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243章 沒苦硬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外科教父

  在楊平成立“新佐劑”課題組之后后,大洋彼岸,美國一家公司戰略分析部會議室。

  巨大的環形落地窗外是摩天大樓勾勒出的城市天際線,室內溫度恒定在令人舒適的22攝氏度,空氣凈化器平穩運轉。

  一場關于全球疫苗佐劑研發動態的內部簡報會正在舉行。

巨大的環形幕墻上,PPT翻到了新的一頁,標題是“亞太地區潛在技術動向監測”,而頁面上最顯眼的位置,赫然展示著楊平課題組的基本信息張略顯簡陋的成員列表,還附著蔣季同,楚曉曉等人略顯青澀的照片,以及  那個被重點標紅的“五億人民幣(約合七千萬美元)經費”。

  主講人是一位戴著金絲邊眼鏡、氣質精干的年輕分析師。他正準備按部就班地介紹下一個議題,卻被一位與會者打斷。

  “等一下,杰克。”

  坐在長桌另一端的一位中年男子開口了,他是負責疫苗業務的高級副總裁,佐恩。

他身體微微前傾,手指隔著光滑的桌面,虛點了點幕布上楊平的名字,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這個課題組能再詳細介紹一下嗎一個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印象的名字,帶著五個......”他頓了頓,目光掃過楚曉曉等人的  照片,語氣帶著一絲玩味,“看起來剛從校園里出來的博士,目標是研發顛覆性新型佐劑”

  他拿起桌上的定制金屬咖啡杯,輕輕攪動著里面的黑咖啡,杯壁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恕我直言,這聽起來不像一份嚴肅的戰略分析報告,倒更像是一篇科幻小說的摘要。”

  會議室內響起幾聲壓抑的低笑,氣氛變得有些微妙。

  另一位亞裔面孔的資深科學家,許博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語氣相對嚴謹:“佐恩先生,我不得不提醒你,楊平教授是諾獎獲得者,諾獎獲得者!空間導向基因理論的創立者。”

  他重復強調諾獎獲得者,以糾正佐恩對楊平錯誤的認知。

  在這種公司內部會議,以前許博士絕對不敢和佐恩爭論,但是現在不一樣,楊平的諾獎讓他也有了某種底氣,敢于與佐恩這樣的人針鋒相對。

“諾獎是嗎我可不認識。”佐恩聳聳肩,“就算是吧,免疫學,尤其是佐劑研發,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極其復雜的領域。這里涉及的是人體最精密的防御系統,失敗率歷來高得驚人。我們,以及我們的競爭對手,投入了數  以十億計美元的資金,耗費了數十年時間,動輒數百人的團隊,至今所能做到的大多也還是在鋁佐劑、油乳佐劑等經典體系上進行有限的改進和優化,能夠發現的佐劑也極其稀少。”

  佐恩放下咖啡杯,雙手一攤,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楚曉曉那張帶著學生氣、眼神卻透著一股專注勁的照片,“所以,我很好奇,也感到很荒謬。他們是憑什么認為,像這位小女孩博士,幾個看起來可能才剛剛畢業的年輕人,

  能夠設計出比我們所有頂尖團隊都更優秀的分子”他搖了搖頭,那神態仿佛在談論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勇氣可嘉,但毫無意義。”

  許博士現在面對佐恩一點也不怯場:“很多科學家的重大發現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年齡會消磨人的創新能力,也會讓人變得虛無的傲慢。”

  他的話里有話,明顯在諷刺佐恩,佐恩現在已經五十多歲。

  佐恩轉頭向許博士投來厭惡的目光,這個華裔,他是什么時候變得如此囂張。

  分析師杰克連忙補充道:“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情報,他們確實剛剛開始,目前的工作重心還停留在最基礎的分子克隆和載體構建階段。”

  “看吧,”佐恩靠回椅背,語氣輕松,“等他們好不容易組裝出第一個候選分子,走到體外功能驗證那一步,就會知道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有多大了。這個項目我認為不值得投入過多關注資源,略過!”

  “你會為自己的傲慢吃盡苦頭,我明顯感覺,我們公司已經不再年輕,慢慢進入遲暮之年。”許博士用一種遺憾的語氣。

  幾乎在同一時間,另一個歐洲公司的疫苗部門的某間高級會議室里。

  這里的氛圍更加接近技術流,與會者大多是研發線上的核心科學家和管理人員,投影幕布上展示著類似的技術監測信息。

“......綜上所述,這個中國團隊的技術構想非常大膽,甚至可以說相當激進。”匯報的是一位四十歲左右的女科學家,她用激光筆圈點著PPT上“從頭設計蛋白質增強子”和“模塊化連接”等關鍵詞,“他們試圖拋開現有的佐劑框  架,完全從底層邏輯出發,用理性設計的蛋白質組件,像搭積木一樣,通過特定的連接子,精準地操控抗原提呈細胞內的信號通路。從理論上看,這個思路非常優美,極具吸引力。”

她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辭:“但是,其工程學上的實現難度,是幾何級數增長的。每一個增強子模塊的設計、表達、純化、與抗原的連接效率、連接后復合物的穩定性、免疫原性、安全性......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未知  數和失敗的風險。我個人評估,其最終能夠成功轉化應用的幾率,無限接近于零。”

一位頭發花白,但眼神依舊如鷹隼般銳利的技術副總裁,查爾斯懷特曼,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清晰:“聽起來像是又一個試圖用漂亮理論打動投資人的項目,他們有沒有什么實際的進度比如,這些所謂的增強子,有任何  設計思路”

  “根據我們非常有限的情報渠道,”女科學家回答道,“他們的工作目前剛剛開始,沒有實質進展。”

  “呵,”查爾斯輕笑一聲,那笑聲里帶著歷經千帆后的淡然與篤定,“也就是說,他們連第一個實驗步驟都還沒完全走通,連一個像樣的候選分子都還沒拿到手,就已經在討論顛覆性的未來而且是五個人”

他伸出一只手張開五指,然后合攏五指擺了擺手,“保持最低限度的信息更新即可,我不認為他們有能力走出臨床前研究的迷宮,我們的AS系列佐劑,經過幾十年的驗證和優化,依然是全球疫苗市場的黃金標準和壓艙石。我  們的精力應該集中在如何進一步優化現有平臺,以及跟進諾華和輝瑞在mRNA載體佐劑上的新動向,而不是分散到這種車庫創業級別的項目上。’

  而在巨頭公司高層,一場更為隱秘的非正式的小范圍討論也在進行。

  地點甚至不在正式的會議室,而是一間裝飾著原木和皮質家具的私人會客室,沙發上坐著幾位真正能影響集團戰略方向的人物。

“五個億人民幣,折算下來還不到八千萬美元吧”一位穿著休閑西裝,氣質沉穩的中年男子緩緩說道,他手中把玩著一支未點燃的雪茄,“這個數字,在我們這里,或許只夠支撐一個二期臨床試驗的零星開銷,或者是一個中  等優先級項目一年的研發預算。”他是巨頭全球研發戰略的負責人之一,羅伯特劉。

  里高揚一直在揉太陽穴,他的目光投向羅爾夫,作為BG公司的掌控人,他實在沒必要管理這種小事,但是因為涉及到楊平,所以他們不得不召集下屬巨頭公司的高管,召開一次私人會議。

羅爾夫眼神變得深邃起來:“中國市場有其特殊性,那里的政策導向非常明確,對于自主創新,尤其是生物醫藥領域的國產替代,有著極強的扶持力度和迫切需求。有時候,技術的絕對先進性并非唯一考量因素。哪怕只是一  個過得去的、貼著自主創新標簽的佐劑技術,一旦獲得政策背書,在龐大的本土市場也有可能形成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對我們現有的產品布局造成毀滅性打擊。”

坐在他對面的另一位高管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你的擔憂不無道理,哪怕楊平團隊成功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我們也需要用百分之九十九的嚴謹來對待。潛在的威脅,最好在萌芽狀態就予以解決。”他頓了頓,指尖輕輕敲擊著  沙發扶手,“但是,我們親自下場去關注甚至去和一個剛剛起步的學術團隊較勁,傳出去太難看,容易引發不必要的輿論反彈和監管關注,得不償失。”

羅伯特劉的嘴角浮現出一絲了然的笑意,他放下雪茄,身體微微前傾:“當然不需要我們親自出手,我們在中國市場耕耘多年,不是有很多關系良好且渴望技術的合作伙伴嗎找一家合適的,給他們一些適當的技術支持,幫助他們快速推出一款自主研發的佐劑產品。用“國產”、“低價”這兩個武器,提前去占領市場,去教育醫生和公眾。等到楊平團隊那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佐劑’即便真的有一天能走出實驗室,他們就會發現,市場的大門,或許已經被  堵住。”

  房間里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隨即,幾人交換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一種無聲的默契已然達成,資本與市場的冷酷邏輯,在這一刻展露無遺。

這時里高揚終于開口了:“千萬不要低估楊平教授的實力,那是一個創造奇跡的人,我們不能用常人的思維來模擬他的想法,我提醒諸位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他的研究成功率很低,但是我認為他會成功,他會!中國人不可  思議,麥克阿瑟已經用他的經歷告訴我們必須重視中國人,否則我們會像他那樣很悲慘!”

  “再提醒一句,千萬不要讓他以為又是巨頭公司在跟他過不去!”

  里高揚用力揉太陽穴,頭痛厲害,很可能需要第二次手術。

  數日后,中國魔都,某生物技術公司總部大廈,董事長辦公室。

  這間辦公室極盡奢華,巨大的紅木辦公桌,真皮老板椅,背后是一整面墻的博古架,上面擺滿了各種仿古工藝品和企業榮譽獎杯,空氣中彌漫著雪茄和濃茶混合的味道。

  董事長金大富,一個身材發福、面色紅潤的中年男人,正瞇著一雙小眼睛,貪婪地瀏覽著面前平板電腦上展示的技術資料。

  這是通過特殊渠道從巨頭公司那邊流出來的一套關于佐劑平臺的“簡化版”技術文件。

  他對面坐著技術總監趙銘,一位年約三十五六歲,戴著無框眼鏡,看起來頗為干練的海歸博士。趙銘之前曾在巨頭的研發部門工作過幾年,被金大富用高薪和技術總裁的職位挖了回來。

  “趙博士啊,”金大富放下平板,搓著肥厚的雙手,語氣中帶著難以抑制的興奮,“巨頭給的這東西......你給哥交個底,到底靠不靠譜咱們真能搞得出來”

趙銘內心其實非常清楚這套技術的底細,這根本就是巨頭早在五六年前就已經評估后放棄的一個舊佐劑平臺,效果只能說比最傳統的鋁佐劑稍微好那么一點點,但相比于目前主流GSK的AS03、MF59等油乳佐劑,性能差距  明顯。

  唯一的優點,可能就是生產工藝相對成熟,成本比較容易控制。

  但他面上不動聲色,扶了扶眼鏡,用專業的口吻說道:“金總,技術本身是成熟的,畢竟是巨頭曾經的研發底子。從實驗室放大到生產,路徑是清晰的,風險可控。效果方面,正如資料顯示,比傳統的鋁佐劑有明確的提升,

  能夠增強抗體應答。當然,”

  他話鋒一轉,留有余地,

  “如果和目前國際最頂尖的幾款復合佐劑相比,在激發細胞免疫等方面,可能還存在一些差距。”

  金大富根本不在意那些技術細節,他只聽進去了“技術成熟”、“比鋁佐劑好”、“成本可控”這幾個關鍵詞,換句話說可以快速賺錢!

他一拍大腿,臉上的肥肉都隨之抖動:“好!要的就是這個!差距有什么差距咱們這是‘自主創新!到時候宣傳上多下功夫,突出我們的‘突破性’和‘高性價比!價格一定要打下來,比進口的便宜一大截!咱們要讓全國的  老百姓都用上咱們中國人自己造的,便宜又有效的佐劑。

  他似乎已經看到了產品上市、訂單紛至沓來,股價一飛沖天的美好景象,興奮得在辦公室里起步來。

  “對了,”金大富忽然停下腳步,像是想起了什么,扭頭問趙銘,“我好像聽你提過一嘴,我國有個什么團隊在搞什么新佐劑領頭的是個姓楊的教授”

  趙銘點了點頭,語氣平淡:“是的,金總,是三博研究所的楊平教授團隊,楊教授是諾獎獲得者,他們的技術路線非常前沿,是基于合成生物學和蛋白質從頭設計,想法很宏大,但也因此極其復雜和高風險。”

  “前沿宏大”金大富嗤笑一聲,臉上滿是生意人特有的精明與不屑,“那不就是還沒影兒的事嗎搞科研的,就喜歡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概念,現成的技術不用,偏要辛辛苦苦去搞這些東西,這不是沒苦硬吃嗎”

  金大福重新坐回他寬敞舒適的老板椅,一副享受的樣子:“趙博士,你剛剛說楊教授是諾獎獲得者”

  “是!”趙銘回答。

  金大福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語氣:“我真的想不通,你說楊教授已經是諾獎獲得者,功成名就,要什么有什么!還去吃這份苦靠著現在年輕有名氣,多搞點錢享受人生不好嗎,真是的,沒苦硬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