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238章 互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外科教父

  “沒錯,一共有六個人,所以大家不用擔心,這個課題是楊教授重點關注的。”

  唐順也看出新人臉上的驚訝,知道他們在擔心什么。

  “這個課題組的資源是非常豐富,因為楊教授親自抓,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唐順重復這句話,安慰這幾個人。

  要不是其它博士各自都有課題在忙,哪里輪得到這幾個新人,新人還沒有經過這邊的課題的歷練,肯定在各方面不如有經驗的博士。

  但是唐順也是沒辦法,楊教授明確說過,不能影響其它課題,所以只能調撥幾個新人給楊教授來研究疫苗佐劑的課題。

  這些博士心里琢磨著,是不是這個課題只是一個裝飾,應付上面的任務安排,所以就這么幾個人,不然怎么可能就幾個人呢。

  “六個人能行嗎?我以前讀博士的時候參與過這種課題,當時我導師掛帥,幾家藥企聯合投資幾千萬,我加入的時候他們已經研發了三年,我整個博士都在參與這個課題,后來證明他們太天真了,疫苗佐劑的研究比他們想象的困難,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我記得那個項目一直維持一百多人的研究人員,我們現在六個人想研究疫苗佐劑,是不是有什么誤會?”這個博士叫做計寧,帝都大學畢業后留美做博士后,現在回來三博實驗室做研究員。

  另一個博士說:“我想楊教授這么安排一定有他的道理,雖然我暫時想不到是什么原因。”

  這個博士叫何子健,是楊平的老同學,現在已經通過面試,來到三博實驗室上班,他看到有人質疑這個課題的可行性,為了穩定軍心,他出面說幾句話。

  何子健心里非常清楚,他能夠來三博醫院,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是楊平的老同學,這份人情在里面所占的比例還挺大,當時面試的博士那么多,很多有海外頂尖名校留學的經歷,而他完全沒有任何留學的經歷,能夠選中他,里面肯定有楊平的原因。

  現在他必須積極支持老同學的工作,老同學好,他也好,這個道理他明白。

  如果人心浮動,隊伍就會不好帶,所以這個時候何子健必須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絕對不能煽風點火。

  “大家不用過于擔心,楊教授年紀輕輕就能夠獲得諾獎,他的科研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所以他的一些部署肯定不用常理來推測,很多時候搞科研不是拼人數,拼的是創新能力,沒有找到正確的路線人數再多也沒用,如果找到正確的路線,可能幾個人就能撬動整個課題。什么課題人數要多,一般是涉及到將理論轉化為產品,這時候涉及到工程實現,所以必須需要大團隊來承擔研究任務。”何子健分析給大家聽,另外四個人聽后覺得有道理。

  唐順這個時候立即補上一句:“以前我剛來的時候,三博實驗室也就幾十個人,我們不照樣做出了諾獎級的成績,就這幾十個人,我們還同時進行幾個課題呢?空間導向基因、K療法、皮膚克隆,你看看哪個不是世界頂級課題,現在全部都進展順利,空間導向基因理論不用我介紹,已經獲得諾獎,K療法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的研究,皮膚克隆大家可能不熟悉,它已經在臨床開始應用,效果非常好。所以大家不用擔心人數,很多富有想象力的創新都是小團隊做出來的。”

  另外五個人聽唐順和何子健這么說,心里也踏實了很多。

  這些人都是博士,都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想法對錯,這是好事,所以有時候疏通他們的思想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這邊唐順還在給課題組的成員做思想疏通,那邊楊平已經開始對這個課題的研究。

  疫苗佐劑的研究帶有典型的藥品研究的特色,選定對象之后,需要大量的試錯來獲取信息,然后依據試錯再更換對象,以此類推,在大量的研究中,目標對象慢慢浮出水面。

  而且這種試錯經驗的迭加效果非常明顯,先行者積累大量的數據,后面的研究可以站在前面研究的肩膀上,越到后面,迭加效果越明顯,所以慢慢形成極高的技術門檻。

  基礎研究就是這樣,沒有什么彎道超車,除非你更換一個賽道,可是更換賽道談何容易。

  比如我們的汽車工業,如果走燃油車的路子,無論怎么投入都不可能超過歐美日那些老牌汽車巨頭,別人積累上百年的經驗,你要將他走過的路重新走一遍,怎么可能追上它,追上它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聰明的中國人看破了這一點,在努力追趕的同時,找到了一條新的賽道——新能源的電動汽車,只有更換賽道,汽車工業才可能實現趕超。這不叫彎道超車,而是換賽道。

  只要在同一個賽道,你無論如何做不到彎道超車,彎道超車只是自欺欺人。

  楊平當然明白這個道理,如果他還是研究佐劑,即使有系統空間做支撐,可以提供大量的試錯經驗,也只是一個追隨者,他現在琢磨著能不能換個賽道,徹底掀翻這張桌子。

  疫苗佐劑的作用是增強抗原性,如果能夠開發一種新技術也可以增強免疫抗原,比如使用K療法的掛載技術,在疫苗上掛載一個功能蛋白質,那么他將實現比佐劑更好的增強作用,那佐劑也就失去意義。

  佐劑就是“免疫助推器”,蛋白抗原自己激發免疫的能力很弱,需要靠佐劑幫忙“喊醒”免疫系統,不僅能讓免疫反應更持久,還能減少抗原用量。

  但是佐劑也不是完美無缺,這個東西其實有很多缺點,比如毒性作用,會引起一些副反應。

  脫離佐劑去開發疫苗也不是新鮮事,比如現在出現的重組免疫復合物疫苗,它就脫離了佐劑的體系,另辟一條賽道,它靠抗原和抗體形成的復合物,讓抗原呈遞細胞更易“抓住”抗原,不用外源佐劑也能激發強免疫反應。

  重組免疫復合物是給天然免疫復合物升級改造,使用分子工程給它整容,通過基因改造,讓抗原和抗體,或抗體的Fc片段,在細胞里直接形成復合物,這就是重組免疫復合物。

  在進行基因重組方面,楊平是高手,K病毒的修改就是使用基因重組技術,用腺病毒為模版,將K因子和各種其它功能因子掛載或嵌入腺病毒的結構中,形成了現在的K病毒,當然,現在不能叫它病毒,無論是結構還是功能,它已經完全不能歸為病毒這一類。

  如果用這條思路,楊平發現,那樣的話是研究疫苗去了,這不是楊平的目的,楊平想研究一種通用的模塊化的能夠替代佐劑的物質,這個模塊相當于K因子,可以掛載或嵌入在任何疫苗的結構上,這樣任何疫苗使用它就能增強抗原性,降低副作用。

  經過思考之后,楊平決定用K療法的思路來研究這個課題,他將設計出一個蛋白質,這將是一個全新的疫苗設計思路。

  佐劑,他認為本來就是一條不算太好的路,那些醫藥巨頭投入那么多錢,那么多人才,到目前為止才研究五款佐劑,而且這些佐劑還有一定的副作用,說明這條路實在不算聰明。

  而且楊平也仔細分析過,佐劑的確算是一個過渡技術,將來的疫苗一定是基因重組技術下的產物,不管用什么手段,最終都是使用基因重組技術來應對這個問題。

  唐順交代完之后自己去忙了,那五個人聚集在辦公室的角落里討論,有兩個人不怎么愿意呆在這個課題組,當時不太好當面駁唐順的面子,現在唐順離開,他們私下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

  “這個課題組我感覺就是一個面子工程,很可能是應付上面下達任務的存在,你看,其他人都沒有調來這個課題組,我們五個全是新人。”計寧心里很不滿,他覺得現在是拿他們新人去做沒意義的事情。

  何子健不這么認為,不管什么任務,就算是沒意義的任務,只要是楊平提出的,他也會去參加,而且會全心全意,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報答楊平的賞識,他心里明白,沒有楊平的暗中幫助,他不可能這么輕易加入三博實驗室的團隊。

  “我不同意你的想法,我還是那句話,你的判斷太武斷,僅僅憑借人數就判斷這個課題只是一個應付式的課題,我跟你的意見相反,這個課題是楊教授親自領銜,帶著我們來做,一定會不是普通課題,說不定我們在這個課題里能夠學到很多東西,你看看其它課題,雖然都是楊教授設立的,但是他只是做戰略規劃,從來不會參與細節。”

  計寧腦子挺靈活,他神秘地看看周圍說:“我告訴你們一個消息,聽說我們主管醫藥衛生行業的大老板昨天來過我們醫院,還見過楊教授,你們用腦子想想,肯定是大老板昨天給楊教授秘密下達了什么任務,才隔一天,今天楊教授就要組織人員設立新課題,這個課題只用五個人,你們真的對疫苗佐劑沒有概念,我對這東西了解非常深,別說五個人,五百個人不一定研究出來,自1926年第一款佐劑開始,你知道全世界一共研發幾款佐劑嗎?五款,只有五款,什么概念,你看看那些醫藥巨頭,葛蘭素史克、輝瑞等等都是吃素的嗎?人家那么強大的實力搞不出幾款佐劑,我們五個人搞佐劑,這不是開玩笑嗎?教授也是人,我們嚴重懷疑這是教授用來應付上面的,上面下達任務他不得不去做,但是又不能影響現有的課題,只能這樣羅。”

  何子健不同意計寧的意見:“你想得太多了,楊教授是學者,沒這么多彎彎腸子,他根本不需要去應付什么,我們也不用去琢磨這些,我們將我們的工作做好就行,楊教授帶著我們做課題,這是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

  “我可不這樣想,誰知道這個課題要持續多久,要是一年半載還好,要是持續幾年,你說我們不白白浪費幾年時間?別人到時候產出成果產出論文,我們打醬油。”計寧還是不同意。

  另外三個人,有一個也同意計寧的意見,另外兩個博士對這些事情沒興趣去琢磨,反正都在實驗室搞研究,這個課題那個課題都是一樣,反正只要能夠安安靜靜搞科研就是好事。

  “這位同學?”有人插進來聊天。

  計寧立即停止聊天,他問道:“你叫我嗎?”

  “沒錯,我是叫你,這一批新人太多,我一時記不起你名字,真是對不起。”這個資深博士立刻道歉。

  “我叫計寧,新來的。”計寧朝“前輩”介紹自己。

  這位“前輩”立即將椅子滑過來:“我叫蔣季同,你們剛剛的聊天我都聽到了。”

  “你想干嗎?”計寧下意識躲閃。

  蔣季同笑著說:“放心,我們這里沒人打小報告,就算教授在這里,你們這樣聊天都不是事,有什么意見可以當面說,沒事的,我聽你剛剛說不想參加楊教授新設立的課題組?”

  “我可沒說,我們只是隨便聊幾句。”計寧否認。

  蔣季同嘴角一揚:“別遮遮掩掩的,我說過,我們這里沒人打小報告,你怕什么,你要是不想去這個課題組,我們可以互換。”

  “互相?”計寧狐疑地問道,不知道他打什么主意。

  蔣季同點點頭:“對,我們可以互換,我剛剛也聽過你的分析,蠻有道理,這個課題組才幾個人,可能是應付式的,很可能沒什么事情做,這樣挺閑的,我這段時間忙得實在受不住,想清閑一陣,要不我們互換。”

  真有人會換?作為新人,計寧不怕忙,就怕扔在角落里不被重視。

  “真的,你們新人應該來我們這么大的組鍛煉鍛煉,你要同意可以直接跟唐博士提出來,到時你就說我愿意換你。”蔣季同一副疲憊不堪的樣子。

  “那行,你說話算數?”計寧沒想到這人居然想來“養老”課題組。

  一個幾個人的課題組,在應付中緊急誕生,到時候能有什么事情,不就是裝裝樣子,簡直就是養老組。

  “大家都在場作證,我挺喜歡免疫學,聽說你們研究佐劑,正符合我的胃口,就這么說定了,等會你就去向唐博士提出來,只要你堅持不動搖,唐博士也拿你沒辦法,到時候我主動提出來換你,大家各得其所,多好。”蔣季同鼓動計寧。

  “你們呢?你們有想換的嗎?現在不說以后說就晚了。”

  計寧問大家。

  大家搖搖頭,意愿不是很強烈。

  “想換也得有人愿意才行呀?你算是撞上大運,畢竟像我這么提前有養老想法的是少數,他們就算想換也沒門,誰跟他們換,是不是?”蔣季同說。

  “你們記住,這事不要聲張,傳出去對我不好,你想,唐博士給教授安排的課題組成員,我們私下這樣偷偷調換,這算什么?要是傳出去引起不良影響,我們想換都換不了。”

  蔣季同神神秘秘地叮囑計寧,計寧挺機靈的,立即點點頭。

  請:m.yetianlian.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