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一章 你可服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隋幕僚長

  “蘭庭動幽氣,竹室生虛白。落花入戶飛,細草當階積。大人與薛公情深義重,友誼真摯,此詩詩意清雅平和,而不失樸質勁健,必將萬古流傳。”

  隨后,司馬九搶上數步,凸出于眾人身前,朗聲道:“大人今日屠城,豈非自污奇志?”

  說話間,他抬頭注視楊素,眼神清澈明亮。

  司馬九剛才的吟詩,乃是楊素的傳世之作。

  他既然把楊家做為自己入仕的敲門磚,自然得做足功課,近來,他一直在從前世的記憶中挖掘關于楊素的事跡。

  楊素文武雙全,才華橫溢,不拘小節,年輕時屢屢頂撞北周皇帝,得勢后卻又詭謀百出,實在是一個復雜的不能再復雜的人。

  他待人真誠,尤惜賢才,著名的成人之美、破鏡重圓的典故便出自于他,彰顯了他不一樣的博大胸懷。

  然而,在政治上,他又是著名的不為同道、即為仇寇理念的擁護者。

  司馬九很疑惑,他腦海中各種記憶碎片塑造的楊素,究竟哪個才是最真實的呢?

  原本,司馬九一直在暗中權衡,奈何今日事情急迫,不得已才把重注壓在了惜才文人的楊素身上。

  若真是如此,或許,他的仕途將會更加坦蕩,更容易實現成為大隋幕僚長的目標.

  否則......若是殘暴不仁的楊素,今日,他必定身首異處。

  楊素聽了司馬九的話語,毫無表情的看著這個十五六歲的少年,嘴角微微翹起。

  “汝可是李家之人?”

  “總管大人:此人并非李家之人,然與小侄而言,卻是親如手足。他出身寒門,不是官宦勛貴子弟,出言不知體統,還望總管大人息怒。”

  李建成見司馬九忽然站了出來,便急忙連連拉了司馬九幾把。

  他可知道楊素的手段。

  “呵呵!”

  楊素干笑了兩聲后,意味深長的說道:“寒門出身,親如手足......”

  一旁的楊玄挺掃了司馬九一眼,遂近到楊素身邊,低聲說了幾句,霎時,楊素看少年的眼光就更加玩味了。

  “汝出身寒門,卻也頗具膽色。想老夫年輕時候的拙作,你這寒門子弟卻能信口說來,如此看來,老夫也不止是個武夫了啊?”

  太師輕撫著胡須,笑了笑。

  楊玄挺乃是楊素之子,他了解父親的脾氣。

  楊素城府極深,他殺人笑,助人笑,高興是笑,怒極是笑,但是手撫胡須,那就是真的高興了。

  太師平時為人冷峻,哪怕今天拿下了軍事重鎮平遙城,他都沒有怎么拈須,此時,他卻是撫須的動作停不下來,顯然,他已是極喜。

  司馬九不了解楊素的真實為人,但他能感覺到周圍氣氛的緩和,心中一陣竊喜。

  他押對注了。

  既然如此,便需要趁熱打鐵,以文人雅士的角度近一步拉攏他與楊素的關系。

  “群主司馬九:江湖救急,諸位大賢若不想本群主就此止步,還望慷慨出手,以解危局,小弟感激不盡。”

  “大將軍王猛:本將軍其實對文學也略知一二,讀書人寧折不彎,拍什么馬屁,碰到困難,鐵棍橫掃,困難加大,鐵棍加粗。”

  “五柳先生陶淵明:吟詩賦文,在下自覺尚可,老夫年輕時候碰到的奉承多了,但凡夸耀字詞用的好的,只是末節。老夫更傾向于那些能說道出我心中情懷的讀者。”

  “群主司馬九:五柳先生,你總算有點用了,前些時候搏斗對戰,你看你在群里,完全都起不到作用嘛。”

  “劍圣裴旻:奉承拍馬,雖不是我武人所為,但是由衷的贊美,我想被夸獎的人,定然能夠體會到那份真誠。”

  “亞圣孟子:保民者為王,殘民者為寇,屠戮民眾,與我仁義大道相去甚遠,群主何必委屈求全,奉承暴虐之人,今日就是死在他的面前,也不能失了天地大義!呼呼,氣煞老夫也!”

  “群主司馬九:.......”

  “象山先生陸九淵:‘無語.jpg’”

  “玉泉老人耶律楚材:‘無語.jpg’+1”

  “大人的白云飛暮色,綠水激清音。寂寂幽山里,誰知無悶心。是何等的高雅清幽,小生才疏學淺,可每讀與此,便會遙想出太師的風采,心中亦會生出永遠無法企及的感覺。”

  “在下的諸多書友,亦都對大人極為欽佩,大人平定南北,立下不朽之功,令我輩戰意激昂,當世少年兒郎無不以大人為楷模。然在小生心中,大人妙筆生花的文筆,亦是精妙絕倫。小生極為傾醉。”

  司馬九說完,心中一陣惡寒,這是他第一次拍馬屁。

  李建成也用奇怪的眼神看著他,他的這個兄弟,什么時候變得如此出言成章了。

  至此,楊素心中的欣喜,慢慢從眼角彌漫開來,他看待司馬九的目光也漸漸柔和,似乎在示意司馬九繼續說下去。

  “大人志向高潔,曾對周武帝道出“臣只怕富貴來逼臣,臣卻無心謀取富貴”的豪言壯語,此語亦是道出了天下有志之士的心聲。

  “大人縱橫南北統戰九州,武略直比兵圣孫武,輔君治政成開皇盛世,文治之功比肩諸葛。現今天下大定,帝國國力熏灼,漢王正是嫉妒大人的文治武略,才興兵作亂。”

  “平遙之地,本屬帝國,城中軍民大多受漢王裹挾,聽聞大人領兵前來解救他們,便毫無抵抗之念。帝國大軍在大人的指揮下,勢如破竹,楊涼敗亡指日可待。”

  司馬九見楊素的眼神不斷變化,遂知他的勸誡之言已生成效,便繼續道:“平遙城是帝國的平遙城,百姓亦是帝國的百姓。今日,大人若允此屠城之令,豈非自污,難道要令天下志士去學紅云染朝霞,血水起哭音嗎?”

  眾人聽了司馬九的話,齊刷刷的將目光投向楊素,那些得到屠戮令的將官,亦是不自覺的停下腳步,等候楊素最后的決斷。

  “你叫司馬九?”

  “小生卑賤之名,承蒙大人猶記。”

  “聽聞汝也是漢王作亂的受害者,蕭摩訶伏誅,你倒也是出了不少力。”

  “大人明察秋毫,小生佩服。”

  “本來軍法無情,老夫統御軍隊,素來不肯寬縱。只是你先才所言確有道理,如今畢竟不同于以往。此城中百姓確也沒有阻攔帝國大軍,既然如此,老夫也收回先前的屠戮之令。”

  楊素手一揚,眾將會意,便緩緩退回。

  隨后,楊素淡淡的說道:“汝等一介白丁,卻在此恣議軍國大事,已犯下大罪。”

  “小生知罪,還望大人責罰。”

  司馬九聞言,急忙跪拜道。

  眾人見狀,亦是心急不已,尤其那些行跪拜禮的百姓。

  先前,這個少年可是為了拯救他們,才出言以勸楊素。

  如今,楊素話中之意,似乎要懲戒這個少年。

  “然,老夫念你頗有才識,你今日之言,就和誅殺蕭摩訶的功勞相抵,你可服氣?”

  “小生感恩,大人仁義。”

  司馬九見到楊素改變主意,心中大喜,遂將頭埋得更低,以表示服從楊素的處置,也代表全城百姓對楊素的寬容表示感謝。

  他自知今日已風頭過盛,便再不敢多言,只是跪倒在地。

  楊素見這個年輕人如此知進退,心中暗奇,遂將司馬九這個名字記在了心中。

  隨后,他勒令大軍不得進城,只派小隊兵丁受降。他與李建成簡單聊了幾句,敲定晚上慶功之事后,就在楊玄挺的引領下入城了。

  司馬九緩緩站直身體,此時已是辰時四刻,一陣微風吹過,他微感涼意,這才知道自己滿身已經被冷汗浸濕了。

  他走到李建成的身邊,正想和他說點什么。

  一群百姓卻圍了上來。

  城門處的軍民,都將司馬九的話聽在耳里,待到帝國軍隊退去后,他們都圍在司馬九身旁,以表示感激之意。

  “謝謝這位公子,快謝謝這位公子。”

  “給公子納福了,我平遙城百姓,一定要給公子立排位啊,公子可是復姓司馬?”

  “小寶,快把小寶抱過來,公子是有福之人啊。”

  “公子可知道我平遙城的拌面,我家家傳的口味,公子不嫌棄的話,請來品嘗一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