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589章 天庭二圣現人間,一代人族一代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電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襲

  “這一劍有點東西啊。”

  金鰲島,碧游宮內的通天教主笑了起來,但臉上的笑容很快就消失了。

  “要不是看在師尊的面子上,早就弄死你們兩個了,真當我不存在?”

  通天教主握住了青萍劍,至于誅仙四劍和誅仙陣圖,他覺得沒必要用。

  “稍安勿躁。”

  一個聲音從不知道多遠的地方傳來,在碧游宮內回蕩。

  通天教主不滿的說道:“他們兩個,逼著我們三教議定封神之劫,拿我們的弟子當棋子,當玩物,甚至是把我們當棋子。若是天命注定如此也就算了,可如今天命已經變化,人道之昌盛,不再是之前的天命人道昌盛。大師兄,還要我稍安勿躁?”

  能夠直接傳音到碧游宮,讓同樣準備拔劍的通天教主按捺戰意,自然之友人教之主太上老君了。

  太上二字,已經足以說明其尊位。

  “人道昌盛,因何不再是之前的人道昌盛?”

  “因為人王不認命,因為人族不認命,他們要與天爭命。”

  “既如此,何不多給人王一些機會,多給人王一些信任?”

  “哈哈哈,善,大善。”

  通天教主大笑著,手從青萍劍上松開了。

  “師尊!”

  燃燈道人震驚起身,他感覺到了吳彥那還未拔出來的一劍,到底有多么恐怖的威能。

  人王拔劍三寸,圣人女媧后退三尺。

  若是那一劍完全拔出并斬殺而出,圣人女媧娘娘真的能擋得住嗎?

  若是女媧娘娘擋不住,那接引道人必死無疑,因為人王的這一劍,并不是真正的斬向了女媧娘娘。

  可敢代天接劍?

  這一劍斬的是天命,猶如天空中密布在雷霆蛛網之間的金光,中和甚至于侵蝕吞噬向了那些代表著原始天命的雷霆。

  若是原本的天命被斬,那基于原本天命而成圣的接引道人,基于原本的天命而理當昌盛的西方教,又怎么可能在多寶道人這個殷商國師面前,討得什么好果子吃?

  自己的機緣,真的要沒了?

  “師尊!”

  燃燈道人連續高呼了兩聲,讓廣成子等人更加沉默,也讓剛才反問了一聲‘是嗎’的元始天尊,終于睜開了雙眼,并看向了燃燈道人。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何解?”

  燃燈道人愣住了,廣成子等人也都愣住了。

  他們都知道這句話,剛才趙公明等人圍攻準提道人的時候,眼看力有不支,紂王傳道人間以增持殷商國運。

  這句話就是其中的一句。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又該何解?”

  元始天尊再次發問。

  這也是剛才吳彥所傳《道德經》中的一句話,就在天地不仁之后。

  燃燈道人沉默了。

  元始天尊看向了廣成子。

  “你來為你大師兄解惑。”

  盤坐的廣成子起身、躬身,而后再挺直身軀開口。

  “天地對待萬物無所偏愛,任其自然生滅,圣人對待百姓無所偏愛,任其自然生長于天地之間。天地之間,不正像風箱一樣嗎?雖然空虛卻不會窮竭,運行之中生化不熄。言語太多會加速失敗,不如堅守內心的虛靜。”

  元始天尊滿意點頭,看著自己的弟子們。

  “道是無為的,天地間的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生死寂滅,天地只是自然的存在,不會對某物有所偏愛。”

  說完這句話,元始天尊再次看向了燃燈道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句話剛才廣成子已經翻譯過了,但此時此刻,意義卻大有不同:燃燈,你給我閉嘴。

  燃燈道人身為準圣,自然能夠明白這些話的意思,也能夠明白他師尊元始天尊的潛臺詞。

  可他不甘心啊。

  在闡教他是沒有成圣機緣的,只有西方教大興,他才能夠抱大腿成圣,這原本就是他的天命啊,也是元始天尊默許的啊。

  怎么轉眼間,天命就變了,元始天尊也不認之前的天命了呢?

  那為什么,還要讓姜子牙去幫助西岐?

  那為什么,今日還擺出架勢,讓通天教主不能離開金鰲島碧游宮?

  那為什么,不直接出手幫助人王,在殷商逆天改命的時候奪取機緣,如同那多寶道人一樣,讓闡教再多出一個圣人呢?

  燃燈道人不解,所以哪怕是元始天尊讓他閉嘴,他也忍不住再次發問。

  “師尊,因何為而不為?”

  “燃燈!”

  南極仙翁起身,怒視燃燈道人,因為這句話是大不敬:師尊,為什么你出爾反爾?

  廣成子等人也都皺眉,表情不喜。

  他們也都知道燃燈道人成圣的機緣在西方教,不過這本是天命,他們也不好爭搶,畢竟他們的師尊也是默許的態度。

  而且,除了燃燈道人之外,他們之中諸如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成道的機緣也在西方教大興之后的佛教。

  所以之前他們對于西方教有很大的好感。

  但師尊畢竟是師尊,在他們投入西方教之前,他們還是闡教弟子,還是元始天尊的親傳弟子。

  當以元始天尊為尊。

  燃燈道人感覺到了師弟們的不喜,但卻盯著元始天尊,因為他實在是不甘心。

  成道機緣對于他來說太重要了,錯失之后,可以說再無成圣的機會。

  雖然今日圣人也被圣人之下打的面皮盡無,可圣人之下皆螻蟻這句話,并非虛妄。

  元始天尊的眼神之中并沒有憤怒,只是充滿了無奈。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聽到這句話,燃燈道人目光凝滯。

  不僅僅是因為這句話的意思,還因為這句話同樣是紂王所說,也是《道德經》之中的一句話。

  道,通常什么也不成為,而是順其自然,這樣什么都可以成為。

  不是出爾反爾的為而不為,而是無為而無不為。

  燃燈道人終于懂了。

  他的師尊元始天尊,以及闡教大老爺、人教之主太上老君,之所以到了這個時候還不出手,并不是要借機坑西方教二圣和西方教,也不是要坑一下妖族圣人女媧娘娘,亦或是什么天庭之主昊天大帝夫妻二圣。

  而是要坑另一個存在。

  天道,本應該無為。

  為什么要合道?

  燃燈道人跌坐在地,距離旁邊的蒲團有一尺的距離,足以說明此刻他內心的震驚。

  廣成子等十二金仙,也都震驚莫名,甚至是心中有恐懼之意誕生。

  他們也懂了。

  新朝歌城上空。

  吳彥的人王劍,依然是只拔出了三寸的狀態,不是他不想拔劍斬之,而是他拔不動了。

  后退了三尺有余的女媧娘娘身旁,出現了兩個身影。

  昊天大帝、瑤池金母。

  三個圣人當面,哪怕是他們并未真正施展圣人威能,可吳彥的劍,卻還是拔不出來了。

  之前主動藏鋒為攻。

  此刻被迫鋒藏為守。

  在這種壓力之下,吳彥的目光開始渙散,但開口的語氣卻非常堅定。

  “你們來了。”

  “我們來了。”

  “你們不該來。”

  “我們想來就來。”

  “嘶……”

  吳彥挑眉。

  “好大的口氣。”

  昊天大帝和瑤池金母,都不想和吳彥做什么口舌之爭,因為他們剛剛都聽到了吳彥所傳的道德經。

  論對天道的感悟,他們這兩個圣人,竟然也是有所不如。

  論口舌之利,差的也不是一點半點,能夠懂得,不代表能夠概括出來,也不代表這能夠成文以傳道。

  “放了準提,今日之事作罷。”

  昊天大帝和瑤池金母也沒有直接出手,就像是女媧娘娘一樣,他們都很清楚,他們來到朝歌城已經是壞了規矩,真要是直接對孔宣和趙公明等人出手,救出準提道人的話。

  那必然要承受通天教主的怒火。

  誅仙劍陣之威,無論是女媧娘娘,還是他們這兩個天庭的圣人,都擋不住,聯手也不行。

  即便元始天尊好像和他們是同一陣營,但真的要開啟圣人之戰的話,這世界說不定真的要重定地水火風。

  不然,多寶道人和接引道人兩個,為什么要跑到不可知之地打?

  “好一個今日之事作罷,那昨日之事又如何?明日之事又如何?”

  吳彥笑了,身軀也顫抖了起來。

  遮天劍翅緩緩揚起,仿佛承受著不可承受的壓力一般。

  握著劍柄的手再次上抬,手上青筋暴露,內部血壓暴漲,皮膚泛紅。

  但劍身終于露出了第四寸,并將展露更多。

  眼見如此,昊天大帝上前一步。

  將要拔出來的人王劍,再次停滯,劍身之上的三顆定海珠,也開始嗡嗡作響,仿佛其中蘊藏的三個世界的本源之力,也無法承受這圣人一步之間提升的威壓一樣。

  畢竟,這不是一個圣人的一步,而是三個圣人的一步。

  咯吱咯吱。

  遮天劍翅也發出了聲響,毀滅日的基因瘋狂自愈,卻依然難以讓遮天劍翅保持完好。

  九轉元功第九轉境界,能夠展露出來的萬劫不滅之身,也有崩潰的征兆。

  但吳彥并非只是九轉元功第九轉的修為,他還扛得住。

  這讓本想直接重傷吳彥的昊天大帝,有些不解的皺起了眉頭。

  殷商國運剛才確實是破碎了,人王再無國運庇護。

  按理來說,現在的人王,昊天大帝這種圣人一眼就能夠看穿底細,但莫名其妙的力量卻環繞在人王周身,繼續庇護著人王。

  人族不認命,那如何還能有天道賦予的人道氣運?

  如果只是人族自有的人道氣運,又怎么可能擋得住自己的圣人法眼?

  億萬人族,不過翻手之間就能夠覆滅。

  區區人王,亦是如此。

  昊天大帝還是要重傷人王,逼迫趙公明、孔宣等人放出準提,所以準備再向前一步。

  但就在此時,吳彥出聲。

  “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

  聲傳不知道有多遠,但卻沒能得到任何回應,以三皇的圣人威能,自然不可能聽不見,或者是無法瞬息之間到達此處。

  “呵呵……”

  女媧娘娘笑了起來,瑤池金母笑了起來,昊天大帝也笑了起來。

  而后,昊天大帝再上前一步。

  出鞘四寸的劍身縮回一寸。

  但人王的拔劍之勢卻未改變。

  吳彥的聲音也更加堅定,更有生殺予奪之勢。

  “君王在上,圣人在下,朕今日不死,必定討伐人間不臣,無論神圣。”

  三萬個聲音再次響起。

  “弟子今日不死,必定隨師尊討伐人間不臣,無論神圣。”

  終于反應過來的東伯侯姜恒楚,雖然看不真切高空之上的局勢,但也聽了的大差不差。

  “臣東伯侯姜恒楚,今日不死,必追隨君上討伐人間不臣,無論神圣。”

  東伯侯下轄兩百鎮諸侯,隨之高呼。

  北伯侯崇侯虎,及下轄兩百鎮諸侯,隨之高呼。

  南伯侯鄂崇禹,及下轄兩百鎮諸侯,隨之高呼。

  朝歌城,因為突發事件而已經匯聚起來的朝臣們,雖然來不及趕到新朝歌城,但他們也都聽了個真切。

  太師聞仲,武成王黃飛虎,首相商容,亞相比干,攜殷商朝臣于廟堂之上高呼。

  “臣,今日不死,必追隨君上討伐人間不臣,無論神圣。”

  人族首腦,皆以高呼明志。

  此志,為心存死志。

  女媧娘娘笑不出來了,昊天大帝笑不出來了,瑤池金母也笑不出來了。

  剛剛踏出兩步的昊天大帝,倒退三步有余。

  因為吳彥身旁多出了三個身影。

  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

  前兩者負手而立,表情嚴峻。

  后者軒轅黃帝已經握劍在手,其名軒轅劍,為上一代人皇之劍,助軒轅黃帝勝阪泉之戰、冀州之戰、逐鹿之戰,一統華夏。

  常年穿著的帝服,此刻也已經換成了戰甲。

  此舉,像是在應和這一代人王剛剛所說的話:君王在上,圣人在下。

  噌的一聲。

  人王劍終于拔出,雖未斬,卻有破萬法及斬圣之勢。

  劍鋒所指,天、地、人三皇,鋒芒所向。

  伏羲不忍,唏噓出聲:“妹妹,回吧。”

  女媧娘娘表情驚駭,千言萬語說不出口,身影終究消失不見。

  留下了過來幫忙的昊天大帝、瑤池金母二圣,表情錯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