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881章 K因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外科教父

  “即使像我們這種級別的醫院,我們這樣的級別醫生,在他們國家也要出門診,普通老百姓只要花幾十人民幣就可以見到全國頂級醫生,而且就算等幾十,他們認為這是非常煩躁的事情。”

  聽眾們不約而同地驚訝,因為在美國實行的是分診制度,除非急診患者可以直接去醫院急診就診,非急診的患者根本不可能直接見到專科醫生,他們面對的是自己的家庭醫生,而家庭醫生不是真正意義上專屬服務的家庭醫生,可以理解為最基層的直接面對患者的社區診所醫生。

  在美國,普通老百姓有病,如果是急診之外的疾病,只能先去找自己的家庭醫生,家庭醫生先幫患者做出診治,如果家庭醫生認為這個病需要去上級醫院,他再寫介紹信給與自己關聯的上級醫院,上級醫院收到信再決定是否接受患者去他們醫院就診。

  這樣的書信來往之后,得到確定的答復往往已經是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之后,醫院決定接受患者后,才開始給患者預約排期,在美國壓根沒有現場掛號這種事情,所有非急診患者只能依靠這種分診制度預約,沒有預約的患者摸不到醫院的門。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上級醫院的醫生稍微打個噴嚏,或者家庭醫生稍不留神導致病情介紹不清楚,書信往來會反復幾次,耗費的時間自然加倍。

  如果溝通的兩者都是十分認真負責,而且效率也不錯,患者的病情的確需要去上級醫院診治,幸閱患者終于獲得預約排期,這只是開始。

  接下來的是漫長的等待,等待見到專科醫生接診,等幾個星期是算很快的,等幾個月是正常的,跨年也不是什么怪事。

  總之,要有耐心,很多患者在等待中疾病已經自愈,或者在等待中死亡。

  這種模式,在整個過程中患者是沒有任何選擇權的,也就是患者預約的醫生水平怎么樣,患者是完全不知道的,只能接受醫院的被動安排。

  幾個月后,終于,患者終于見到自己的專科醫生,如果是外科疾病,醫生看完后一般有有三種方案,第一種方案:病情不嚴重,暫時回去觀察吧,注意生活規律,適當增加體育運動。第二種方案,需要做手術,然后開始手術排期,手術排期往往最快也要幾個月,幾年之后也是正常的。第三種,需要聯系更上級的醫院,如果這樣,開始重復前面的流程,過程是漫長的。

  如果在美國還好的一點,有錢人不用這么麻煩,不用走這樣的大眾流程,因為他們或者他們的保險公司可以支付數百萬美金的醫療費讓他去頂級醫院走貴賓流程,但是大多數人不是有錢人,只能依靠大眾醫保走這種普通流程。

  在美國是沒有免費醫療的,也沒有全民醫保的,很多人也沒有醫保。

  如果是在加拿大這種全民免費醫療的福利國家,不管有錢人還是窮人,都必須走這種漫長的就診流程。

  就像美國人認為中國還在留辮子裹腳一樣,中國大多數人對歐美的醫療制度其實也是存在大腦里的幻想。

  所以當聽到中國人可以用極的費用直接見到專科醫生之后,他們都十分驚訝。

  聽完羅伯特的演講,美國紐約特種外科醫院的醫生們刷新了對中國的認識,而且開始產生一種對中國的向往。

除了少數去過中國的醫生,大多數醫生對中國的印象停留在某種固定虛假印象里,現在羅伯特給他們講真實的中國,真實中國與他們頭腦中的中國巨大的反差讓他們對中國產生一種無限的神秘福  其實很多美國人也是一輩子沒有出過國,他們以為美國就代表世界,加之他們的學校教育對世界歷史的缺乏,對某些地理知識的貧乏,導致很多美國人對外界的認知帶有偏見,尤其對于中國。

這讓美國醫生不得不重新認識中國,他們發現  自己以前的認知全是錯誤的、過時的,甚至很多醫生想來中國看看,看看中國究竟是什么樣子。

  尤其病理科那個老醫生,以前從未來過中國,他對中國饒認識還停留在男饒辮子和女饒腳,這是多么的的離譜。

  這位醫生決定退休后帶著妻子去中國旅游,去看看羅伯特口中的美麗國度。

  對于中國醫生的手術水平,他們一點也不懷疑,只是之前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而已,中國十多億人,相對來外科醫生的數量比較少,所以外科醫生的手術數量驚人,在大量的手術訓練之下,很容易培養出頂尖外科醫生。

  羅伯特的演講,讓很多醫生對中國產生某種幻想,對中國充滿神秘的向往。

  這些醫生對中國產生神秘感不僅是因為羅伯特的演講,而是羅伯特從中國回來后,他的醫術水平簡直出現飛躍式的提升。

  尤其對于肩關節和膝關節的多韌帶斷裂手術,以前羅伯特是無能為力,現在羅伯特居然從容面對,他回來后做了大量這類手術,而且術后恢復都非常好。

  這種手術上目前在整個北美,只有羅伯特可以做好,這就非常了不起,以前羅伯特的技術很高,但是沒有這么夸張。

  這個平時穿著唐裝,不管氣如何手里都要拿著一把折扇的紅鼻子本身成了一個謎團,他高超的手術技術猶如魔術一般。

  “羅伯特先生,我很想知道,中國醫生平時上班都是你這樣的裝扮嗎?”

  有個醫生好奇地問道。

  因為此時的羅伯特就是穿著唐裝,手里的折扇時而打開,時而收攏,動作極為嫻熟,頗有一番特殊的風度。

  “不,一般的醫生不能這樣穿,也不會這樣穿,他們只有技術非常高超號稱神醫的醫生出現在電視節目里的時候,才會這樣的裝扮,這是電視里健康節目邀請的神醫的著裝。”羅伯特解釋自己的這身行頭。

  其實,這身裝扮,羅比特是學電視里面的,他在中國三博醫院學習的時候,打開電視經常會看到這樣裝扮的“神醫”侃侃而談,羅伯特覺得這身裝扮特中國,所以在中國買了好十幾套,帶回美國后換著穿。

  尤其是他在自己的診所坐診的,這身行頭是標配。

  “神醫,就是最厲害的醫生嗎?”有醫生問道。

  羅伯特點點頭:“對!他們鶴發童顏、紅光滿面,常常接受電視節目的邀請,在黃金時段向公眾進行醫學科普,而且很多電視臺會有這種節目。”

  原來如此!

  有幾個醫生,比如關節外科的榮哥,心里已經蠢蠢欲動,希望也可以買一套這樣的衣服,和一把這樣的紙扇。

  因為紐約的一個電視臺邀請他去參加一個健康類節目,向老年觀眾講述如何保護自己的膝關節。

  如果能夠穿上這樣一身神奇的衣服,節目的效果一定很好,他當場決定向羅伯特借一套“中國神醫服裝。”

  “你扇子上好像有幾個大字?”榮哥問道。

  羅伯特自豪地:“這是四個漢字大醫精誠!”

  真酷!

  醫生們覺得那折扇很酷,折扇上的字更加酷,雖然他們不懂是什么意思。

  “諸位,下周我的演講會繼續,歡迎大家,下周再見。”

  羅伯特風度翩翩,折扇一甩,瞬間收攏。

  三博醫院。

  楊平下班后陪蘇在醫院到處轉轉,他們一起去三博酒店的俱樂部看看,這個俱樂部是醫院職工的娛樂之地,這里的娛樂和體育場地眾多,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室內籃球場、臺球、瑜伽房、健身房等等。

隨著孕齡的增大,蘇現在只能慢跑,已經不適合劇烈的蹦蹦跳跳的運動,比如打網球現在就不適合,蘇偶爾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