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234章 生存功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外科教父

  這些老油條研究員都知道楊教授的為人,但是新來的研究員卻不熟悉楊平,所以坐下來跟楊平聊天的時候多少會有一些顧忌。

  “搞科研的,哪有不犯錯誤的,不用害怕犯錯誤,不怕你犯錯誤,就怕你不敢嘗試。”

  楊平繼續說,他的話在這些博士心中回響,尤其幾個新來的博士,反復琢磨這幾句話。

  “楊教授說的話是不是真的?”

  有個新來的博士問旁邊的資深博士,他心里癢癢的,很想發表自己意見,但是這個想法現在很不成熟,他自己也覺得有些荒唐,所以不敢說出來。

  旁邊資深博士點點頭:“楊教授說的都是真的。”

  這個博士剛剛說完,楊平又說:“新來的同事可能還不知道我們的原則,今天我在這里重申——說真話,做實事,這是我們的基本原則。”

  這句話不管在臨床病區還是實驗室,楊平已經重復無數遍,但是在這些新研究員面前還是第一次說。

  說真話,做實事!

  對一個人來說很難,對一個團隊來說更難,但這是科學工作者的基本素養,如果連這些基本原則都做不到,何談做出科研成績。

  既然楊教授這么說,在老同事這里也得到了證實。幾個新來的博士躍躍欲試,想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但是又不敢說,都處于觀望狀態。

  “剛剛我聽到大家在議論目前的課題遇上一些困難,對一些問題很困惑,大家可以說說自己心里的想法,不管是否成熟都沒關系,前沿研究哪有成熟的想法。”楊平鼓勵大家暢所欲言。

  一個資深博士開口:“我們現在很困惑,K因子的發現是一次意外,它跟青霉素的發現過程很有類似之處,但是青霉素的發現可以明確找到青霉菌,我們的K因子當時的環境非常復雜,我們利用當時保留的培養液做研究樣本,篩選了各種可能的細菌、真菌及其它微生物,但是現在一無所獲。”

  “是呀,該考慮的都考慮了,原來產生K因子培養液樣本我們分析了無數遍,幾乎將樣本研究個透徹,就是沒有答案,這個K因子好像是憑空冒出來一般。”另一個博士說。

  楊平回憶當時找到K因子的過程,確實是一次意外,當他發現這個新因子的時候,他只是出于好奇,于是花費精力去研究它。

  當時他為什么對莫名其妙K因子能夠展開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系統空間給他的試錯成本幾乎為零,讓他對任何好奇的事情都敢于去研究去試錯,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后來沒有系統實驗的支撐之后他之所以還能夠成功研究出K療法,也是系統空間的強大試錯能力讓他無所顧忌,建立無與倫比的信心,任何天馬行空的想象他都敢于去實踐,而不是謹小慎微,什么都不敢想不敢做。

  其實很多時候,成功建立對試錯的承受力上,這就像一個富人與窮人去創業,富人的成功率往往更大,富人失敗很多次沒關系,甚至可以無休止地去嘗試,只要成功一次就是成功。

  而窮人只要失敗一次就永無翻身之日,很多時候根本沒有第二次試錯的機會,所以窮人自然不敢輕易嘗試,沒有嘗試怎么可能成功。

  “你們不要拘泥于細菌這些微生物,我認為你們現在已經陷入思維定勢,所以現在一定要打開思路,一切皆有可能,K因子為什么不能是腫瘤細胞在特定條件下自己分泌的呢?或者,營養液成分在特定條件下產生的化學反應生成,甚至或者是其它生物比如蚊子等昆蟲產生的,如果將目標鎖定在細菌等微生物上,說明你已經作繭自縛,將自己的思路困在自己劃定的圈子里。你想想,閃電在天空劈開,它能夠讓氮氣和氧氣形成氮氧化合物,那么,在這種復雜的環境下,為什么不能形成K因子。”

  “我也一直在思考,會不會是腫瘤自己分泌的K因子呢,生物有時候很奇妙,奇妙得超出人我們的想象,好像它們自己有智慧一樣,比如病毒和細菌就會利用變異來躲避藥物的攻擊,腫瘤細胞在發現自己在陌生的環境里生長后會不會自己分泌K因子來殺死自己,以縮小規模。”

  一個新來的博士終于鼓起勇氣說出自己的想法,他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但是想來想去,覺得這個想法實在太荒唐,現在楊教授居然也有這種想法。

  “那縮小規模的目的是什么呢?這種自然選擇一般會帶有某種生存功利性吧?”有人問道。

  沒想到楊平鼓勵大家幾句話,大家真的膽子大起來,什么想法都說出來。

  幾個新來的博士看到大家這種氛圍,明顯也放棄了拘謹的態度,開始無拘無束地和大家討論,將自己的一些看似荒唐的想法提出來。

  “生存是驅使它們做出改變的動力,如果是腫瘤自己分泌的,它們為什么要殺死自己呢?”

  “如果要從這個思路去研究,我們要從這里著手,是什么因素影響它的生存,需要他們主動縮小規模來應對生存危機。”

  大家似乎找到了一個新的思路,沿著這個思路開始做大膽的想象,嚴謹的分析。

  搞科研嘛,就是要這樣,縮小縮腳搞什么科研,最多復制別人的研究,然后發幾篇沒有什么含量的論文。

  K療法現在已經非常完善,剩下的只是走流程完成各期的臨床實驗,可以說上市指日可待。

  現在的任務要破解K因子來源的謎團,這樣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適合各種腫瘤的K因子,將K療法的適應癥拓寬。

  此時,有幾個去外面的散步的研究員已經回來,這些都是老油條,知道實驗室的規矩,這里的上下班沒有打卡的說法,也沒有坐班的說法,沒人管你是否遲到早退,也沒人管你是否臨時離開出去喝杯咖啡,或者去看一場電影。

  反正這里非常自由,其實對于這些需要用腦子吃飯的人,用那種打卡的模式來管理,根本沒意義,他們很多想法都是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下的靈光一現,絕對不是天天按時上下班就能做出來的。

  新來的博士看到這些“不守紀律”的老油條進來很理所當然地坐下來參與討論,臉上沒有半點害怕的表情,他們覺得納悶。

  “生存功利,這是生物的一個基本規律,包括微生物,我一直想在這方面做一些研究。”

  剛剛進來的博士接過話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