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5.兵馬調動亂紛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江戶旅人

  對于幕府提出了六百萬鐵道實業大借款,巴夏禮和貝利考特到不是很意外。靠著出賣主權,然后換取貸款這種事是吧,英法列強有的是辦法讓你連本帶利的還來。

  總之列強放債,只要你抵押的是主權,那么貸款批的一般都相當快。

  英國持有的日本東海道鐵道干線一半的股份,已經為他們帶來了非常豐厚的回報,再運行兩年,本錢都全乎了,以后凈賺。

  法國持有的山陽鐵道干線,也已經開始運營,并且獲得超過預期的利潤。這自然令英法兩國對于投資日本的實業,充滿了興趣。

  就是六百萬英鎊……

  稍微多了一點,德川幕府的償債能力還可以。畢竟濱海關和神海關都被掌握在洋人手里,每年都能有足夠的錢償還以前的貸款。

  參考如今日本經濟的發展情況,以及進出口數額的增加幅度,巴夏禮和貝利考特認為這筆錢是可以借的。

  那就談利息和手續費吧。

  助六得到忠右衛門的囑咐,是一定要盡可能的減少這些支出。幕府不是真的缺這六百萬,純粹是為了以六百萬為人質罷了,那自然不能付出太高的利息。

  話到了橫濱這邊,就變成了你們都要我們割讓土地了,難道借兩個錢還要付高額利息?開玩笑吧,這條約喪權辱國的,我簽了保不齊就遺臭萬年呢。

  再過兩天,江戶或許就有人要喊“外爭國權,內懲國賊!”了。我這出門被人一刀劈死,也不是不可能。

  年息你好意思要五厘?

  表面上看百分之五的年息,真的不算多高了,但是諸位不妨想想后世的房貸。年息五厘,分三十年還清,實際上就是借一百萬還二百萬,很現實的。

  貝利考特也知道這個利息不低,所以表示最低可以三厘五,但是助六仍舊不答應。雙方為了這個事情,前前后后吵了一個多禮拜,最后人都疲了。

  幕府方面到底透了一個底,前三年不還本金和利息,后五年只還本金不還利息。剩下二十年還本付息,年息最多三厘,如果兩厘五更好。

  什么時候打錢,什么時候割地!

  好家伙,巴夏禮和貝利考特沒想到幕府這邊居然精明成這樣。可他們也不是吃素的,張口就說年息兩厘也可以,你開放教禁,允許通商口岸傳教就行。

  消息送回江戶,忠右衛門一聽,這英法真是帝國主義加殖民主義的堅定推行者嗷。一邊割地,一邊還要來傳教,想得實在是太美了。

  國都賣了,還差一個傳教?

  三百萬不要利息,三百萬利息兩厘,能不能簽?不能簽拉倒!

  前前后后拉扯了一個多月,英法同幕府簽訂了鐵道實業大借款合同,同時附帶了好幾頁的專條內容。

  主要內容就是之前忠右衛門已經有心理準備的那部分,但是增加了奧羽鐵道和北陸鐵道兩條干線由德川幕府獨資的內容。至于九州鐵道和四國鐵道,則須得合資建設。

  合同簽訂,拓界專條附錄其上。橫濱和神戶,均拓展兩平方英里,同時獲得了靠近居留區沿岸的優先使用權。

  法國和英國的教會被允許向日本派遣傳教士,建立教堂,但人員活動必須向德川幕府進行登記,保證不離開居留區。

  總之合同簽訂的消息,瞬間引爆了全國的輿論!

  幕府不僅割地,還允許切支丹傳教士進入日本。即使是幕府本身自己的旗本家臣,也有不少人對此表示了擔憂。伊予宇和島藩主伊達宗城更是直接向幕府上書,表示幕府缺乏發展的本錢,向外國貸款,已經是破天荒的事了。

  怎么能夠在借款之余,放開教禁,同時割地呢?先祖先父斬荊棘,曝霜露才打下的江山,子孫不肖,為了錢就割讓了?

  土佐藩主山內容堂也向幕府上書,英使受到了襲擊,幕府賠禮道歉即可,甚至多賠償一些醫藥費也是可以的。怎么能夠拓展居留區呢?

  如果幕府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同英米鬼畜作戰,他山內容堂愿意作為幕府的先鋒。即使最后戰至一兵一卒,也絕不后退。

  伊勢桑名藩主松平定敬更是直言,幕府一再如此行事,國事必定會因此而敗壞。請幕府廣開言路,招納賢才,大設公議。并且赦免前代以來的所有政治犯,恢復死者的名譽,令天下士民暢所欲言。

  風雨欲來!

  居于江戶的忠右衛門自然知道簽這個條約是不行的,可松平齊宣說得不錯,攘外必先安內。只有先把已經在遠東勢力相當強勁的列強給穩住,幕府才能全力對付國內的反對勢力,并且改革國政,實行全面的近代化策略。

  反正現在割給了法國,等到將來普法戰爭,法蘭西第二帝國完蛋,神戶居留區就可以全部收回。橫濱居留區等到幕府的實力強大,英國為了籠絡幕府,想必也會接受修改條約的談判。

  只是需要時間罷了……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議,忠右衛門得全力應對眼前的局面了。京都的謠言一日甚于一日,已經使得不少公卿和百姓出現了動搖。等到忠右衛門改設神道教奉祀官的命令傳到之后,還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事呢。

  所以除了全面加強新選組屯所的防御水平,調撥大炮和火箭進入屯所之外。忠右衛門還下令,第二大阪師的冬季輪休暫停,所有人員全部在營,以防萬一。

  當然這是傳習隊內部的命令,并不會公示什么的,暗中向士兵宣布即可。

  另外第三仙臺師,則被命令一分為二,四千人繼續鎮守仙臺,以保障奧羽的安危。另外四千人,以野外集訓的名義,去往下野國日光東照神宮。

  當年這地方就是按照一座堡壘建設的,一旦有事,忠右衛門和幕府的勢力,還能夠有一個退路或者是支援。

  第一江戶師,則調動二千人進駐駿府城,作為東海道和關東之間的屏障。

  緊鑼密鼓的軍事調動之下,西元1863年的新年,便悄然而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