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二十三章 英雄遲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茍出一個盛唐

  李曄聚十五萬大軍于唐州,擺出一副要大舉東征的樣子。

  蔡、許、汝三州卻并未如想象當中的驚慌,梁軍依托山川河流構建防御線,或幾百人,或三千里聚于山川之上,以滾石擂木不斷騷擾,又毀壞大小路徑,在地勢險要處修建城關。

  汴梁的國力在此時得到體現,短短兩個月,唐州之東梁軍連城三百里。

  唐州是南陽盆地的邊緣地帶,東北兩面崇山峻嶺,梁軍居高臨下,而唐軍跋涉艱難。

  “蔡許汝的主將是誰?”能正確判斷當前形勢,說明對手不弱。

  薛廣衡道:“汴州將軍消息,敬翔力薦鄭滑節度使胡真為帥,領鄭、滑一萬州兵,匯合王檀、王彥章諸部,四萬大軍聚于舞陽。”

  舞陽即為后世之穎昌,岳飛曾在此城以三萬兵力破金兀術十二萬大軍。

  中原之南山川形勢盡在此城。

  而胡真進駐此城,可謂是盡得兵法之妙。

  沒想到梁軍去了張家兄弟、氏叔琮、李思安、龐師古、葛從周,又竄出胡真、王彥章、王檀等良將,這便是中原的底蘊。

  “區區舞陽小城,安能阻擋我十五萬大軍,末將不才,愿為先鋒,攻破此城。”李筠慨然道。

  舞陽是小城,但也是堅城,其周邊大小城池皆在梁軍之手,方城、泌陽、葉縣等地皆有梁軍屯守,互為犄角。

  牽一發而動全身,若是進兵,必起大戰。

  “不必,我軍只是虛張聲勢,聲援楊行密,且將士們大戰經年,已然疲憊,我軍靜觀李嗣源、馬殷、鐘傳即可。”李曄倒是不慌。

  梁軍重點防御唐軍,但整個河南戰場,不止自己一支軍,沒必要在堅城之下磕的頭破血流。

  王檀水平怎么樣,李曄不知道,但王彥章可是陣斬己方大將的猛人,已方有兵力優勢,但梁軍有地利,且許、汝被汴梁經營多年,根基深厚,戰事如果激烈,援軍朝發夕至。

  半個月后,南面的消息讓李曄郁悶不已,馬殷大將秦彥暉、許德勛三萬人乘船在長江、洞庭湖游覽一圈,朝岳州城放了幾箭,便打道回府了,順便洗劫沿途城池、村鎮,斥候還打探到其部在洞庭湖收了三萬斤魚……

  鐘傳倒是盡心王師,猛攻鄂州。

  不過鄂州從古至今都是長江重鎮,張歸霸打下鄂岳之后,留部將謝彥章守城。

  鐘傳久攻不利,天氣轉寒,上表請求退軍。

  真正用心的是李嗣源,然而面對閻寶把守的洛陽堅城,也沒有占到便宜。

  晉軍歷次大戰,都是李克用親自領軍,如今主將換成李嗣源,說明李克用并沒有多重視洛陽之戰,李嗣源再用心也無濟于事。

  李曄精心打造的反朱同盟,就是這么拉胯。

  一向威猛的李克用長期把精力發泄在酒色之上,現如今似乎也萎了。

  唯一達成預期的也就是錢镠,趁安仁義圍困揚州,偷襲了潤州。

  進入十二月,大雪席卷南北。

  李曄就是想打也打不起來了,能為楊行密做的只有這些了。

  剩下的就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

  寒風縱橫萬里,順東南而下。

  當安仁義的人頭捧在楊行密面前的時候,楊行密長長嘆了一口氣,臉上一陣蒼白,身體微微搖晃了一下。

  叛軍核心舊部三千蔡兵,被斬于瑯琊山下。

  “傳令宣州,淮南節度使移鎮揚州,令世子遷城中富戶北上!以劉威為宣州刺史。”楊行密向北面眺望,眼神中的憂慮并未消退。

  安仁義倒也罷了,蔡將出身,在江淮并不得人心,兵敗是注定。

  然而有些人就不一樣了。

  田頵給了楊行密心頭沉重一擊,一股英雄遲暮,群狼環伺的悲涼在心間洶涌。

  比他更遲暮的還有袁襲,此時連行走都不能,重病纏身,以軟轎抬之,說話的都是出氣多進氣少,“揚……州為江淮……之腹心,大王不可……使其久居外姓之手!”

  淮南的治所一直在揚州,只不過當年孫儒五十萬大軍南下,揚州廢弛,無力守御,在袁襲的建議下,放棄揚州南下奪取宣州。

  楊行密點頭道:“徐溫守御有功,升為鎮海軍節度使,潤州刺史,領其舊部收復潤州!”

  周本愣了一下,徐溫舊部不過三千多人,而錢镠大將杜建徽在潤州有一萬大軍。

  在觸及楊行密冰冷的目光之后,周本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十二月初四,楊行密入揚州。

  而徐溫正收攏部眾,城中百姓沿路跪伏,哭嚎震天,反而迎接楊行密的百姓并沒有多少。

  徐溫在揚州六年,整肅冤獄,收攏百姓,厘定稅賦,獎勵農桑,讓死城一般的揚州,迅速重回昔日的榮光,而他自奉節儉,從不輕易耗用資財,深得江北士民之心。

  “臣此行必復潤州,大王可靜候佳音。”徐溫一臉恭順,沒有任何不滿之色。

  “昔日淮上英豪,無出敦美之右!”楊行密的贊美中掩藏著一絲寒意。

  周圍黑云長劍都皆手按刀柄,虎視眈眈。

  而徐溫身邊只有嚴可求一人。

  嚴可求一介書生,何曾見過如此場面,額頭冷汗直冒,雙膝顫抖,“噗通”一聲,情不自禁的跪在地上。

  徐溫卻像沒感受到殺機一樣,從容自若笑道:“王者既出,必有英豪相佐,我等不過附驥攀鴻而已,大王才是江淮真正的英豪,天下的英雄。”

  此言不卑不亢,有禮有節,令楊行密心底的一絲殺機蕩然無存。

  只有袁襲閉上了眼睛。

  是夜,楊行密最親密的戰友,最得力的謀士病逝,楊行密心頭再遭一擊,下令全城縞素。

  楊行密能在群雄并起的江淮脫穎而出,皆是袁襲謀劃之功,當初楊行密還是小小的廬州刺史,高駢為部將畢師鐸所攻,袁襲力勸楊行密起兵攻打畢師鐸,以三千兵力迎戰數萬大軍,先敗后勝,下揚州,滅畢師鐸。

  敗安仁義移鎮揚州之謀也是出于袁襲。

  移鎮揚州之后,整個淮南軍心大振。

  揚州在江北,能夠更快支援壽州和霍邱戰場。

  同時也表明了楊行密的立場,不僅不后退,還勇往直前。

  楊行密招募江淮青壯,組建牙內左右軍,選派黑云長劍都精銳為骨干,以世子楊渥為牙衙都指揮使,任周本為左牙指揮使,張訓為右牙指揮使。

  北方的寒流滾滾而下,江淮的第一場大雪才姍姍來遲。

  天寒地凍,史河兩岸二十多萬大軍,終于陷入難得的平靜之中。

  只有江淮水軍的戰船在河中鑿冰。

  北面壽州也迎來短暫的和平。

  偶爾有斥候像孤狼一樣掠過戰場。

  請:m.biqiugege8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