銀槍效節都暗渡米倉道。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即便后世蒙古也在這里磕碎了門牙。

  想到蒙古,李曄心中微微一動。

  恰在此時,薛廣衡來報:“南詔鄭昶有使者到。”

  鄭昶篡了南詔國,建大長和,沒有向大唐求封,大唐也不承認大長和,仍是以南詔稱之。

  這個時候來使者,當然是為了蜀中之事。

  王建奪下鄭昶一半的土地,鄭昶打仗不行,政治卻玩的飛起,轉移內部矛盾為外部矛盾,軍民皆有復仇之意,又與高原上的小城主們聯合,從南面進入蜀中。

  “下國大長和使臣鄭暉拜見上國大唐天子陛下。”使臣一看就是漢人,皮膚白皙,文質彬彬,而且一聽名字就知道是鄭昶的族人。

  “大唐只知南詔,不知有什么下國大長和。”李曄直接來個下馬威。

  歷來大唐天子,都是以寬仁對待外邦,沒想到碰到李曄這么個異類。

  “稟告陛下,隆舜窮兵黷武,數次侵犯大唐,我國主順天應命,取而代之,只因蜀主王建三番四次阻攔,所以才未上稟陛下,還望陛下恕罪。”鄭暉二一添作五,全部甩鍋王建。

  李曄冷笑道:“這么說來,鄭買嗣還是我大唐的功臣?”

  “功臣不敢當,現今蜀主王建侵奪我土地,我主興兵,特來稟告陛下,望陛下諒解小國苦衷。”

  看來鄭昶也學聰明了,知道先跟大唐通氣,畢竟大唐在維州還有軍事存在。

李曄大腦飛速轉動著,南詔、大長和、大理,也就是后世云南洱海之地,南詔這個國家本不該存在的,只因夾在大唐與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吐蕃之間,大唐為了省事省力,扶植六詔之中的蒙舍詔,吞并其他五詔,成為南詔國,而唐蕃的百年戰爭,也證明了外人終究不可靠。

  南詔野性難馴,左右逢源,逐漸壯大,向大唐亮出了爪牙。

  先后設置拓東節度、通海節度,毫不掩飾對蜀中、安南的渴望。

  懿宗大中十四年,南詔開始了進攻大唐的狂潮。

  唐廷調集徐泗、淮南大軍入蜀作戰,從而引發了龐勛之亂。

  交趾安南也是從這時候在南詔的扶助下,脫離大唐,遇到弱宋,大將王全斌克蜀,欲取云南,趙匡玉斧指著大渡河一揮,“此外非吾有也!”

  大宋這么慫,是有原始基因的。

  這個時代,大長和怕是等不到趙匡了。

  “南詔之事,朕已知之,是誰之土,終歸誰有,使者且去,朕理解你們的苦衷。”本來李曄還有多少猶豫,這個使者的到來,倒是提醒了他,令腦海中的想法逐漸成熟。

  鄭暉沒聽出李曄的弦外之音,大喜道:“多謝陛下,小國萬世為大唐鎮守南垂,永結盟好!”

  黔州。

  馬殷絕對是個行動派,說干就干。

  一面以大軍堵住渝州,一面令大將秦彥暉領軍北上,攻打三峽地區的歸夔忠萬。

  王宗訓遇刺之后,武泰軍的兵權也沒落到趙武手上,王建令王宗播統領武泰軍。

  王宗播即為當年成汭手下大將許存,赫赫有名的蔡將,為成汭打下半個荊南,一度攻入東川,打下渝州,令王建的干兒子們紛紛逃竄。

  這么猛的人,當然會受到成汭猜忌,這兄弟也知道成汭德性,低調起來,整天蹴鞠踢球為樂,不理軍事,沒想到成汭立刻就斷定:“許存必叛,所以先練腳力。”

  派部將領重兵攻伐。

  許存遂投奔王建,被王建收為義子,取名王宗播。

  不過許存在蜀中,依舊避免不了被猜忌的命運,王建之雄猜,不在成汭之下,覺得許存長著一張要造反的臉,關鍵他還有這個本事,幾次要砍他的腦袋,多虧掌書記高燭、王宗綰勸解,才讓他活了下來。

  王建揮刀自宮,斬了兩員得力大將,面對來勢洶洶的馬殷,只能啟用許存。

  許存也不負王建所托,憑借險要地勢,跟秦彥暉五五開,

  他這邊頂住了,馬殷在渝州高歌猛進,包圍渝州城。

  此時王建以猜忌殺人的惡果就體現了,渝州刺史王宗本力戰苦守,久候援軍不到,開城投了馬殷,改回本名謝從本。

  此人原本是陳敬瑄部將,見陳敬瑄田令孜兄弟敗亡,殺雅州刺史張承簡投王建,被收為義子。

  現在不過是做回老本行而已。

  可見王建的義子群體中真是龍蛇混雜。

  東川大門洞開,馬殷長驅而入。

  東川諸軍人人自危。

  王建不得已,只能再次領大軍親征。

  蜀中的地形,造成它缺乏盟友,王建本就是疑心深重之人,當然不會主動請求唐廷的幫忙。

  盡管如此,老丈人有難,李曄還是非常夠意思的下了一道調解的詔令。

  讓馬殷王建罷兵休戰。

  馬殷上書辯解,聲言王建在蜀中不得人心,民怨沸騰,他馬殷吊民伐罪,為大唐掃平蜀中,踏平南詔,絕不會傷害王氏。

  也算給了大唐一點薄面。

  李曄倒是期待王建能主動邀請唐軍入川,大家和和氣氣的完成一統。

  可惜嘗過權力美味的武人們,絕不會放棄到手的權力。

  再說王建也沒覺得自己會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